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19: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9:55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目的绝非是金钱,而是一个人每天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已经看到,当家长的家庭观念过于淡薄,主动地放弃掉教育孩子的权力和责任时,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害处,然而,在上两节中我们指出的现象,并不能涵盖问题的全部。
在许多家庭中,当孩子步入中学阶段之后,出于学习的需要,孩子往往会离开家庭,到学校统一住宿,这时,如果家长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将职责推给学校,那么所造成的后果便远不止前面提到的两条。
在孩子的寄宿生活中,由于生活上趋向于独立,这就使得我们的家长们必须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离开家庭,缺少了父母的照顾,于是出于疼爱的心理,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愧疚感。
为了弥补这种愧疚感,许多家长便会选择物质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孩子手里掌握的零花钱数量增加,特别是在许多经济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这样的现象就更为普遍。
对于这样的情形,原本无可厚非。因为对于长期不能回家,无法享受到家庭及时关爱的孩子来说,在金钱方面的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孩子在物质上的空白,让孩子可以拥有更宽松的环境,以便能够安心于学业。然而,当我们的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时,这一切就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让孩子在经济上拥有较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对金钱的使用拥有较高的自由度,本身就是一件存在着风险的事情。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孩子的心理机制并不健全,他们的节制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都处在较低的层面上。许多孩子在独立生活之前,并没有机会掌握如此多的金钱,而当这一点实现的时候,其中一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去满足一些从前无法满足的*。
于是,弊端就此开始。
在经济瞬间变得宽松的情况下,孩子们很容易开始无节制的消费,今天买衣服、明天买电子产品,甚至出入一些高档消费场所,在同学之间极易形成讲排场、讲阔气,互相请客的风气。
当这种情形长期存在的时候,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的隐患就被悄悄地埋下了,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自然也就成为其中应有之义了,一由这样的情形向下发展,带来的势必是拜金主义的深深根植。
这样的情形已经十分严峻,然而,当我们的家长出于淡漠的家庭观念,不能够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或是干脆放弃教育的时候,无疑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当其不良行为刚刚出现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地给予教育、引导,那么在其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这种行为是很容易得到纠正的。反过来,如果一任孩子在这个方向上滑落,无疑会导致不良习惯层出不穷、错误观念落地生根,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其能够给予孩子的金钱是有限的,随着孩子*的日益膨胀,家长的支持势必会出现难以为继的一天,而当孩子无法达到自己的物质*时,其心理上便极有可能出现可怕的畸变,以至于发生一系列危险行为。而这种情形的存在,是我们每一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