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5
盘龙铅锌矿床位于武宣县境内,是广西近年来查明的具中型以上规模的铅锌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陆缘构造区桂中-桂东边缘海的柳州-桂林被动陆缘区,处于桂中武宣-象州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
一、矿区地质
1.岩相古地理特征
矿区位于桂中大瑶山西侧,属湘、桂、粤泥盆纪沉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志留纪末,由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聚合,形成了统一的中国南方板块,华南造山带的形成,结束了中国南方主要板块的活动,从此进入了板内活动阶段(王剑等,1998)。板内活动以张裂作用为主,并伴随着明显的走滑运动。湘、桂、粤泥盆纪沉积盆地就是在这一拉张走滑大地构造背景下发育形成的,因而沉积作用严格受区域走滑断裂的制约。由于沿断裂走滑拉张与走滑挤压作用伴生,因此使线状盆地在平面上呈“S”型展布(右旋),在空间上形成盆-台交叉,盆中有台、台中有盆的复杂古地理景观(图1-3)。该区走滑拉张断陷作用从南往北逐渐推进,海侵逐渐由南向北超覆,在断裂带南段盆地形成较早,北段盆地形成较晚。地形具北端封闭、向南开放、南宽北窄、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曾允孚等,1992)。
矿区位于受冷水江-龙胜走滑断裂控制的南宁-安化台盆,并处于台盆中南段的武宣-象州二级台盆中。盆地南部与北西向张裂盆地相连。早泥盆世莲花山期及那高岭期,本区为潮坪相带的陆源碎屑滨岸沉积。早泥盆世中期益兰期是早泥盆世普遍性海侵时期,本区为潮下带-半局限盆地相带,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组合。早泥盆世晚期的塘丁期及早纳标期,水体加深,为碳酸盐台地相,由白云岩、灰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泥灰岩组成。盘龙铅锌矿即产于早泥盆世晚期的层位中,为局限台地相带,在横向上为开阔海向局限海过渡地段的局限海台地一侧,垂向上则属滨岸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的局限台地相带。矿体赋存层位属于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微相组合。
到中泥盆世海侵进一步扩大,矿区处于半局限-开阔台地相带,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有生物礁(滩)。晚泥盆世早期为泥盆纪最大海侵期,晚泥盆世晚期又发生海退。矿区在晚泥盆世处于台沟相带与台地前缘斜坡相带过渡处,岩性有碳酸盐岩组合、硅质岩-泥岩组合、(扁豆状、含燧石条带)灰岩-泥质灰岩组合。晚泥盆世晚期海水由北向南退出,海域处于收缩阶段,盆地被填充缩小。泥盆纪时的海侵到此结束,此后进入石炭纪阶段。
2.地层
矿区的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等(图3-13)。除寒武系为浅变质砂岩、页岩、板岩,泥盆系莲花山组、那高岭组为碎屑岩外,其余地层都属浅海沉积碳酸盐岩相。一般出露不好,地表第四系覆盖较厚。现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图3-13 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区地质简图(据梁国宝等,2003)
寒武系黄洞口组(h1):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下部含砾石。厚度不详。
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1l):紫红色砂岩,底部为砂质砾岩,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1n):灰*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厚32.51m。
下泥盆统郁江组(D1y):灰白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厚153m。
下泥盆统上伦组(D1sl):为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主要为中细粒白云岩,底部为泥质灰岩、泥灰岩,司律一带下部为灰绿色泥岩夹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由南往北逐渐变薄,南部盘龙地区厚1071m,北部波斗地区厚90m。层间挤压破碎带发育。
下泥盆统二塘组(D1e):深灰色中层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厚82~395.41m,由南往北厚度增大。
下泥盆统官桥组(D1g):为本区另一个重要的含矿层位,灰白-深灰色,中—粗晶白云岩。厚292~360m。从区域地层对比看,该组大致相当于中泥盆统四排组。
下泥盆统大乐组(D1d):泥灰岩。厚44~121m。从区域地层对比看,该组大致相当于中泥盆统应堂组。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白云岩、灰岩。厚度大于161m。
上泥盆统融县组(D3r):下部为白云岩,中部为鲕状灰岩、块状灰岩,上部为白云岩、灰岩。厚度大于1000m。
上泥盆统榴江组(D3l):主要见于波吉一带,为硅质岩、扁豆状灰岩、含燧石灰岩。
第四系(Q):河马至东乡一带为河流阶地沉积物,主要为含砂土砾石层;盘龙一带堆积有大量的重晶石及铁锰质黏土,最厚可达80m。
3.构造
(1)褶皱
盘龙—司律地区主要为单斜构造,由南东向北西地层自老到新依次分布,一般倾向为340°,倾角70°~85°(图3-13),盘龙以南至司律倾向逐渐向南东倒转,走向变为210°左右。
(2)断裂
本矿区主要分布有3条断裂(图3-13)。
F1:分布于矿区北西侧,主要发育于东岗岭组中,走向北东至北东东,倾向南东,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盘龙一带被F2错断,错距1~2km,桐岭一带与F3汇合。断层性质属正断层。
F2:分布于矿区中部,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80°,破碎带宽5~10m,具白云岩化、硅化及强烈的红色铁染,横切区内各组构造线,西盘北移,东盘南移,总体上属正断层。
F3:即凭祥-大黎断裂带,测区内分布于矿区南东部,纵贯全区,倾向南南东,倾角47°,在盘龙一带造成下泥盆统与寒武系断层接触,在司律一带造成二塘组与融县组断层接触,破碎带宽仅数十厘米,具有白云岩化,表现为逆断层,并被F1切割。
4.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仅局部有辉绿玢岩及煌斑岩脉侵入。矿区东侧金秀县大进、大俄及桂平市西山等地有燕山期花岗岩出露。
二、矿床地质
(一)矿体特征
矿田已发现铜、铅锌、锰、重晶石等矿床(点)十余处,较典型的有朋村、古立黄铁铅锌矿、盘龙铅锌矿等。这些矿床(点)大多分布在凭祥-大黎断裂带旁侧。矿体的产出受构造、层位及岩性的多重控制,主要含矿层位为下泥盆统上伦组(D1sl)及官桥组(D1g)。主要赋矿围岩为白云岩。
目前矿区已发现了25个铅锌矿体,主要矿体有5个(表3-6),均产于上伦组白云岩上部,矿体近矿围岩顶板主要为中-细晶白云岩,次为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具重晶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岩层产状与矿体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底板常见一层粗—砾晶白云岩或硅质白云岩,亦具重晶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等。矿体夹石厚一般几十厘米至几米,主要为压碎白云岩,普遍具弱铅锌矿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与矿体无明显接触界线。
表3-6 盘龙矿区主要原生矿体特征
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或透镜状,矿(体)带沿走向延伸较稳定(图3-14至图3-16),总体走向70°~250°,倾向北北西,倾角大于75°,①~⑤号矿体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分布于宽约100m的矿化带内(图3-14)。在5个主要矿体中,以②号矿体规模最大,其矿体特征如下:已控制长为720m,宽170~310m,一般为210~270m;厚度为1.98~51.94m,平均厚23.56m;矿石品位:Pb0.30%~3.69%,平均为1.20%;Zn1.12%~6.23%,平均为2.76%。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沿走向较稳定(18~22线),局部具尖灭再现现象(22~26线),沿倾向上常有分支。总体倾向340°,倾角75°~87°,赋矿围岩主要为强重晶石化的中—细晶白云岩,次为白云质灰岩。闪锌矿以带暗红的灰色为主,少量棕红色闪锌矿为后期形成,呈细脉状环绕早期矿物分布;铅锌矿物粒度细小,肉眼难以分辨单个晶体。矿体的顶部多为细脉状矿石,品位较贫;中下部主要为浸染状、块状矿石,品位较高。矿体底板常见一层粗———砾晶白云岩或硅质白云岩,并以此与其他矿体区分。
图3-14 盘龙矿区18~26线钻孔柱状对比图
其余4个矿体的赋矿围岩略有差异,其中①及③-2号矿体的赋矿围岩为白云岩,③-1及④号矿体的赋矿围岩为硅质岩或硅质白云岩,⑤号矿体的围岩为硅质岩。这几个矿体的其他特征见表3-6。
(二)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区内矿石主要为原生硫化矿石,次为氧化矿石,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线。似层状矿体基本未受到氧化,属原生硫化矿石。氧化矿石主要分布在地表,其主要金属矿物为菱锌矿及白铅矿,少量为褐铁矿,脉石矿物为重晶石及铁锰质土。
图3-15 盘龙矿区26线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梁国宝等,2003)
图3-16盘龙矿区(2)号矿体0m中段图
据矿物的共生组合、相对含量等特点,将区内原生矿石分为闪锌矿石、方铅闪锌矿石、铅锌黄铁矿石及闪锌方铅矿石等4种矿石类型,以前两者为主(梁国宝等,2003)。
闪锌矿石:矿石呈灰色、浅棕色,不规则中—粗粒镶嵌结构及交代结构,局部具环带构造,粒径小于0.3mm,肉眼不易认出。主要矿物成分有白云石(84%~91%)、重晶石(5%)、闪锌矿(5%)、黄铁矿(5%),另有少量炭质及方铅矿(<1%)。
方铅闪锌矿石:矿石为灰、铅灰、浅棕色,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致密块状、浸染状、网脉状构造。矿物成分有石英(5%~40%)、白云石(15%~30%)、重晶石(10%~45%)、方铅矿(7%~10%)、闪锌矿(10%~15%)、黄铁矿(3%)、炭质(<2%)绢云母(<5%)。方铅矿和闪锌矿多分布于柱板状重晶石集合体之间,也有部分“交代”白云石,部分黄铁矿不均匀地被方铅矿和闪锌矿包裹或互相混杂。
闪锌方铅矿石:为区内次要矿石类型,半自形-他形粗—细粒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网脉状、致密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有白云石(61%)、重晶石(15%)、石英(15%)、方铅矿(5%)、黄铁矿(3%)、闪锌矿(1%)。白云石多被硅质石英、重晶石和一些金属矿物交代,重晶石多呈脉状穿插;方铅矿与闪锌矿密切伴生,部分沿闪锌矿微裂隙充填分布以及沿闪锌矿边缘分布。
铅锌黄铁矿石:为矿区的次要矿石类型,灰、灰黄、褐*,他形、半自形-自形中—粗粒结构,致密块状、浸染状构造。矿物成分有重晶石、白云石、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石英等。
2.矿石的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主要为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有白云石、重晶石、石英、方解石及少量炭质、绢云母等。金属矿物的主要特征如下:
闪锌矿:棕褐-褐黑色,自形-半自形粒状,少量呈他形粒状,粒度一般为0.02~0.2mm,常见0.02~0.05mm,粗者可达0.5mm,细者0.01mm,总体粒度较均匀,粒度达0.5mm者有少量见于碳酸盐岩脉中。在矿石中呈浸染状或紧密镶嵌状产出。集合体者呈斑杂状,或与黄铁矿、方铅矿组成金属矿物条带,在这种以闪锌矿为主的条带中,其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约为3∶1∶1,闪锌矿常与胶状黄铁矿、方铅矿紧密连生,且闪锌矿常交代胶状黄铁矿,而方铅矿则充填于闪锌矿粒间。呈浸染状者多见于脉石矿物中,其自形程度较高,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在碳酸盐脉中者可见与黄铁矿毗连。在方铅闪锌矿石中,闪锌矿含量可达10%~15%,在闪锌矿石中则为5%左右,在其余矿石中含量仅为1%~3%。
黄铁矿:以胶状及粒状黄铁矿为主,次有鲕状、草莓状黄铁矿(照片20、21),呈粒状者有自形、半自形及他形等晶形,但肉眼难以见及,镜下可见立方体及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更常见的是镜下见为四边形切面,有的黄铁矿可见明显的环带结构(照片22、23),或者在胶状黄铁矿环带间见有垂直环带生长的他形柱状黄铁矿晶体(照片24)。总体看,黄铁矿粒度较细,大致可分为3个粒级:①0.1~0.3mm的自形-半自形粒状者,或者本身组成黄铁矿条带,或者与闪锌矿、方铅矿一起组成条带,这种较粗粒的黄铁矿常有环带结构(照片22),另有少量自形黄铁矿分布于碳酸盐脉中,属晚期生成者;②0.01~0.05mm的半自形-他形黄铁矿,由这种黄铁矿组成胶状、草莓状黄铁矿或鲕状黄铁矿团粒(照片20、21、24),可见胶状黄铁矿被闪锌矿交代的现象;③0.005~0.01mm的他形黄铁矿呈浸染状产出,分布于黄铁矿条纹或条带间。据此分析,黄铁矿可能有3~4个世代,最早生成者为胶状、鲕状及草莓状黄铁矿,第二世代者为主要成矿期的较粗粒黄铁矿,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常组成条带、条纹者,第三世代为最细粒的黄铁矿,呈浸染状产于条带间者,晚期还有产于碳酸盐脉中的自形较粗粒的黄铁矿。
方铅矿: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度较均匀,一般在0.05mm左右,少量为0.1mm,少量集合体呈斑点状或不规则脉状与闪锌矿密切共生,充填于闪锌矿粒间,并与黄铁矿一起组成条带,或者与闪锌矿共生分布于胶状黄铁矿的外边缘,或者分布于胶状黄铁矿或脉石矿物粒间。与闪锌矿关系不明显,充填于闪锌矿粒间,二者界面平直,近于同时生成或略晚于闪锌矿,总体看在矿石中含量较闪锌矿低,一般为1%~5%。
3.矿石的化学成分
有益化学组分主要为Pb、Zn、S、BaSO4等。矿床平均含Pb1.34%、Zn2.83%,主要赋存在铅锌矿物中;S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其次为闪锌矿及方铅矿和重晶石,在ZK223及ZK265中黄铁矿含量较高,其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7%和14.0%;BaSO4是重晶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伴生有益组分有Ag、Sr等。有害组分因缺少相关资料,其含量尚不能评价。
另据刘永树资料,在武宣朋村铅锌矿田的矿床中伴生有益组分有Cd、Sr、Ag。Cd的含量一般为0.004%~0.15%,未发现原生镉矿物,Cd主要与闪锌矿有关,据单矿物分析,浅色闪锌矿中,含Cd较高,且一般在铅锌矿体中的Cd含量较黄铁矿体要高。盘龙矿区属于本矿田的一个矿床,且矿石中闪锌矿也较发育,推测本区铅锌矿体中的伴生有益组分除Ag、Sr外,还应有Cd。
4.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
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镶嵌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次有草莓状结构及环带结构。
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为闪锌矿或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晶产出,呈星点状或为集合体分布于他形-半自形白云石中,或者为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相伴产出,其中闪锌矿粒度为0.02~0.2mm,黄铁矿粒度为0.1~0.3mm。
他形粒状结构:方铅矿呈他形晶产出,与闪锌矿他形晶密切伴生,并沿闪锌矿边缘或微裂隙分布。部分方铅矿他形晶充填于柱板状重晶石或他形-半自形白云石集合体之间。方铅矿、闪锌矿晶粒大小为0.05~0.1mm。
镶嵌状结构:闪锌矿呈细粒他形晶密集分布、彼此镶嵌接触。闪锌矿晶粒大小为0.1~0.5mm。
交代残余结构:区内广泛发育,常见早期胶状黄铁矿被闪锌矿交代呈残余状。或者见方铅矿、闪锌矿沿白云石粒间充填交代,浅部矿体见闪锌矿交代重晶石,或者见晚期白云石细脉交代重晶石、闪锌矿等呈交代残余结构。
草莓状结构:由胶状黄铁矿的粒团聚在一起构成(照片21),分布于脉石中。草莓粒团的粒度为0.05mm左右。
环带结构:主要见于黄铁矿,一种为较粗粒黄铁矿中见生长环带,另一种在区内常见为胶状黄铁矿重结晶后形成垂直胶状环带生长的生长环带(照片22至照片24)。
(2)矿石构造
主要有浸染状、致密块状、条带状及胶状构造,次有鲕状、条纹状、细网脉及环带状等构造。
浸染状构造:在白云石基质中,黄铁矿、方铅矿和细粒闪锌矿的细小颗粒星散不均匀地呈浸染状分布于其中。主要见于贫矿石及次要矿石类型中。
致密块状构造:由他形的方铅矿、闪锌矿及半自形晶黄铁矿组成致密块体。此种构造见于富矿石及闪锌方铅矿石、闪锌黄铁矿石中。
胶状构造:主要为黄铁矿呈隐晶质的胶状集合体,胶状黄铁矿多已重结晶。这种胶状黄铁矿常形成环带状或鲕状构造(照片24)。
鲕状构造:主要见于闪锌黄铁矿矿石中,鲕粒均为胶状黄铁矿,鲕粒大小为0.5~2.0mm,一般为圆形,次为椭圆形。可见由黄铁矿组成的半同心环带,在胶状环带间有垂直环带生长的他形粒状黄铁矿晶体(照片20、21、24)。
条纹状构造:由0.1~0.3mm的自形黄铁矿组成,其光泽较强,条纹宽0.3~0.5mm。条纹间为光泽较暗的细粒(0.005~0.01mm)他形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照片25、26)。
细、网脉构造:一种为黄铁矿-碳酸盐细脉或为闪锌矿-碳酸盐细脉穿插于早期生成的矿石中,呈现细脉状构造。另一种为方铅矿、闪锌矿呈他形晶集合体沿脉石矿物裂隙及粒间充填呈不规则脉而组成的网脉状构造。
环带状构造:闪锌矿他形晶聚集呈条带-环带状,内圈是重晶石或白云石,外圈是闪锌矿。
(三)围岩蚀变
区内围岩蚀变较发育,且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主要蚀变类型有重晶石化、白云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
1.重晶石化
重晶石化沿层间发育,呈细脉状、透镜状产出,胶结和交代白云岩或硅质岩角砾。宏观上在区内形成了相互平行、间隔不远的重晶石岩化带,在地表形成突兀的长丘。重晶石一般呈半自形板状、板条状、柱状及片状,粒度较粗,一般为2.5mm×0.8mm至20mm×8mm。重晶石交代硅质岩呈角砾状,而白云石脉、方解石脉又穿插交代重晶石,浅部矿体见闪锌矿交代溶蚀重晶石,黄铁矿与重晶石伴生,互有溶蚀交代,主要还是黄铁矿溶蚀交代重晶石,而在下部见重晶石交代金属矿物。此外见重晶石脉穿插白云石,还见晚期微粒状重晶石呈细脉沿重晶石粒间充填。重晶石化与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关系较白云石化、硅化更密切。空间分布上,重晶石化带与金属硫化物富集带基本吻合。
2.白云石化
白云石化是区内主要的近矿围岩蚀变之一,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灰色蚀变白云岩及后期浸染状、细脉状白云石化。早期白云石化无矿化产出,主要为呈细粒(0.01~0.02mm)镶嵌状,并呈扁豆状、透镜状产出。见重晶石交代该期白云岩,硫化物矿化则呈浸染状或细脉状等产于白云岩中。后期白云石化的白云石为乳白色或肉红色,晶体较粗大,见菱面体状自形晶体及微弯曲的晶面,呈细脉状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穿插于灰色白云岩裂隙内,或者穿插交代重晶石及闪锌矿等。
白云石化与矿化作用关系较密切,区内的蚀变白云岩为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早期产物,以至于形成了扁豆状、透镜状的蚀变白云岩,而且矿化在空间上也与蚀变白云岩伴生,矿田范围内,在盘龙、朋村、古立矿床之间的“空白”地段,其白云石化未见或者很弱。向深部,矿化随白云石化的增强而富集,随白云石化的减弱而消失。
3.硅化
硅化为区内重要的近矿围岩蚀变之一,一般在含矿层内,主要产于矿体的下盘,硅化较强,且为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早期产物,形成致密块状的硅质岩,如在ZK263孔深部的4号、5号矿体下盘均为硅质岩,特别是在5号矿体更为矿体的直接底板;又如在ZK16A1孔,在222.49~239.48m为铅锌矿体,在239.48~240.28m即为硅质岩,也为矿体直接底板;在更深的246.11~247.76m为角砾状硅质岩,其硅质岩呈角砾状,角砾间为重晶石交代溶蚀,使硅质岩呈交代残余状。硅质岩呈暗灰-灰黑色致密块状,其中石英呈0.01~0.05mm的他形粒状,彼此镶嵌产出。另见白云石呈细脉状或不规则团块状穿插分布于石英集合体中。这种硅化在整个矿田范围内均明显,如在古立矿床也见硅质岩产出,且在硅质岩中有细粒方铅矿呈星散状分布,含方铅矿可达12%,构成方铅矿矿石。无论是在盘龙矿床还是在矿田范围内,硅化或硅质岩都主要沿重晶石铅锌矿化带内发育,且主要见于矿体下盘,很明显地反映出热水沉积矿床的“底蚀”特征。
4.黄铁矿化
黄铁矿化也为区内重要的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呈胶状或细粒状产出。由于区内黄铁矿化有的已形成工业矿体,所以区内黄铁矿化既是一种有用的矿化,又可表现为蚀变,因此作为蚀变的黄铁矿化同样如前所述可分为3~4个世代,即第一世代为胶状、鲕状及草莓状黄铁矿,可形成黄铁矿石及工业矿体;第二世代为主成矿期的黄铁矿,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组成条带,或为单独的黄铁矿条纹(照片25);第三世代可能为最细粒的(0.005~0.01mm)黄铁矿,呈浸染状产于条带、条纹间者也可能是与第二世代同期而晚生成的;晚期的黄铁矿化为产于碳酸盐脉中的自形较粗粒(0.05~0.2mm)黄铁矿。
三、矿床成因
对盘龙铅锌矿床的成因,前人的工作从不同角度均有所涉及,最早是低温浅成热液矿床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其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刘永树提出了为沉积-再造多金属矿床或层控多金属矿床的认识;袁少平等(1989)通过对大瑶山西侧铅锌黄铁矿矿床的研究,将与盘龙处同一矿田的朋村、古立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划为层控成岩-后生型;王剑等(1998)对桂中大瑶山地区的铅锌矿床提出了为海底沉积喷流(Sedex)型矿床或喷流沉积-改造富集型矿床的认识;梁国宝等(2003)提出盘龙铅锌矿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的认识。作者通过工作后认为矿床属热水沉积成因,依据如下:
1)矿区位于受冷水江—龙胜区域性同沉积走滑断裂控制的裂陷槽内;矿床产于早泥盆世晚期层位,沉积环境为局限台地相带;朋村-盘龙矿田外围及邻区见有基性-中性岩脉及花岗岩分布,而矿区所处桂中地区据沥青反射率测定得出的古地温值为190~220℃(涂光炽等,1987),表明矿区处于较高的古地热场环境。因此,矿区的构造环境、沉积环境及古地热场环境均有利于热水沉积矿床的形成。
2)区内赋矿围岩主要是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白云岩中层间挤压破碎带发育。在上伦组白云岩中见有白云质同生角砾岩(照片39),表明有同沉积期的构造活动发生,所形成的生长断裂及受生长断裂控制形成的局部洼陷是有利的控矿构造,也是区内有利于热水沉积成矿的构造标志。
3)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产出,与铅锌矿体密切伴生,且主要产于矿体下盘,岩石主要由石英组成,石英粒度为0.01~0.05mm,岩石具显微晶质结构、他形镶嵌状结构、块状及角砾状构造。硅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详见第五章)表明,岩石具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其Al/(Al+Fe+Mn)比值为0.29~0.30,小于0.35,为典型的热水沉积物;在Fe-Mn-(Cu+Co+Ni)×10三角图上,硅质岩样品投影点位于图解中热水沉积区内的Fe-Mn底线附近,Co/Ni比值为0.27~0.40,明显小于1,反映出岩石相对贫Co、富Ni的热水沉积特征;其U/Th比值为4.40~7.23,明显大于1,在U-Th关系图上落入热水沉积物区;硅质岩稀土元素总量低(ΣREE为8.10×10-6~11.10×10-6),具负铈异常(δCe为0.60~0.66),重稀土有富集趋势,这些特征反映出矿区的硅质岩主要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3~0.3,氧同位素组成δ18O为20.7~21.8,均表现出典型的热水沉积岩特征。矿区硅质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为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与铅锌矿体密切伴生,且主要产于矿体下盘,这些乃是矿床为热水沉积成因在岩石学上的标志。
4)矿床层控特征明显,主要赋矿层位为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次为下泥盆统官桥组白云岩;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石具草莓状结构及胶状构造、鲕状构造、条纹状构造、条纹-条带状构造(照片20、21、24~26);围岩蚀变主要有重晶石化、白云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均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其中硅化表现出明显的底蚀特征;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详见第五章)矿区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21~+26.4,变化范围较大,硫同位素组成是在非平衡条件下形成的,矿区硫源为一组低值硫同位素来源(深源及岩浆源硫)与一组高值的硫同位素来源(海水)混合而成。这些特征乃是矿床为热水沉积成因在矿床学上的标志。
综上所述表明,盘龙铅锌矿床为典型的热水沉积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