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3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自然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等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传统文化跟现实文化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校风、教师、同伴交往等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换句话说,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再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年龄特征
1.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永恒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3.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稳定性表现为:
(l)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形成这种稳定性的原因是:
①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②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循序性,一般条件下,大多数儿童所花费的时间差不多相等;
③生理发展有相对稳定的程序。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材的安排、教法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和年龄特点。由于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注意做好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工作;由于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要照顾好个别差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儿童心理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4
“三观”就是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开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让这个白纸最先有色彩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正确的三观,对孩子也善加引导,言传身教,孩子应该不会差哪儿去的。面对同一件事情,有的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人洁身自好不为所动,其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差距。
父母必须时刻记得,自己的行为不至需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孩子负责。孩子是以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他们行事的标准,所以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行事的过程中对孩子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标准,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一定不能做。
想让孩子长大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怀揣感恩之心,就要从小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品行,不要让物质成为孩子唯一的衡量标准。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有动力朝着方向前进。人在青年时期应以理想为指引,摆正心态,坚持做正确、有益的事,同时,再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对待,对自己进行历练,为实现抱负进行积累。
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不走入歧途,教育孩子有个正确的三观,激发孩子潜能,学会使用智慧,让孩子明确为什么要去学习,挖掘孩子学习动力,规划求学路线,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作为基本的物质前提对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譬如,孩子没有学会坐、爬、站时,他就不会走路。儿童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的,需要在一定的生理发育成熟时,即1岁左右才开始说话。可以说,生理没有成熟就不会产生语言能力。
3.教育和社会因素。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的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5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开来进行阐述。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6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基因、生理基础、环境、教育。
首先,基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首要条件。基因遗传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和生理能否发育完全,像天生全色盲的人成为画家的概率非常低,而在某一方面继承了父母良好基因的孩子、在学习某项技能时就很具有优势。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大哭大闹,有的孩子生下来则比较安静,这就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每个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这差异影响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性格。
其次,生理基础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生理基础包括孩童的身体结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儿童发育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生理的发展成熟程度也在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就可证明这一点,同卵双胞胎,有着共同的遗传基因,其中一个双子子在10个半月练习爬梯,结果在第六周末,用25秒爬了上去;在这之后的一周,对另一位双生子进行训练,结果这位双生子用了两周就学会了爬梯,且用了24秒就爬上去了。
再者,环境和教育对孩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很大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社会生活条件。在环境中对孩童心理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思维处事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影响孩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