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41
我来回答
共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6:27
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行政机关中的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异同: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 *党群机关的很多单位,*系统,各省地县市,都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希望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7:45
一、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因此,参公身份,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除了编制不一样,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都是和公务员一样的。
二、公务员与参公的区别与联系
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三、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区别
参公的事业编和公务员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几乎在薪酬福利上没有差别,然而一般来讲参公单位比党政机关的规格要低,晋升空间可能不如公务员大。
四、参公管理单位与公务员单位的人员可以互相流动吗
可以,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一个愿意放人一个愿意接收就可以。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9:20
参公单位和公务员的区别:1、身份定义上的不同。2、福利待遇上的不同。3、晋升渠道上的不同。其实主要在于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参公虽然是按照公务员管理法来进行管理的,但实际上却是一些部门内招聘的事业编人员,因此在福利待遇、晋升渠道上会有所不同。
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区别在哪里:
领取国家公务员资料
身份定义上的不同:参公指的是按照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属于事业编制的相关人员,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是被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公务员。
福利待遇上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待遇、福利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不过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渐让参公单位内的人员,享受到与公务员类同的福利待遇。
晋升渠道上的不同:参公单位内的人员晋升,一般是按照事业编晋升渠道来执行的,而公务员则是按照行政编制晋升渠道实施的,相对来说后者的晋升空间更大。
参公单位有哪些:
参公单位还是蛮多的,比如公积金中心、档案局、农机局等等,均属于这一类的单位。另外,*委下属的*执法支队、住建委下属的墙改办,以及财政局下属的财评中心和釆购办等等,也是常见的参公单位。如果想要进入这类单位当中,大家平时要多关注当地的人事考试网站。
参公单位内的员工,与正式的公务员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过在社会逐步发展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距离是越发接近的,工作的内容差不多,福利待遇也相差无几。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21:1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一、编制不同
公务员编制,又称“行政编制”,对应的是行政机关的正式员工。事业编制,对应的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举个例子,在行政机构上班,你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与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有职级,科长,*等。但是在事业单位,比如教育部直属大学当大学老师,你不具备行政管理的权利,但是你拥有与工资挂钩的职称评级,如大学里的大学讲师,副教授,正教授等等。两个体系是不同的。
二、经费来源不同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通过财政全额拨款。而事业编制的经费来源要多一些,分财政全额,差额拨款,自收自支这三种。所以公务员的工资和事业编制的工资是不具有比较性的,有高有低,比如医院和学校,或者其他国家的事业单位,都拥有自己的收支体系。
三、晋升空间不同
相比较来说,公务员的晋升机会比事业编制要大得多。公务员,如果能力各方面都很出众,就可以一直升,而且给出的职位也很多,机会也比较大。相对来说,职位上升空间会更大。而事业编制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的二级单位,所以给出的职位比较少,升迁在一方面是靠资历的,老的一批还没有升上去,那新的一批只有等待。所以很多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会把公务员作为自己报考的首选。
四、工作方式不同
公务员是行政机构的主体,每天所需要的工作大多都是在和社会各方面打交道,提供服务,比如公检法,都是在处理与法律相关的事务,谁违反了法律,谁需要接受制裁或者提起诉讼或解决纠纷等,需要到处跑来跑去,面对的都是各色各样的人。但是事业单位不同,相比起来要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比如公立医院的医生,面对的都是病人,大学老师面对的一般是学生,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高于公务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23:19
你好!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区别:
编制上的区别
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
这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职工却没有公务员的身份,而且编委会又不可能扩大行政编制数额,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参考公务员管理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
名称上的区别
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
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但不叫“机关”。
待遇上的区别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它们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因此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
转任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没法转任到行政编的。但参公单位却比较特殊,它能与公务员进行转任。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
在山东省,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这公务员转任与参公转任的区别。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在某些情况下,参公人员转行政编也要进行考试。
与普通事业单位的区别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
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第二,参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类同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因此,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非常希望纳入参公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1:44
首先,是身份的差别。公务员属于公务员编制序列,参公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属于事业编制序列。
其次,是执法的差别。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具有执法资格,而事业单位人员无执法资格。
再次,是收入的差别。三者都属于*内职位,都是财政供养人员。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属于财政100%财政供养,而事业单位人员财政供养则各不相同,有全额100%财政供养的公益一类事业人员,也有差额财政供养的公益二类事业人员,还有自收自给的事业单位人员。
未来发展主要可以从从政和从商两方面进行说明:
从政上:在现有*内,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是正规军。他们从省级机关以下的办事员、股长、科员、科长、副*(副*)、*(*)。省级及以上机关的科员、主任科员、副*(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副*)、*(*)。一般来说*内公务员要进行定岗,定岗后3年一调。公务员一般从政前景广阔,且进入一定级别后不同单位之间可互调。而事业单位人员,身份上分为管理类岗和技术类岗。技术类岗13级-14级最低,7级进入高级职称岗,享受副处级待遇。管理类岗6级享受副处级待遇。
从商上,严格来讲三者均不能从商。但事业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可以例外,主要是指研究所和高校部分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能力,担任部分商业机构负责人。
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比较复杂,因为本身其有一类、二类公益事业单位,还有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待遇基本靠齐公务员,但是房子、小孩读书等方面可能有差别。二类公益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待遇因为收入有部分自配权,所以收入上比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人员高点。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如报社、电台、彩票站点等,收入待遇基本比肩公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4:25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 *党群机关的很多单位,*系统,各省地县市,都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7:23
参公事业单位跟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除了名义上该单位的性质还是属于事业外,其内部的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人员管理等,均与公务员类同。一句话,所谓的“参公”,就是指该单位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受《公务员法》调节。
以参公事业单位为例:人员的工资不再以职称而晋升,而是以职级而晋升;原先的什么中级、副高或高级职称一经“参公”一律取消,只能以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名义。再有,如果工作需要,参公人员可以直接调动至*机关工作,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其身份的“参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0:38
参公人员的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
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
参公和公务员主要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参公是事业编制。但是除了编制之外,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参公和事业编的区别
参公和事业编最大的区别是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实行公务员制度,后者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两者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一般来说,参公编制是需要在国考、省考等公务员统一考试中才能招录,而事业编是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招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4:09
国家公*与省考作为全国各地招录公务员的两大重要渠道,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六个大方面:
1、组织单位、性质、范围不同
3、招考对象范围不同
5、考试时间不同
2、考录机关不同
4、笔试科目相同但细节不同
6、福利待遇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2:02
就是名称不一样,基本上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不同呢?
1. 编制差异: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则持有事业编制。公务员法明确指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参照公务员法执行,这意味着参公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人员编制也是事业性质,只是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2. 性质区别:公务员所在的机关单位是国家机关,负责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参公...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区别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区别在于:编制不同、工作量不同、晋升机会不同。1.编制不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不同呢?
1、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2、性质不同:机关单位是国家机关,是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单位性质参公按...
参公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区别 1、参公: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单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等。2、公务员:指负责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执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二、描述范围 1、参公:涉及法律法规授权、具备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
参公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
公务员与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编制性质上存在差异。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则属于事业编制。尽管在录用、晋升、考核、退休等方面两者享有相似待遇,但身份性质的根本区别仍然存在。公务员法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可以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参公...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区别
1. 编制差异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在于编制性质。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则属于事业编制。公务员法明确指出,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经批准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区别
1、编制不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编制,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有什么区别?
1、待遇上是一样的,没区别;2、主要是编制问题,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是事业编;3、这2个都是在公务员中招聘的,所以都可以报的,不需要太过关心。
参公单位和普通公务员的区别在哪里?
1、编制不同:参公身份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不具有行政编制的,不是公务员。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2、级别不同:行政编制主要是管理人才;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主要是专业人才。行政编走的是级别(比如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股所级...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1、编制上的区别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这是因为-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职工却没有公务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