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07: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9:58
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攀比心,适度的攀比是幼年、青少年时期正常的心理现象。孩子在幼年时都有强烈的表现*,他们会通过具有光鲜外表或周围人追崇的事物吸引他人的注意,这是孩子的童真。家长在保护孩子童心的同时,要切忌不能溺爱孩子,同时反思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尽量避免。1、要尊重孩子的表现欲,家长可进行适度的干扰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多是为了吸引注意、获得表扬肯定。在不同环境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才艺或学习成果展示等非物质条件可满足的自我表现。让孩子找到正确途径表现自己、肯定自己。2、家长要从“孩奴”状态脱离出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是每个家长竭尽所能在做的事情,生下来就穿大牌,喝大牌奶粉,上最好的学校……这些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父母这些爱,已经在孩子幼小心灵里种下了虚荣和攀比,孩子对物质的要求其实是延续了父母的爱,把它更具象化。最贵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消费需根据家庭情况量力而行,选择对的不选贵的,万事满足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3、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家庭生活的接受者和索求者。在孩子价值观念没有形成,对社会接触较少的初期,要求是相对低的,父母一般很容易满足,许多家长对这些小钱的不以为然,让孩子养成了需索无度的习惯。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初期就应该选择性的满足,或者延迟满足,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要求都是对的,*需要克制。4、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由家长给孩子明确目标。家长需要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年龄段该追求什么?追求什么是有价值的?这些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采用强迫或威胁式,否则很容易出力不讨好。5、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与支出,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孩子体会赚钱的困难。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应该走出象牙塔,更贴近社会现实。“光说不练假把式”,将道理放到实践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