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基斯神庙探秘 基马兹斯神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13: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1:01
长久以来,有关《圣经》和《古兰经》中提到的示巴女王是否真实存在一直是埋在人们心中的一个谜。最近,通过对坐落在也门马里布的比尔基斯神庙的挖掘,考古学家也许发现了能够证明传说中的示巴女王实际存在的证据。
比尔基斯神庙地处也门偏僻地区,而且早已被沙土掩埋,所以很少有考古学者问津。1951年,美国人温德尔・菲利普斯获得了对这个传说中的圣地进行挖掘的许可,但到了第二年,由于当地部落的激烈反对,使挖掘队员的生命陷入危险境地,调查队不得不从遗迹撤走。
到了20世纪末,美国人玛丽莲・菲利普斯再次获得可以挖掘的权利,得以有机会继续半个世纪前其兄未完成的工作。当他们来到现场后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自其兄的调查队撤走后,神庙的大半已重新被沙土掩埋。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穆曼博士指出,这个深埋在沙漠里的神庙如果不借助现代探地雷达,无法在短短的6天内就查明神庙遗址的全貌并确定需要优先挖掘的最重要位置,更不知道它是迄今在阿拉伯半岛上发现的最大一个建造于****创立之前的庙宇,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所谓探地雷达,是指使用时控制装置向地下发射电磁能脉冲波,如果这些脉冲波触及地下某个物体,电磁波就会反射回来,控制装置将对这些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强度及其反射回地面所用的时间进行测量和计算。一旦这个信息在图表上被描绘出来,科学家就能清楚地“看见”掩埋在沙漠下的那些东西的形状。
世界的第八奇迹
也门首都萨那以东约120千米,马里布沙漠的峡谷已扩大到贾巴尔・巴拉克山的入口。这里常有暴雨,平时干枯的瓦迪・达纳河遇雨就会突然暴涨。马里布在20世纪60年代时还是一片废墟,距此约5000米的地方便是马哈拉姆・比尔基斯神庙的遗址。
从建筑物外观看,笨重而结实的墙围起的内部是被称为“至圣所”的圣地。这个超过5107平方米的椭圆的圈地,现在完全被沙土掩埋。墙的周长超过257米,厚3.5米,现在出露在沙土上的高度为2米~4米。
过去4年间,任挖掘现场总指挥的卡尔加里大学教授比尔・格莱茨曼博士推断,这堵墙至少高16米。从石匠加工式样的不同,比尔认为墙是分两个阶段建造的,时间从公元前650年左右起至公元二三世纪。
另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在被称为列柱廊大殿的建筑前增添了一个长25.5米、宽24米的人口。圈地、大殿以及周边的建筑物加在一起,这在也门同地区已发现的遗址中,算是规模最大的。大殿中耸立着32根高约4,25米的柱子,围着宽阔开放的院子。这些柱子曾经用来支撑房顶,人口正面的8根就像神话中出现的守门犬那样耸立着。
8根柱子的重量每根都超过10吨以上,古代的建筑师为了建成这些,肯定需要不次于像建造大金字塔及雅典卫城等巨大古代建筑所需要的技术。因此,比尔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神庙称为“世界的第八奇迹”,也门*也希望这个遗迹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示巴王国与比尔基斯神庙
目前,想要查明在马里布建国的古代示巴王国的起源尚有困难,只知道在多山地的这个地区,由于常有暴雨,示巴人首先通过对发大水河流的控制或构筑灌溉系统创造了财富。示巴人通过建造灌溉用的拦河坝,把总面积近95公顷的富饶绿洲掌握在手中,于公元前五六百年建立了拥有权力的示巴王国。尽管以农耕社会为主,但是示巴和其他的南阿拉伯王国一样,位于古代辛香料贸易的交易路线上,过往的骆驼商队运走乳香、没药和其他贵重辛香料。
但是示巴人为什么要在瓦迪・达纳河对岸十几千米远的荒凉地方建造神庙呢?这个神庙为什么会在原野的正中呢?比尔说:“这个地区被视为神圣的土地,圣地的建造有可能是在遥远的过去。后来那里出现地下水位,或许在圣地周围诞生了早期被灌溉的土地也未可知。”
探地雷达挖掘出土了大批文物。最独特的出土文物是石灰石制造的大基座,基座四周装饰着67个野山羊头以及花纹的浮雕,上面的凹坑曾经耸立着青铜制的马。另一个重要发现是长30厘米、宽40厘米的豪华青铜制标牌,它在也门被发现的文物中是保存最好的,上面的文字用犁耕体(即最初一行从左往右读,次行则从右往左读的格式)书写。
这个标牌是在公元3世纪的地层中发现的。但德国马尔堡大学从事巴勒斯坦人标牌研究的学者穆罕默德-马拉库坦博士说,无论是从文字的特征及格式,还是文字中提到的两位统治者来看,这个标牌很可能是公元前5世纪制作的。他还对这个碑文做了译解,认为碑文内容是让神高兴或者感谢神,对神表示敬意,通常是安置在神庙墙上的许多供品之一。
在古代,马哈拉姆・比尔基斯是重要的朝拜的地方,是十分神圣的场所。人们为了参拜,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另外也有人被埋葬在这里,这一点从公墓记述的葬礼碑文就可得知。所以,比尔认为,马哈拉姆-比尔基斯很有可能是像埃及的萨卡拉或阿比德斯那样的“公墓”。
在这个圣地进行什么样的仪式、遵照什么规程进行我们不知道,但是示巴是以灌溉为基础的农耕社会,这一仪式与种植或收获联系起来的可能性极大。另外,也有可能与每半年的雨季到来有关系。如果看一下屋檐等的水溜子就可以知道,落在宏伟大殿上的雨水被集中到至圣所的围墙里面。
参加过1951年菲利普斯调查队的比利时标牌学者阿尔伯特・耶梅发现的碑文中,描写了列队朝圣的忠实信徒的故事,而探地雷达的挖掘发现了列队的路径痕迹和墙的西侧入口。所以,这个人口若在后来建造列柱廊大殿(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500年)期间没*的话,则到至圣所的入口有两个,而这两个入口很可能是按不同的用途来分别使用的。
示巴王国的主神阿尔麦加
如果有至圣所的话,则最有可能是在弯弯曲曲的墙内侧。探地雷达扫描显示,遗址内有若干被埋的建筑存在。另一方面,挖掘出土了小立像、小雕像以及放置雕像的巨大基座,而这个基座或许是用来放置象征阿尔麦加主神的巨大公牛雕像的。
从挖掘出来的文物看,示巴王国的万神庙有许多守护神,十分热闹。这个地区的主神是阿尔麦加,相当于巴比伦的强力女神伊什塔尔。再者,与肥沃、农业、灌溉联系起来的阿尔麦加,首先用公牛来象征,其次也有用野山羊来象征。另外,以加勒布教授为首的许多考古学家也把阿尔麦加称为“月神”,因此马哈拉姆・比尔基斯神庙也被称为“月神庙”。
但比尔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许多碑文,他认为月亮不过是阿尔麦加的一个象征而已,绝对不是最重要的象征。他说:“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在碑文中有关于月亮的记述,文物中也只有描述阿尔麦加是新月的例子。但是公牛与阿尔麦加联系的地方就发现了很多。”
玛丽布与示巴女王的关系
那么,能否证明马里布与示巴女王有关系呢?如果像《圣经》所说的,示巴女王曾长途跋涉前往北方、与同样被视为传说中人物的以色列所罗门王会面的话,她应该生活在公元前960年一公元前920年。但是示巴女王除了在《圣经》上留下记述外,至今还没有能显示其存在的证据。再者,《古兰经》上虽有记述,但却不是女王长途奔波到遥远的北方去拜见所罗门王,而是所罗门王专程南下亲自拜见女王。阿拉伯人把示巴女王称为“比尔基斯”。因此,人们梦想探地雷达能发现以色列国王送给示巴女王的礼品遗物或碑文。
显然,除了圣城耶路撒冷外,有可能发现有关示巴女王记述的地方只有马里布了。另外,具体能有所发现的地方,除了没被挖掘的马里布旧城外,就是当时在整个地区最著名的圣地马哈拉姆・比尔基斯了。
如果示巴女王是实际存在的话,她肯定拜访过马里布,参加了圣地最大的仪式。追寻示巴女王与马哈拉姆・比尔基斯圣地的关系并不是挖掘的最终目的,但是能够发现这一证据也是考古学者的心愿。比尔认为,也许能发现暗示这些的公文。
阿里姆埘的洪水
不过,要想找到1000余年来被大量泥沙掩埋的证据,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从公元2世纪―公元6世纪,在马里布发生了深刻的*上的变化。与此同时,其他的南阿拉伯王国的*形势也变得极不稳定,由此引起了非常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控制水的工作开始被忽视,特别是高16米、全长620米、厚60米的最后大坝在公元580年被冲垮,于是示巴王国也渐渐地衰落了。《古兰经》上也提到了这次的“阿里姆洪水”,并解释说是“由于人们对神的不敬,受到了神的报复”。
在那之前的公元3世纪,古代的示巴王国几度受到包括埃塞俄比亚人在内的外部势力的侵略。传说中埃塞俄比亚皇族的家谱中,有一个叫做“玛柯达”的皇帝,意思是“至尊高贵”,指的就是示巴女王。传说女王从耶路撒冷归来时,身上怀着所罗门王留给她的胎儿,取名为“麦尼利克”,而正是他后来创建了埃塞俄比亚王朝。这个家谱随着1975年哈伊雷・塞拉西皇帝之死而中断了,但是上面很清楚地写着:“公元6世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皇帝在马里布建教堂。”玛丽莲的挖掘队在马里布的挖掘中发现了这个教堂存在的痕迹,那就是小圆柱的顶端有一个十字架,它是圣地通过新的信仰被再次利用的信号。
总之,这个圣地确实还留有许多我们尚未阐明的秘密。应该说,目前我们仍然极不了解示巴女王,所以也无法回答比尔基斯神庙是否就是女王庙这一问题我们相信,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能一一解开这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