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成了,人也爽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12: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2:51
第一次看到项目这两个字的时候,我还无忧无虑的呆在大学校园里,为了找实习工作,在网上写简历,填完所有的基本信息之后,看到了一个非必填项“项目经验”。当时,着实懵了,大学里有啥项目?我该填啥?不填是不是就没有优势了?心里边虽然这样想着,但… 没有总不能胡乱编造吧?填了“项目经验”会更有优势,但实在是没有项目经验,所以一直到现在,项目经验这一栏一直都是空着的。
为何会提到“项目”这两个字呢?一是源于自己一直觉得做项目管理的人都很牛,所以一直想要学习如何做项目管理,二是源于昨晚的一个工作坊。那对于不想学项目管理的人来说,有必要去了解项目管理吗?答案因人而异,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项目管理能力强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的能力都不一般。
昨晚露西娘娘的“事*爽的项目管理”这一工作坊刷新了我对项目管理的认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还没真正管理过一个项目之前,认为项目只是一个leader领导着团队一起完成的一个工程。这个定义并没有错,只是不够全面。项目管理属于独特性活动,它具有临时性和独特性特点,并在目标实现时会宣布这个项目结束。如同俱乐部组织圣诞活动,这一活动是由于圣诞节而临时要组织,且这一活动是关于圣诞节的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组织这一活动的团队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此时,组织圣诞活动就相当于俱乐部内部的一个小型的项目管理。
那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有何不同,又有何相似呢?
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均受限于有限的资源,需要计划、执行和控制,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或战略规划。不同之处在于,运营管理是持续不断的,重复的,确定了一组又一组的新目标而不断持续运营下去的,如同我们日常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工作流程。
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项目呢?娘娘介绍了一个很赞的模型,此模型出自于田晶老师,
每一个项目,都会跟事和人相关,如果事成了,人也爽了,那这个项目肯定就是一个很成功的项目。但如果只是事成了,人却不爽,结果虽是好的,但因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没有解决关于“人”的问题,这一项目或多或少会留下遗憾。如果人爽了,但事没成,估计饭碗也快要没了。如何才能做到事成又人爽呢?
先得要有以下四种思维:
何为边界思维?还记得在小学时跟同桌画的“三八线”吗?“三八线”是划清哪些地方是你可以占用的,哪些地方是你不能占用的。边界如同那条因三八线而确定下来的一个框,框内的事情是你需要考虑的,框外的事情是跟你这个项目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事。
过程思维,是一个细节活。继续上面提到的组织比赛这一项目。如果用过程思维来思考,是怎么思考的呢?
1. 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环节?
2. 在每一环节是由哪些人负责?
3. 各个不同的环节之间是否可以很好的衔接?
将风险因素纳入项目管理的考虑之中,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风险思维,比较容易理解,在这个项目中,
1. 会有哪些因素是不确定因素?
2. 这些因素所占比例是多少?
3. 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4. 是不是应该要有一个Plan B?
组织一个演讲比赛,需要找场地,找主持人,计分员,时间官,评委等,所有这些相关人员和因素是不是都可以确定?会不会有人中途有急事来不了?如果有人到不了,有没有可以紧急救场的人?如果场地需要临时更换,有没有可以做为替代的场地?更换了场地之后,如何让参赛人员及时得到这一消息?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考虑,并拟定一个Plan B. 更能提高项目成功完成的概率。
1. 事都是需要人来做,需要哪些人来做呢?这些人就属于干系人。
2. 组织一个头马演讲比赛,作为一个总策划,需要考虑到哪些人呢?
3. 负责会场布置的SAA
4. 负责宣传活动的PR
5. 瞬间抓拍的摄影师
6. 负责统计时间的时间官
7. 负责计分的Counter
8. 参赛人员
9. 评委
10. 主持人
11. 颁奖人
12. 吃瓜群众
这些人都属于这一项目中的干系人,将所有干系人都考虑到,并考虑他们如果来不了,有没有可以替代的人选,或者临时突发何种状况,如何紧急处理。
有了这四种思维来思考一个项目,结合最后一个“整合沟通”,项目管理的成功概率就更大了。在管理一个项目过程中,沟通是不可以避免的,作为一个leader,
需要整合各个不同环节,需要和不同环节的负责人打交道,整合好各个环节后,方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当项目完成了之后,再一次用这个模型对整个项目进行一次复盘,下一次一定能更成功的完成一个个新项目。
事成了,人也开心了,是不是很爽呢?但别忘了要有边界思维、过程思维、风险思维和干系人思维,最后再来一个全面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