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法西斯日本军部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13: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29
日本军部在国内拥有特殊地位,成为法西斯分子重点争取的对象,20年代前半期分别形成了"幕僚革新派"(30年代演变成"统制派")和"基层将校革新派"(30年代演变成"皇道派"),两者统称"军内革新派",即军内法西斯帮派。
按另一种标准,日本法西斯又可以划分成下层法西斯和上层法西斯,前者包括民间法西斯和军内基层将校革新派,后者是幕僚革新派。日本的法西斯化进程,是在上层法西斯的主持下进行的。
北一辉的法西斯主义理论
1919年8月北一辉写了本小册子《国家改造法大纲》后改名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它后来被日本法西斯分子奉为经典。他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叫嚣侵略有理,认为中国印度均应在日本的保护之下,主张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天皇依靠军队进行统治。
日本政党内阁的结束
1932年,2月9日血盟团分子制造了*杀了民政党核心人物前藏相井上准之助,3月5日,又*杀了三井财阀最高领导人团琢磨,5月又发了"5.15事件",以士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陆海军法西斯分子(后来的皇道派,又称少壮派)袭击首相和内大臣官邸,首相犬养毅被杀。之后,陆军大臣向*施加压力,要求建立非党内阁,结果组成了以斋藤实为首相的“举国一致“内阁,新内阁中荒木贞夫出任陆相,引后单独的政党内阁再未出现,这一内阁的建立结束了持续8年的政党*时代。
皇道派与统制派:随着非党内阁的建立,军部内部又出现了不同派别,但他们都认为必须建立军事法西斯统治,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但在如何实现一*目标问题上同,军部内部分成对立的两派:皇道派与统制派,皇道派以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为代表,主张“发扬皇道“,”遵崇天皇“,他们主要依靠地主和新兴财阀,得到中下层军官的支持,所以又称少 壮派,他们主张以恐怖手段暗杀政敌,搞阴谋 叛乱,建立公开 的军部法西斯政权。统制派主要以宇垣一成、林铣十郎、永田铁山和东条英机为代表的,得到一批军部上层分子的支持,他们与老财阀、宫廷贵族和官僚关系密切,反对采取军事政变的方法,主张在军部*机关将校军官的支持下,用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控制政权,使政权合法化,(成功)。
二二六事件: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袭击*机关,刺杀一大批**,杀害了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他们要求建立以皇道派为首的军部**,但是遭到统制派和其他势力的联合*。2月29日政变被*,事件结束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3月9日,统制派支持广田弘毅组阁,广田本人与军阀来往密切,是个地道 的法西斯分子。日本初步实现了政权的法西斯化。
广田加强法西斯统治:广田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法西斯统治,1936年5月恢复了军部大臣由现役武官任制度,为军阀干预*提供了法律依据,军部与内阁合而为一体,确立了军部对*的领导地位,以后没有军部的同意, 无论是组阁还是*实行任何重要措施都是不可能的。
内政:1936年公布了“庶政一新”纲领,主要内容是军备第一,实行了内政首先服从国防需要的方针。
外交:确立了扩大对外侵略的方针。1936年8月7日,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外交与国防相配合,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反映了军部中对侵略的南进与北进的争论。
1936年与德签订了《反*国际协定》
1937年,近卫文磨组阁后,发动了七七事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家*的各个方面明显地向法西斯*演变。1940年7月第二届近卫内阁成立后,法西斯*得到全面确立和强化。
1941年,东条英机以现役陆军大将身份担任首相,兼任陆相、内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从而把日本法西斯专政*推向了顶峰。
4、日本法西斯建立的特点
是天皇制度下的军部专政,是在现成的天皇制的*躯壳中注入法西斯主义的灵魂。主要表现是:军部逐步控制*,最终消除政党*,建立起军阀***。是法西斯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军部专政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军部专政完全具备法西斯专政的职能和特征。
阶级基础是垄断资本家和封建地主,它们是天皇制依赖的阶级基础。
参考资料:世界现代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29
日本军部不是二战形成的,是明治时代就开始的,军队不受*统辖,最终走向了军国主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30
日本军界向来有下克上的传统
二二八事变后 原来的军界政界温和派基本被绞杀殆尽 由此形成了以侵略为导向的军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30
日本其实不是法西斯,法西斯的是德国和意大利,日本的制度就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就是军队政变夺权,掌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