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除了妈祖以外的名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13
妈祖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妈祖母亲王氏。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相传,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终生未嫁。她生前兰心慧质,聪明好学,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懂医术,识气象,通航海,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人们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湄洲峰“*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
湄洲岛的妈祖庙尊称为“湄洲祖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特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
莆田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唐代以来的1200多年间,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垂范后人。出现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还有许多至今传为佳话的科甲风流。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魁亚占双标”,“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书占五部”。还有保持唐章宋韵的莆仙方言,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
中国封建社会处隋朝至清朝末年整个科举时代,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只有18个县,其中福建省占4个。而莆田县的历代进士,竟多达1700多人,因而雄踞福建省进士县的榜首,其次为晋江、闽县(今福州)和建安(今属南平市),比已经包括一些全省人才再加上福州自己管辖的九个县的人才的福州还多。其中莆田县进士1700多人,唐朝中期从莆田县分出而成立的仙游县进士701人,莆田两县共有2400多人,以上数据没有包括已经移民外地的莆田人所产生的人才。又据载,宋代所取进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个是莆仙人。不仅如此,单在宋代,莆仙人中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赋魁、别试第一名的人数,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状元的有陈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师、陈俊卿、黄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远1人;以赋魁天下者有郑厚、刘夙、林旖、吴铸畴、郑从甫、叶大有等6人;为别试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虑、林益严等3人,可谓占尽天下科举风流。北宋巩溪迁军城驿前街府西巷宋会元鸿胪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分别在宋洋中厝和府城西雷山巷110-111号建有两处步云书院有“一会元两宰相三尚书四解元”,黄中庸一门“四代联登八进士”和“八代联第十六进士”科第之盛冠阖莆郡之美称。”“一家九刺史”(唐代莆田九牧林林披的后裔,有九个官至刺史)、“一门五学士(唐黄璞进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馆职)、”一科两状元“(1076年文武状元分别为莆田人徐铎和仙游人薛奕所得)、”魁亚同榜”(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陈俊卿同时中状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亚占双标(黄公度、陈俊卿)”和“龙虎榜头孙嗣祖(指宋徐铎与其祖唐徐寅均为状元)、凤凰池上北联兄”之类美谈,如此等等。
莆田市文物的特点是点多、密度大、价值高、分量重。经过1956~1957、1986—1987年的两次文物大普查,以及日常文物普查和专题文物普查,现保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点800多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14处(原23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湄洲岛妈祖祖庙、木兰陂、三清殿、释迦文佛塔、天中万寿塔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级103处(原41处),县(区)文物保护单位167处。古建筑是莆田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莆田市至今保存的数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筑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宋代建筑以古谯楼,三清殿、妈祖庙以及众多宋塔、宋桥、宋陂为代表。八闽名楼古谯楼以其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宋代台基而著称。
秀屿是海面上的石头山,含水丰富,树木茂盛,风光秀丽,怪石嶙峋,有许多摩崖石刻,有试剑石,石壁上有一幅比人高的吕洞宾身背宝剑的崖刻,还有他踩下的尺半长的“仙脚”印,屿上建有青峰寺、玉皇殿等。屿上早有百姓居住。明洪武初巡检司在屿上筑城以御倭寇,保护百姓。据传明兴化府大守岳正在这里建一座有99个墩的长石桥,群众称“铁锁桥”,把秀屿和陆地连接起来,以便利百姓往来,又在附近海边建一座石塔为航海标志。秀屿至醴泉半岛的海底之间,因潮水只涨退没有流动,就沉积很多海泥浆,年长日久,就沉积满秀屿至醴泉之间的海底。当时有些士绅对岳正不满,造谣中伤,毁谤他破坏了狮穴好风水。说秀屿是只狮子,建了桥和塔,把狮子控住,使狮子动弹不得,所以海底淤积。
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福建省莆田县人,妈祖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点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