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灯还亮着吗》读书笔记:解决问题之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03: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2:23
我们生活在一个问题的世界里。从早上几点起床,到这一辈子和谁一起度过。问题层出不穷。《你的灯还亮着吗》这本书,与其说是来教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如说是教我们如何做问题的断舍离。
“序言
问题:没有人会读序言。
解决方法:把序言作为第1章。
解决方法带来的新问题:第1章很无聊。
新的解决方法:删了第1章,把第2章作为第1章。”
这是《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的序言,这也是这本书的风格:几个故事,几个问题,几个特立独行的结局。每个故事好像都有一个答案,可是,你偷懒的以为答案就是答案的时候,问题还没有结束。
在办公楼里办公的员工抱怨等电梯时间太长。
这是个问题吗?
对楼里的办公人员来说,每天等电梯的时间超出了他们容忍时间。
对大楼管理员来说,他不期望有人来投诉。
解决方案:第一个阶段,在每层楼电梯间装镜子,等待的时间可以照镜子,感觉时间没有那么长,楼里的办公人员满意,投诉减少,管理员满意。第二个阶段,办公人员开始在镜子上涂鸦,涂鸦是问题吗?对办公人员,一点儿都不觉得等电梯时间长;对管理员,没有投诉,所以不是问题。第三个阶段,电梯维修工看到大楼里设置涂鸦来解决电梯等待时间的问题,伤害了他们的职业自尊心,维修电梯,让电梯的运行速度加快,大家不用等电梯。电梯运行效率提升,导致大家没空涂鸦,地铁口瞬间人流增大,*件,大楼管理员死亡。
4家企业想竞标*采购,11个标的物,一共4 000 000种可能的竞标组合?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组合?竞标企业来请求程序员的帮助,写出程式,给出最优解。
竞标企业的问题是,如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程序员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程式可以最快最经济地给出最优解?
在开工之前,程序员负责人重新审视了*的采购规则,不用程序,而用逻辑,5分钟给出解答,20分钟解释答案。
时光荏苒,当年的程序员负责人发现,对于这次竞标,竟然不止他当年接触的一家违反道德的获知别家的竞标价格,而且还找人帮忙根据获知到的信息,计算最适合自家的竞标策略。
当年大家着急着忙寻找依据当时的情报做出的适合自己的最优解,还有意义吗?
打开钱包,掏出不同面额的钱看一看,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硬币有一角,五角,一元。一角钱最小,轻,呈银白色;五角钱稍大一点儿,重量差别感觉不到,呈黄铜色;一元钱最大,重,呈银白色。纸币从一角到一百元,面积越来越大,颜色各不相同。
为什么这样设计?第一,提高大多数人的效率,避免犯错,从钱包里,我们能够迅速的找出需要面额的钱币,别人也能够迅速清点数额对不对;第二,盲人可以根据钱币大小手感使用钱币。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的电子银行系统,给盲人造成了困难。
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的方式,避免了假币,提高了效率,但不利于盲人;偷窃不再是发生在局限的物理空间,而可能是在任何一个可以进入虚拟空间的地址,抓小偷变难了;电子银行使用需要的前期条件比较多,不利于前期准备时间不足,或没有前期准备条件的人…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方案产生新的问题,针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的存在。看看你的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当我们把强调句式中主谓宾定状补的不同部分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定义问题没有那么容易。清晰的定义问题,试试以下词语游戏:
①改变重读的方式;
②把肯定的话就否定了,反之亦然;
③把“可能”换成“必须”,“必须”换成“可能”;
④把“或者”换成“不是…就是…”,反之亦然;
⑤把“和”换成“或”,反之亦然;
⑥把“你”换成“我们”,反之亦然;
⑦把泛指换成特指,特指换成泛指;
⑧把“有时”换成“总是”,反之亦然;
⑨对于每个表示“等等”的词,在已有的列举中再加上一个明确的例子;
⑩试着画出某句话或者某个段落所说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某幅图想说的意思…
老烟*在教室里吞云吐雾,不吸烟的同学深受其害:吸烟有害健康不知道吗?他只管自己舒服了,我们怎么办?真想把他的烟给丢出去。老师怎么也不管管?这老师太差劲了。
这是问题吗?
对不吸烟的同学,他们不希望教室里有人吸烟,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是问题。
对吸烟的同学,他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是大家因为吸烟的问题排斥他,可是他舍弃不了烟,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是问题。
这是谁的问题?
吸烟同学的?不吸烟同学的?老师的?
解决方案:
吸烟和不吸烟的同学谈判,吸烟者不在教室里吸烟,取而代之,是同学们轮流带零食来大家一起分享。
弄清楚是谁的问题。 当他们可以自己妥善解决时,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问题的相关方对问题了解更深入、感受更真切。他们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之后,会更愿意参与到执行的过程中去。
学校越来越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数量都在增加,停车位很快就不够用了。抢占停车位的时间时有发生,老师和学生都怒气冲冲。
这是个问题吗?
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随时来随时有停车位。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是个问题。
这是谁的问题?
老师的?同学的?校长的?
老师和同学都希望校长来解决问题,但校长有自己的专属停车位,他感觉不到问题所在。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是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的问题。 学生们采用了占据校长的停车位,划伤校长的车胎等方式,让校长意识到了问题。
看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我们国家为什么许多公共问题非常突出,老百姓怨声载道,而*似乎永远看不到。有可能他们真的看不到,出门有警车开道的专用车道,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交通拥堵;看病有贵宾通道,她们不知道什么叫老百姓看病难…何不食肉糜?这不是笑话。
在到达风景区之前,需要通过一个隧道。通过隧道时要开灯,出了隧道,如果是白天,请关灯,如果说晚上,请开灯。这么长的一段话,请问设计师如何提醒司机?
这是谁的问题?
设计师没有尽到提醒义务是设计师的问题,而司机没有意识到问题,而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是设计师和司机共同的问题。
所以答案,是隧道尽头一块醒目的标志牌,上面写着,你的灯亮着吗?
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吧,去办事的时候,办事员跟你说今天缺个这,明天补个那,资料总是不全,还一本正经的跟你说:这是流程。中介应运而生,你交了钱,他们去帮你交资料。资料还是那些资料,流程上的问题一下子就消失了。
学校的考试题,鲁迅,___人,你填“男人”,这题老师不会给你分,虽然你没有说错,但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解决问题的过程、人员或者机构自身也可能就是问题。
对于这种问题,或者断舍离,压根就别让自己碰到;或者碰到了,别想太多,就根据出题者的特点,按他的答案去回答就好。
对金钱的*,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果可以拥有一只能点石成金的手该多好呀。可是,你真的想拥有一只点石成金的手吗?童话故事里,点石成金的手,让自己再也不能拥抱自己亲爱的父母,亲爱的宠物,所有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变成了金子。
《机器猫》里康夫求求机器猫总能拥有自己想拥有的工具,可是最后呢,每一个一时新鲜的工具都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就像鱼儿看不到自己生活的水一样,问题的解决者沉浸在问题中的时候,看不到问题也许只是自己想象中的一个世界。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前,问题解决者首先要努力看到水,然后才是去考虑问题要不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