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11: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32
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在这一年的阅兵仪式前夕,举办了一场酒会宴请对新中国或是在*道路上,做出贡献的战士们。在这其中,有一位农妇和酒会上其他战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她确确实实是收到了毛*的亲笔信,受到了毛*的邀请,进京参加酒会和不久后的国庆典礼。
查阅资料,我们还发现了这位农妇收到的信上,盖着“密件”和“加急”的红色印章,信件先是到了农妇所在的江西省遂川县,收到信件的人们不敢怠慢,县*的领导亲自带着信件找到这位农妇,并把信件亲手交给了她。当农妇打开信件的时候,看到信件是毛*亲笔书写的内容:“订于一九五一年九月三十日下午七时在怀仁堂举行招待会,敬请光临。”信件的结尾还注上了毛*的名字。要知道怀仁堂一般可是只用来招待外宾和重要人物的地方,这位农妇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受到如此礼遇呢?她和毛*之间有何渊源,为什么能受到毛*的亲自邀请参加国庆晚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位农妇邹亚春的神秘面纱。
邹亚春,1916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炎陵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8岁那年,邹亚春被卖到一个乡绅家中做了童养媳。没有重大意外,邹亚春很可能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妇女,一辈子默默无闻。那时候“童养媳”这3个字,意味着干不完的农活、受不完的气,多少小姑娘因受不了而投河。这段时期,小小年纪的亚春明白了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时候她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苦日子何时是个头。直到有一天,有一群*军来到了村里,他们给亚春带来了希望。虽然那时候她并不知道这些红军是哪来的,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和7岁的弟弟邹安泰一起,参加了儿童团。这事被她婆家发现后,把她逮回家一顿毒打并关了起来。邹亚春并没有屈服,被关在柴房的她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不过她恶毒的婆婆也并没有因为她的反抗而心软。就在小小的邹亚春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她同在儿童团的弟弟和其他同志一起闯了进来,把她给救走了。部队领导听说这件事后,立即找到邹亚春的婆婆,让她关了三个月的禁闭。这是小小的邹亚春第一次见到比婆婆还厉害的人,并且他们讲道理能为邹亚春做主。这是邹亚春第一次接触红军,但也只一次就坚定了她要加入红军的想法。
1927年9月,毛*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轰轰烈烈的*让她加入红军的心更加迫切。次年1月,年仅12岁的她离开家带着弟弟参加了朱毛红军,跟随毛*的脚步上了井冈山。邹亚春小小的身躯在人群中尤为显眼,毛*很快就注意到了她,并主动与她交谈,问她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邹亚春也不怯场,一一回答了毛*。毛*看着她小小的样子问她:参加*怕不怕?邹亚春想都没想大声回答毛*:不怕!在婆家再苦的日子都经历过,再疼的打也不是没挨过。参加红军以后,遇到的哥哥姐姐们一个比一个亲切,每个人对她都很好,所以在这样的队伍里她什么都不怕!看着小亚春扬起的小脸,毛*也被她明媚的样子感染了,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说:阿春,好样的!这个时候毛*和小亚春的鼓励是双向的。毛*对邹亚春的鼓励改变了这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从此邹亚春的口头禅变成了: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井冈山的阿春。而邹亚春也给毛*带来了一定的触动。
自从1910年第一次走出韶山冲,毛*就走了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过去的这18年里,他有过无限风光的时候,也承受过巨大的压力。为了心中的那团“星星之火”,上学时,他点儿被学校开除;结婚后,他长期忍受着与妻子杨开慧分离的痛苦。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这段时间,是毛**生涯的一个低谷时期。一方面,他和妻儿因为工作分离,妻子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知是死是活。另一方面,大*失败后他放弃长沙这样的城市,转而走入井冈山这样的山沟沟,这是*国际完全不能理解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毛*提出的依靠什么道理都不懂的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完全是就是天大的“笑话”,对毛*发出了无尽的质疑和嘲笑。但是毛*并没有放弃,因为这种普通农民身上的力量,毛*在小亚春身上看到了。
小小年纪的邹亚春,从上井冈山第一天起,就忙里忙外。由于她年纪太小,实在没办法给她分配作战任务,于是安排她去上课接受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邹亚春被分配到儿童团做宣传工作。白天,她跟着官兵们向附近群众宣讲*。因为她会讲当地话,又经历过当童养媳的日子,她的话大伙儿都比较信服。所以每次她出马都能收到奇效。等大伙儿都闲下来时,她就帮着照顾病员、端水熬药。晚上,她总爱和战士们一起站岗,小小年纪的她,总是人群里站得最直的一个。吃过苦的孩子,总是格外珍惜别人对她的好,战友们都把她当小妹一样疼爱,她也总能给大伙儿带来乐子。她会给伤员们儿唱歌,会变着法儿地哄大家开心,让井冈山有了生气。
从部队驻地到桂东有100多里,全程都是山路,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非常危险。另外山里还经常有土匪,邹亚春肯定不能带很多吃的用的,只能扮成逃难的孩子,才能保证安全,也就代表邹亚春将会在路上可能会忍受饥饿赶路。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很困难。萧克决定让邹亚春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受这个任务。年仅12岁的邹亚春听完就应了下来。就这样,12岁的邹亚春带着这封信,出发了。虽然不认识几个字的她,并不知道信里的内容是什么,但她明白这很重要。100多里的山路,饿了她就摘两颗野果子吃,山里长大的孩子,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下雨时,她就自己用竹子编个斗笠,然后把信藏在怀里,一路狂奔。整整100多里的山路,这个12岁的小丫头硬是冒险按时完成了任务。等到了目的地时,她的鞋子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双脚都在流血。这样一个小丫头的身体内,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她忘记了痛?意志力这种东西,真的很难用科学解释。那以后,小亚春就成了大伙儿心里的“小英雄”。 这个小丫头,给*和朱德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留在井冈山的邹亚春被放火烧山的敌人抓到,敌人把抓到的红军战士们关在一栋楼房里,但是只有 健康 的战士才会被关进房间里,像邹艳春这样被大火烧伤的就被关在猪圈里面。在这里,邹亚春度过了漫长又黑暗的三年。敌人看她年纪最小认为她最好骗,于是威*利诱想从她嘴里得到红军的行踪,但不管敌人怎么说,邹亚春的嘴巴就像是蚌壳一样,怎么也打不开。敌人*问不出结果,就把她重新丢回了猪圈。后来敌人转移阵地,顾不上她,就让她待在原地任由她自生自灭。不过邹亚春是幸运的,被一个叫郭光椿的小伙子救走了。在郭光椿体贴入微的照顾下,邹亚春身上的伤逐渐好转,两人也暗生情愫结为连理,邹亚春也就留在了那里。
1951年,邹亚春生活的小乡村因为这封来自北京的信沸腾了,村民们议论纷纷,谁都没有想到不爱说话的淳朴婶子邹亚春,竟然在井冈山跟着毛*干过*。听说了邹大婶要去北京面见毛*后,大伙把自己家最好的农产品都送到了邹亚春的家里,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是汇聚了大家对毛*的心意,这些东西足足装了两个麻袋。出发前,全村的人都来送她,让她代表大家和毛*问好。9月30号,邹亚春带着乡亲们的两麻袋农特产到了北京。晚上参加晚宴的时候,毛*、朱老总和周总理挨个和大家握手敬酒,轮到邹亚春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面前这个人是邹亚春,于是问她你是井冈山的阿春吗?邹亚春连忙答应:我是邹亚春,井冈山那个阿春。*确认了她的身份后,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又赶紧把在一旁和大伙儿说话的朱德叫来身边:“老总,当年井冈山的女红军来了!”听了*的介绍,朱老总也想起她来了,朱老总不无感慨地表示:“当年井冈山的小红军能坚持*,不容易呀!”毛*甚至能铭记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是真的将人民放在心上,真真正正为人民谋幸福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