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12: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0:57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父母应掌握哪几点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父母应掌握哪几点,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育儿方式不够周全,面对不易解决的问题,孩子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父母应掌握哪几点。
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要把责任一味的推卸的老师、学校。有的家长会问,适应社会真的就那么重要么?孩子最重要的不就是获得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能立足吗?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种错误的观点,家长要明白即使孩子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但是不能适应社会,要知道现代社会竞争是十分严峻的,如果孩子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也不会再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有一番作为了。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孩子呢?
一、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
这就要求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素质,即要教会孩子懂礼貌、做一个谦逊的人。要告诉孩子要尊重长辈,爱护同学,不要在公共区域随意的大声讲话、吃饭、睡觉等。
二、教会孩子审视夺度
适应社会的最关键的就是察言悦色,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流过程中,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举个例子,在和老板应酬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领导的要求,不能是只在乎自己的想法的*,在吃饭的时候只挑自己喜欢吃的,领导没有吃饭前,自己先动手,这就是不会审时度势。如果孩子长大以后不能审时度势,是很有可能不能适应社会的。所以,家长应该教导孩子这个道理。
三、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在社会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是委屈,但是如果孩子不能让自己过度这种困难,那么以后将会举步维艰。所以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使是最大的困难,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信任是最需要的,不要轻易的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努力的去完成,不要做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孩子的能否适应社会,和家长的教育是有极大的关联的,所以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培养自主性和自控力很重要
湘梅:见过你女儿几次,感觉她是个很懂事,很阳光的孩子,让人很容易相处。
高寿岩:其实她很小的时候还真不是这样。我因为一直工作很忙,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当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发现她特别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只要身边有陌生人经过,她都会像受了惊吓一样。我想这可能跟老人不经常带她去人多的地方有关。她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一定会影响入园。
那个夏天,我几乎每天下班回到家都顾不上吃晚饭,而是直接带她下楼玩。可她依然不愿意接近其他小朋友。我就开始动脑筋,想办法。那段时间,她最钟爱的玩具是一个球。我们就在楼下玩球。但球是会滚的,滚到哪里就得去捡回来。我有意识地让球往人多的地方滚。起初,她根本不去捡,我就自己捡;过了几天,我带着她捡;最后她终于能自己从陌生人脚边把球捡回来了。
湘梅:带孩子就是要妈妈付出这样的耐心和毅力,真是一点儿都急不得、恼不得。
高寿岩:是啊,只有这样一点点地引导她、帮助她,她才能克服自己心理的恐惧,慢慢适应环境。她入园的时候,就属于很正常的情况,顺利地过来了,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但后天的培养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非常重要。主动性强的孩子,他的整个态度都是积极的、自信的;而自我控制力强的孩子则更容易融入团队,两者兼备,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就会强很多。
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应有度
湘梅:现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但说到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难度就要大多了。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既要给他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又要对他进行必要的管教,这之间的平衡怎样把握呢?
高寿岩:对孩子来说,鼓励、表扬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要有一些警示性的东西,也就是要惩罚之类的。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懂得必须为你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
我女儿经常会把东西摊得到处都是,我就会说:“你这样把东西乱放,找起来就很麻烦,找一块橡皮用两分钟,再找一枝铅笔用两分钟,这样加起来就是几十分钟。而这些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这些时间拿去玩儿多好啊!”她明白你的意思,但她做不到,因为孩子自控力有限。说过几次之后还做不到,我就会“惩罚”她。
我所说的“惩罚”不是狠狠的斥责,甚至打一顿,而是剥夺她的一项最爱。比如她最希望睡觉的时候有人陪,我就会取消她一张“睡票”。有时候你需要给孩子一些压力,要求她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湘梅:这个办法不错。很多父母都找不到“惩罚”的方法,所以经常就是骂一场。骂多了孩子就“皮”了,反而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高寿岩:父母要考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对不同的孩子方法不同,但要让孩子明白,要为做的事情负责。做得好得到赞扬,这也是一个结果。同样,做得不对受到批评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次次的积累,孩子就会有是非观。但这些规则是说在前面的,特别是对大孩子。如果你怎样怎样,我的态度是什么,将会采取什么措施。一定要说在前面,这样孩子就会有分寸,知道是非的界限。
信任自己的孩子
湘梅:我感觉你女儿就是个很有分寸的孩子。作为母亲,你觉得身上最可贵的优点是什么?
高寿岩:诚实。我女儿特别诚实,正是因为她自己诚实,所以她不能容忍别人对她的不信任、怀疑。我经常表扬她:“你这个优点是非常棒的。”
有时候老师布置默写,我从来不会去盯着她。她会叫我去看着她,但我知道,书就放在她旁边,她也不会看的。我就说:“你就写吧,我相信你。写完给我看,我来签字。”
湘梅:其实你越信任孩子,孩子就会越诚实。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疑神疑鬼,孩子必然会撒谎。
高寿岩:这就是良性循环。印象中她只有过一次向我撒谎。
她现在对电脑非常感兴趣。她每天放学回家有一段时间是要独自在家的。有一次,我很早就回家了,知道她在,就懒得掏钥匙。敲了半天门,她才来开。问她怎么这么慢,她说在上厕所。当时我也没太在意。但进去后发现电脑很热,应该是刚刚关掉的。
我就用比较轻松的语气问:“你是不是用电脑了?”她说没有。我说:“你应该是用了。”她就特别特别心虚地回答:“就玩了一小会儿。”我说:“不玩电脑,咱们早点儿做完作业,还有时间玩一玩,早点儿睡觉。要是玩了一两个小时电脑,作业肯定会很晚才能做完,又得晚睡。如果你需要用电脑,也会给你用的。”然后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如果我一进家门就严厉地质问:“你是不是用电脑了?”孩子的本能反应通常是:“我没有!”因为他们受不了大人这种“侦探”似的态度。
以后这种事再没有发生过,有时她会打个电话:“妈妈,我需要查一个资料,开一下电脑行吗?”
做父母要把眼光放长远
湘梅:可能这就是有专业基础的最大益处,会比一般家长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寿岩:懂专业当然有好处,但教育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而并非照本宣科。你我都没有按照书本上教的,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做每件事。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都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我们自己做得好吗?
我总是批评女儿把东西乱放,书包、桌面乱糟糟。可有一天女儿说她不愿意去最好的朋友家玩,理由是:“人家家里那么整洁漂亮,待着就舒服、高兴,一回咱们家心情会不好的。”我这才开始审视我们家,我自己的背包、办公桌。然后,我想到了自己十来岁的时候,其实和女儿现在的想法是一样的。我妈妈很勤劳,但不注重家里的整洁,我就会主动帮她把乱放的衣服叠好,把东西归位。女人是一个家的主人,你的习惯决定了这个家是什么样的。你看,从我妈妈到我,再到我女儿,我们的坏习惯是一脉相承的,不用教,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湘梅:可能有的父母会认为,这种生活小节上的习惯并不会对孩子有太大的影响。
高寿岩:这个问题我观察过。我发现,那些桌面很整洁的人,在工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做事情很有条理,而且会表现得很从容。不像我,虽然一直很努力,也很认真,但总有一种跌跌撞撞的感觉,总之就是没那么从容。这就是不同的做事习惯带来的不同后果。做父母要把眼光放长远,小时候你觉得无所谓的事,却有可能影响孩子终生。
适应学校才能适应社会
湘梅:我记得你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你感慨特深,你努力了,女儿成绩就上去;你大撒把,就成绩平平。最后是你向这种应试教育*妥协了吗?
高寿岩:我们经常会评价中国的教育*,认为制约了人的创造性发展。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可能是不完美的,可哪有完美的?那我们为什么非要去挑战这个不完美呢?我们只能去试着改造它,让它朝完美的方向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制度不完美,而不去让孩子适应。适应学校好的孩子,从大的概率上来看,总比那些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孩子发展要好。那些从小就不适应学校,在学校里很难融入团体的孩子,走上社会后问题也比较多。换个角度想想,即使现在我们认为学校课业负担太重,就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的将来就一定创造力很强吗?所有这一切都是未必。
湘梅:我认为有些父母还是把教育的责任更多地推向社会、推向学校,而太小看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了。
高寿岩: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培养孩子适应社会,适应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对社会现实不满,而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可以不尊重学校的制度,那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是“*”的,这样潜在的危险就太大了。
让孩子去适应社会,从小知道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别人对我的要求是什么,我有我自己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但前提是要在社会规则之内的。这些都是父母的教育任务。
高寿岩说,作为专业人士,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也一直在探索:“我们天天占有那么多的资料,查阅那么多专业书,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梳理,思想有时也觉得未必正确,也在不断地推翻自己。”所以,她很理解父母在教育方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困惑。
这个社会的法则是“适者生存”。高寿岩反复强调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控力,是她近年研究的成果,她认为,这两点包含了智商、情商的种种教育,具备了这两点,孩子才会成为一个适应性很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