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09: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4:21
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逆境,都是磨练孩子毅力和意志的运动场。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明白,困难不等于绝境,关键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难吓倒。
鼓励:让孩子放松内心
情景1:5岁的杨扬因为紧张,在才艺比赛中弹钢琴失误,曲子都没有弹完就哭着跑下台。妈妈见状又气又急:“在家不是弹得好好的,怎么一上台就全忘了?真是够笨的,还哭啥?”
分析:在一些父母看来,孩子的成绩就是大人的“脸面”,好了自己脸上就有光,不好就让自己丢人。所以,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或遭遇失败,面子上最挂不住的是父母。他们虽然希望孩子在挫折面前有很好的表现,但是自己却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失误,常常指责、埋怨甚至挖苦,这样做只能给孩子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很可能使他自暴自弃,误认为失败是可耻的。
提示:明智的做法是:平和、坦然、一分为二地面对失败,让孩子对问题的症结一目了然。譬如肯定杨扬哪一段弹得还不错;并鼓励孩子以后多参加类似活动就不会紧张了,以免孩子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在下一次登台时,告诉孩子:目标是弹完曲子。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轻松很多。此外,平时也可以在家中组织音乐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和小朋友参加,让孩子逐渐积累表演经验。
耐心:让孩子获得信心
情景2:4岁的蓉蓉特别喜欢模仿妈妈做事的样子。星期天早上,她准备自己叠被,但无论她有多认真,叠出的被子还是长不长、方不方的,一点也不规整。妈妈走过来:“呀!你这么小哪能叠得了被子,妈妈来弄,你去玩吧!”说话间,被子已被叠好。
分析:面对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烦,父母耐心指导比简单包办更能让他们享受干好一件事的快乐,这也是孩子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动力。引领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自己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就会使他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丧失尝试和努力的勇气,无疑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提示:父母对孩子的主动表现,要积极鼓励,并显露出极大的兴趣:“蓉蓉能叠被子了,真了不起!”然后,再给孩子演示叠被的方法。当蓉蓉也能叠出方方正正的被子时,孩子就会获得兴奋和成就感,这是平时妈妈代劳时他所体会不到的。同时,也使孩子懂得,做任何事都不是顺顺当当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学,愿意想办法,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个过程其实是孩子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也是提升他们逆境商的最佳时段。
幽默,让孩子变得坚强
情景3:强强外出玩时被飞驰而来的自行车撞倒,踝部骨折了。看着强强痛苦的样子,心疼的表情一览无余地写在妈妈的脸上:儿子哭,她也哭,儿子不哭了,她的泪水还是在眼眶里打转。
分析:一般而言,孩子并不能清晰地了解挫折的“底细”,主要是根据父母的态度来猜测和判断。父母对事件的情绪会直接感染孩子,其明显的导向作用。强强妈妈的态度容易使孩子对挫折的理解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
提示:如果父母用幽默诙谐和轻松的心态帮助孩子应付困境中的种种不顺,不仅能减轻孩子伤痛的指数,还能让孩子坚强起来。譬如强强一瘸一拐的走路时,妈妈可以模仿儿子的样子,然后对他说:“你看,妈妈也受伤了。不过,妈妈不怕疼,我们不妨比试比试!看谁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