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23:02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而如今的战国七雄的位置,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中东部地区的主要省份,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苏省等。
1、齐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所在位置如今为山东地区,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楚
先秦芈姓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国所在位置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3、燕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 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燕国所在位置为北京、冀北、辽西一带,曾建都蓟(今北京市)。
4、韩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
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5、赵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
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三晋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晋阳之战之团结。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一起行动,共同进退。时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力,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
由于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欲南侵,又遭到魏国排挤,魏赵矛盾升级。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公子朝作乱。魏武侯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魏、赵彻底决裂,宣布着三晋蜜月期的结束。时魏国正盛,齐、秦、楚悄然崛起。
前354年,魏惠王派上将军庞涓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楚。齐威王遣田忌出兵。田忌以孙膑谋,围魏救赵。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诸侯重修盟好。
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王。时赵孱弱,屡见欺。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诸侯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前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前296年,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继其父之烈,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至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国力大衰。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立邢为信都(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
6、魏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称为梁国 。
公元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
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魏文侯时期,魏国独占中原。军事上,以吴起、乐羊为将,灭中山(魏文侯死后复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中原地区魏氏独大。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立,继续着魏国的强盛。时魏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
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
7、秦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
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将,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23:02
战国以灭国为目的,将尽可能消灭对手之实力。
看战国七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时最强,终结于前342年马陵之战,前340年河西之战;齐国
齐威王变法后成为强国,经历齐宣王、齐闵王,霸业终结于前284年乐毅伐齐之战;赵国在赵武灵王前302
年胡服骑射后崛起,终结于前260年长平之战;燕国在燕昭王(前312-前279)时期短暂崛起,前284年乐
毅伐齐后达到巅峰,此后衰落,前279年田单复国后打垮燕国;
韩国通过灭亡郑国进入七雄之列,但实力微
弱,只在韩昭侯以申不害变法时能有效防御;楚国在吴起变法后崛起,经悼、宣、威、怀之世,终结于前
301年垂沙之战。只有秦国经商鞅变法后,经七世明主,无一昏君,没有重大战略失败,最终统一了天下。
归纳下:战国分成几阶段:
一、晋越齐楚四强阶段(前475~前445)
初期灭吴后的越国最强,勾践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迁都琅琊,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
战国进入了晋越齐楚四强阶段,这四强是伪强。
越国在前465年勾践死后,陷入了宫廷内乱,又没像战国七雄一样变法图强,日益衰落。
齐国权力由姜氏逐渐转向田氏,国内经历政权更替的阵痛期。
楚国在春秋时期曾被吴国攻破,又经历了白公胜之乱,处于恢复期。
秦国长年乱政,日益贫困 。
越国衰落后,此后当以晋国最强,晋国又以四卿中知氏最强,前453年三家灭知氏,晋国又以赵氏最强。
二、魏国首霸(前445~前340),
赵襄子后,赵氏陷入乱政;魏国取代了赵国成为三晋之首,任命李悝变法,并广泛选拔了乐羊、吴起、西
门豹等名臣,开启大魏首霸之局面;大魏由三代雄主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经营,首霸百年之久。魏国
在前419起发起了河西之战,攻占秦国河西领土;又于前408~前406年灭中山。
此后,其他诸侯国效仿魏国变法图强,如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的邹忌治国、楚国的吴起变法,三国日益崛
起。此外,韩国经申不害变法、赵国经赵烈侯变法,也称雄一时。
而霸主魏国国君穷兵黩武,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消耗国力。前383~前381年的棘蒲之
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
此后前354年桂陵之战、前341年马陵之战、西河之战,魏国霸权衰落,战国进入了 齐、秦、楚三强并立
时代。
三、齐秦楚三强时代(前340~前301)。
秦国在秦惠文王时期先以犀首公孙衍为大良造,于前330年雕阴之战大败魏国,魏国成为了鱼肉弱国;前
322年以张仪为相,以连横术蚕食三晋,日益强大;到秦武王时发起了宜阳之战(前308年),国力达至鼎
盛。
齐国在三代雄主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统治下,与秦国形成东西割据之势;齐国于前314年趁子之之乱时
发兵攻打燕国,为此后燕国复仇埋下伏笔。 楚国*黑暗贵族乱政,但毕竟有宣威之治的余威,楚怀王更是吞灭了越国,扩大版图。
三晋*采用犀首公孙衍之策,对秦国采取合纵;但在前317后修鱼之战,前314年岸门之战连续惨败,犀
首妙计落空。
楚国统治者穷兵黩武,于前312年与秦国爆发了丹阳蓝田之战,楚国惨败,这是楚国衰落之始。前301年楚
国不自量力地与齐秦韩魏爆发了垂沙之战,输得落花流水,退出强国行列。
四、齐秦赵三强时代(前301~前284),
赵国于前307年开始胡服骑射,并吞并了中山国,随后崛起,取楚国而代之。
齐国在齐湣王时期日益骄狂,前298年孟尝君率三国攻秦国函谷关;又三侵燕国;此后中了苏秦反间计,于
前287年组织合纵攻秦;又于前286年灭宋国。
齐灭宋,国力成为七国最强,不为诸侯容忍。
随后秦、燕、韩、赵、魏以乐毅为将,于前284年合纵伐齐;齐湣王战死,齐国在前279年由田单复国,但
已成为弱国了。
五、秦赵两强时代(前284~前260,中间还有燕国小霸),
燕国在伐齐时,短暂崛起,但燕昭王死乐毅走后,燕国于前279年为田单所败,自此衰落。
历史进入了秦赵两强争霸时代。
秦国开始攻打韩、魏、楚;更于前279~前278年鄢郢之战更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楚国*迁都。赵国在前
269年阙与之战,大胜秦国,遏制了秦国扩张之势。
秦赵两强在前261~前260爆发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自此秦国独霸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六、大秦独霸时代(前260~前221)
大一统指日可待,但仍会有挫折。
秦国于259~前257的邯郸之战,为信陵君率的合纵联军所败,前247年信陵君更率五国合纵攻秦;信陵君
时期,魏国隐隐有复霸模样,此后吞并了卫国;前256年楚国灭鲁国,国力有所恢复;前241年庞暖合纵攻
秦,这些仅是六国回光返照而已。
前230年~前221年起,秦国发起统一之战,自此扫六合,一统天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23:03
战国七雄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同时还存在宋国、卫国、中山国等几个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23:0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23:04
战国七雄指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七国,是当时最强的七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