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45
1991年纽伯瑞金奖《喜乐与我》 小时候,我和妹妹常常与妈妈经过一场艰苦的对峙后,才能把小动物领回家,与《喜乐与狗》里的小男孩像极了。《喜乐与我》是一个孩子与狗的故事,美国女作家菲琳斯·那勒(Phyllis Reynolds Naylor)在遭遇一只可怜狗后创作出来的,获1991年纽伯瑞金奖。它用小说的方式,用孩子的声音告诉我们:当我们与动物相遇了,我们该做些什么。 起初,像其他孩子一样,马提只是个爱提问题、爱捣蛋的小男孩,可是他遇到了喜乐——一只受*的狗。为了帮助喜乐逃离主人的*,他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忙着为喜乐囤积食物,像小大人一样给它营养配餐;忙着帮喜乐找到一处藏身地,对妹妹和好朋友失去耐心和兴趣;为了保守喜乐的秘密,他还开始了没完没了的谎言,虽然是善意的,无辜的,可是谎言让他喘不过气。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他对喜乐的爱是那么强大,一种发自肺腑平等的生命之爱。 马提用尽了自己的感情和爱心,不惜违背现实和法律的条框,在种种矛盾和对家人的自责中,用自己的小身体保卫着喜乐的生命和自由。然而孩子毕竟是柔弱的,他顶不过现实的无情。当所有谎言被拆穿的那一刻,马提与狗的秘密世界刺进无数强光,他们辛苦搭建的快乐和秩序不堪一击,喜乐受到重伤,爸爸妈妈为此争吵,狗的主人凶恶地找上了门。 现实给马提重重一击,马提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虽然在凶恶的大人面前,马提显得弱小又无助,但他拥有着对喜乐坚不可摧的生命之爱——一种让他充满智慧,拥有力量的情感。所以我们看到,当现实来临,马提更显得理智,他重新振作起来,用持久的真诚和行动,为喜乐争取了快乐的权利。 我曾经养过两只狗,一只兔子,一条小蛇,一只鸭子,一只彩色的鸟,两只鹌鹑,还有几只金鱼。它们的结局都不太好,有的与我共处了几年,而大部分,只是生命的擦肩而过。我喜爱它们,却扰乱了它们的生死秩序,过早结束了它们的缤纷世界,像个罪恶的天使。我终止了自己的这种喜爱,等我为它们准备好了。 其实从道理上讲都明白,对待动物光有爱心远远不够,如果你在城市里认养了一个动物,就要提供合适的空间和环境,花时间照顾它,了解它的生活习惯。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你更需要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和虔诚,对造物之美的热爱和敬畏。 然而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有喜爱,这种情绪左右我们“为所欲为”,像个粗暴的巨人,肆意践踏动物的喜怒哀愁和生死存亡。这不过是我们自私的情感表达,出于某种需要,将动物无端视为自己的宠物或者财产,忽视了它们的生命特征。我万分敬仰《所罗门王的指环》的作者劳伦兹,他是动物行为研究的先驱,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他用爱一个人的方式爱动物,倾听自然,如同大自然里的一只温和的食草兽。他熟悉动物的每一个细节,能在鱼缸里造一个海底世界,与鸟兽虫鱼亲密对话,让大自然的生灵在他的房间里自由穿梭。 也许我们该学学劳伦兹,还有马提,如果与动物不期而遇,那么就准备好,用平等的身姿和目光注视它们,用对待一个人的方式对待它们,用爱一个人的方式理解它们,虽然这意味着某种牺牲和付出。 http://blog.sina.com.cn/douy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