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国丑男众多,庞统不是最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19: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3
王俊杰猛
三国云:卧龙凤雏,得一人而得天下。可是孙权见到了庞统,却很讨厌,为什么?只因庞统太丑了,在那个德容言功的年代,容,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在三国除了庞统,还有谁比较丑呢?
韩宣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韩宣字景然,勃海人也。为人短小。”(《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就是因为这“为人短小”,这几个字,他从此就成了“美男”的绝缘体,任何人都不把他当帅哥看待,他永远只是一个“三寸丁谷树皮”。
王粲
“(刘)表以(王)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王粲本想去荆州依附刘表,可刘表是大帅哥,只会以貌取人,并不重用他。刘表这人,除了耍帅外,在这识人方面,终是和他的帅有不小的差距。王粲的才能,过多的显示在文学方面,曹丕在其所著的《典论·论文》如此评价道:“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安七子。
董卓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董)卓素肥,膏流浸地,草为之丹。守尸吏暝以为大炷,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所谓“一白遮百丑。”可这人一胖,只能遮百俊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陈寿评: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因为其暴行累累,只知道满足自己的私欲与野心。是不是由于长相差,长期的过度自卑,一待掌握不受控制的无限绝对权/力后,这自卑化为了对所有人的愤怒,过于自大,任意而为,无法无天。
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又是一个矮脚虎,乐进身高上没有任何优势,即使再帅也不会帅到哪里去,首先这两条小短腿,就已标志着“美男”的称号,就如虚幻的泡影,与他无缘。陈寿评:“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子分别是张辽、乐进、徐晃、于禁、张郃。这五人是魏国的五虎良将,乐进名列其中。
诸葛瑾
诸葛亮的哥哥,虽是兄弟,在长相却是一个天与地,诸葛亮帅得万人痴迷,而他呢,因容貌过于有碍观赏,成了众人调侃的对象。“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还好他的儿子诸葛恪聪明,在后面加上了“之驴”两字,将这次调笑危机轻松的给化解了。诸葛恪这容貌,实在是对不起在座的各位观众,还是少出来吓小孩吧。
张松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杂记》:“(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干。”(《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没有正面描写出张松的容貌,但长得不高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即使长得还过得去,首先在给人印象上就失了分。《三国演义》的描写却是很不客气:“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整一个丑得不再丑的丑八怪,但是不管张松长得怎样,他确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其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非人所能及。
诸葛恪
怎么回事,都是诸葛家族的人物,难道诸葛亮不是亲生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录》:“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遗传到了这里又恢复正常。(画外音:诸葛恪郁闷道:“怎么不变异呢,天杀的。”)诸葛恪自恃其才,独断专行,后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全家夷灭三族。还是其父诸葛瑾看透其为人:“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庞统
庞统到底长得怎样,正史上没有记载,只说其“少时朴钝,未有识者。”(《三国志·庞统法正传》)并不是姥姥疼舅舅爱,万千宠爱集一身的那种,估计除了其迟钝外,容貌上还是吃了些亏。《三国演义》载“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孙权因此不喜,誓不用之,来到了刘备边,大耳“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只是指派了他一个小官耒阳令。后来,刘备看了鲁肃的荐书才将其重用。
管辂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无威仪而嗜酒,饮食言系,不择非类,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三国志·魏书·方伎传》此管公明,可不同于宋公明,虽然都是身材不咋的,容貌不咋的,但他还有一样绝活,便是神卜(三国七神之一)。就这么说吧,凡事到了他的手里,没有卜卦不出来,堪比当年发明八卦的伏羲神仙,及又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卦的周文王姬昌。因其不重身份地位,受结交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之辈,故还是有很多人蛮喜欢他的,看来丑不是绝对的,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三国排名第一丑哥:曹操
曹操?我你没有骗我吧?
对于曹操的相貌,《三国志》之中,竟然没有一点零星半爪的记载,这是一件很反常的事。要知道,《三国志》是以尊魏为正统的,若是曹操的容貌过得去,总会大书特书一笔,肯定是曹操相貌实在见不得人,就连记载者,都不好意思,连春秋笔法也懒得用,直接忽略了事,任后人无限想象。虽然我们不能乘着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亲眼目睹孟德兄的芳容,但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古代书籍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日:‘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日:‘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容止》这便是我们熟悉的“捉刀人”的故事。
看来曹操确实长得不怎样,连会见外国使节,还得要长得帅的崔琰来代替,可是不可否认的,其与生俱有的“雅望”气质却是无人可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