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21: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1 17:56
三叠纪是中国*地质历史的重要转折期。华力西运动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对接,中国北方古*形成,印支运动华南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对接,中国古*基本形成。扬子陆块比华北陆块海水退却为晚,早中三叠世华南海仍是浅海沉积为主的陆表海,海盆的西界在龙门山—康滇古陆—红河断裂带。早中三叠世华南海盆基底平缓,为稳定的陆棚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仅在右江发生局部再生海槽,干燥气候形成咸化海。晚三叠世海水向西退却,形成陆缘浅海沼泽及三角洲含煤沉积,至三叠纪晚期海水全部退出,由海相转为陆相沉积。
早三叠世华南海以杭州—南昌—长沙—南宁一线(大致相当于扬子陆块与南华活动带结合线)为界,西北为扬子区,东南为南华区。扬子区沉积相可分为三个部分,康滇古陆以东四川及其周邻为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江南古陆以北中扬子地区为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云开古陆西北滇黔桂地区为陆棚海钙质泥岩沉积。界线东南的南华区,除湘粤一带为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外,大部分为云开、华夏古陆剥蚀区。
中三叠世开云古陆与华夏古陆连为一体,海水退缩海盆更为狭小,沉积了含海相层的陆相断陷盆地河湖砂泥岩沉积、滨浅海碎屑岩沉积,在西部扬子区,康滇古陆东侧仍为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向北东过渡为陆表海泥质、白云质灰岩夹蒸发岩沉积,再向东至中扬子一带为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至下扬子一带为含海相沉积的陆相河湖砂泥岩沉积。云开古陆以北滇黔桂一带为半深海砂泥质复理石沉积。
下中三叠统沉积岩层在全区分布广泛,仅中统雷口坡组、黄连桥组在黔北、四川缺失或部分缺失,厚度800~1300 m,中统地层发育区厚度还要大。中三叠世拉丁期,华南海变化较大,扬子陆块的西部地区大部隆升为陆,并与秦岭—大巴山古陆连成一片。卡尼期海水仅在龙门山前、黔西南、滇东南一带,为闭塞海湾、开阔海湾性质。诺利期在龙门山前,小塘子组沉积范围较卡尼期向东扩展,为海陆交替三角洲相沉积。诺替期沉积均以陆相为主,诺替期末发生地壳变动,龙门山前三叠系与侏罗系为不整合,川东、黔北、滇南为假整合。
晚三叠世华南*发生很大变化,自西而东分为三个部分,中部地带鄂、湘、桂、粤广阔地区海水退却隆升为陆,大部分遭剥蚀,仅有零星沉积岩层。西部川黔滇一带为海陆过渡相区或狭窄海域,其北川黔带为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沉积,至滇南为滨浅海相陆棚碎屑岩含煤沉积。在中部隆起带的东部,晚三叠世沉积范围较中三叠世有所扩大,主要分布在苏、浙、皖、赣、闽一带,为内陆河湖相含煤、油页岩、砂岩沉积。其北下扬子一带为近海盆地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与下伏地层不整合。粤东为海湾类复理石碎屑岩沉积,闽中、湘赣为海湾海陆交替相含煤砂泥岩沉积。在山间盆地有陆相火山喷发岩。在北*江中下游有夹海相层陆相的含煤砂泥岩沉积。
从华南*三叠系岩层发育来看,沉积层厚度较小,岩相较为稳定,中下统为海相,上统以陆相为主,局部有海陆过渡相或海相层,上下为整合或不整合接触。西部上扬子地区,下统飞仙关组(夜郎组、大冶组)紫红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厚400~600 m。嘉陵江组(永宁镇组、芳草铺组)碳酸盐岩,川中、川西含蒸发岩,厚400~700 m,西薄东厚。中统雷口坡组(巴东组、黄马青组)含膏盐碳酸盐岩,分布不均,川南部分缺失,0~1200 m。黄莲桥组(天井山组)硅质结核碳酸盐岩,四川、黔北缺失。上统马鞍塘组(丙南组)碎屑岩夹生物灰岩、沥青质页岩,厚1843 m。小塘子组(花果山组)泥灰岩、泥岩,下部火山岩段,上部碎屑岩夹煤层段。须家河组砂岩、泥岩夹炭质页岩、煤层,自西向东减薄,厚200~3000 m。上三叠统海相沉积仅分布在边缘地带,陆相沉积分布广泛,须家河组、小塘子组、马鞍塘组自西向东逐次超覆。在南部右江地区,三叠纪时期湘中、桂北隆升,中部裂陷,形成右江海槽。下统罗楼群与上二叠统整合接触,为深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厚37~2042 m。中统百缝组为类复理石碎屑岩、深海浊流沉积,厚1000~2000 m,最厚达4204 m。河口组砂岩、泥岩夹灰岩,顶为火山碎屑岩,厚3129 m。上统平硐组、扶隆坳组,为海陆交替相含煤类磨拉石和内陆湖泊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厚425~4552 m。三叠系与下伏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三叠系中、上统为不整合,与上覆侏罗系为整合接触。东部中下扬子地区,沉积较为稳定,分布较为零星。下统大冶群为灰岩、泥灰岩夹泥岩,厚1150 m。中统杨家群为砂泥岩、粉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厚约500 m。上统紫家冲组、三家冲组和三丘田组,为海陆交替相、内陆湖泊和山间盆地相灰黑色砂泥岩含煤沉积,局部有*火山喷发岩,厚1300 m。下三叠统与下伏二叠系平行不整合,中、下统间为不整合,上与侏罗系平行不整合。中部地区(鄂、湘、桂、粤)为隆起剥蚀区,仅有零星岩层分布。
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的发展演化,与三叠纪及其后的沉积岩系的发育及配置密切相关。以华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遍及整个华南*,三叠纪时华南*大致以扬子陆块与南华活动带的拼合带为界分为两个部分,西北为扬子区,东南为南华区。在扬子区,除右江海槽有过渡相的巨厚沉积外,早中三叠世沉积岩层分布较为稳定。中三叠世在川黔一带有缺失,整个早中三叠世沉积遍及全区,晚三叠世海水退出,川黔滇地区沉积了一套海陆交替相及陆相含煤碎屑岩,三叠系平均厚度为1000~4000 m。下扬子地区晚三叠世也发育了一套近海盆地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在南华区早三叠世云开、华夏古陆较大面积隆起剥蚀,仅粤赣一带有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中三叠世海水退缩沉积面积更狭小,至晚三叠世沉积面积又有扩大,大部分为内陆河湖相砂泥岩含煤、油页岩沉积。三叠系沉积岩系与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的叠置大致可分为三个区。西北部扬子区(川黔滇及下扬子)三叠系发育齐全(部分地区缺失中三叠统),沉积岩系上下叠置好,下伏含煤岩系已达生烃门限,有利于石炭、二叠系成煤、成烃。中部过渡区(鄂、湘、桂、赣)早中三叠世沉积岩层发育,对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保存有利,晚三叠世缺失,处于隆起剥蚀地区,不利于含煤岩系保存。东南部南华区(浙、闽、赣、粤)早中三叠世处于隆起剥蚀区,对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保存不利,晚三叠世位于相对隆起部位,虽然有陆相、过渡相、海湾相沉积盖层形成,但未能形成区域性盖层。
印支期华南*以扬子陆块为中心受到藏滇、印支陆块北推、华北陆块南冲和太平洋板块北西向强烈挤压,形成一系列大型复式褶皱带、逆冲推覆带和广泛的多层次滑脱,盖层褶皱出现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相叠加的构造格局。来自由东南向西北对华南*的挤压,使武陵—雪峰和宁镇山脉处于前陆逆冲褶皱带,指向四川前陆盆地。在南华块体和扬子陆块之间形成向北西凸出的弧形褶皱带,呈“S”形或反“S”形伸展,伴有断面向南东倾斜的叠瓦式冲断和多层次滑脱。由于北特提斯洋闭合,藏滇板块与扬子陆缘对接,龙门山—箐河一带受到侧压,自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使康滇地块南北向断裂性质转变。华南*西南侧的滇黔桂地区由于印支陆块的汇聚,右江海槽闭合,形成北西向褶皱带和兼有左旋走滑的断裂带。由于华北陆块向南挤压,秦岭造山带向南逆冲,在其前陆地带形成了扬子陆块北缘逆冲推覆带和一条由震旦至三叠系组成的巨大褶皱带。由于上扬子地块阻挡,郯庐断裂左旋走滑,大别地块南冲,构造带偏转呈北西走向,南大巴山西部褶皱带向南弯曲成弧形。自大巴山东部,绕黄陵背斜之南,至宁镇山脉,为一向南凸出的淮阳弧形褶皱带,由此构成一幅印支期古构造格局。
印支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不仅完成了华南*与华北陆块的对接,而且是对华南*构造形变格局起关键作用的一次构造运动。华南*自新元古代以来形成了以多向构造应力为特征,组成北东、东西、南北多向构造格架。晚古生代至三叠纪以来形成的沉积盖层,经印支运动更加强化了原型构造特征。华南*上扬子陆块与南华活动带的交接带以北东向反“S”形褶皱,以及向西凸出的形迹,成为中国南方*弧形构造特征。加之西部边界受藏滇板块的俯冲强化,北部边界受华北陆块挤压形成的淮阳弧及大巴山弧,构成一幅华南*独特的构造面貌,这是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形成后经受的第一次构造变形改造。
印支运动继承了前华力西期构造基本特征,同时对前期构造形迹加以改造。由扬子陆块与南华活动带拼接而成的华南*,自加里东期南华褶皱带形成后,即形成了沿拼合线北东东走向分带的基本格局。印支末期华南海域退缩,华南*出现北东向三分格局,西部(川黔滇)和东部(东南沿海)都为沉降带,中部为隆起带,改变了北部扬子陆块为沉陷带,东南部华夏古陆为隆起带的原貌,形成两坳一隆的格局。同时印支运动构造活动还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位于西部的扬子陆块和康滇地块刚性较强,印度板块俯冲以造山带形式被抵挡在边界一侧,这即是面积较开阔的四川盆地的古构造形成的基本条件。东部的华夏古陆近邻库拉—太平洋板块,火山喷发活动及构造变形都比较强烈。华南*构造活动东西差异虽然不如华北陆块差异升降活动强烈,但是印支晚期形成的陆块三分格局,在期后又都被保留继承,印支运动改造后的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奠定了四川等几个大型盆地与广布的盆地群组成的残留沉积构造盆地雏形的基础。
华南*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继承了晚三叠世东西三分格局,中部为隆起剥蚀区,东西两侧为沉降区。西部沉降区(川黔滇)其北部向东有所扩展,其南部向西有所退缩。沉降区的南部海水已经退出,全区为内陆河湖砂泥岩含煤沉积。东部沉降区范围有所缩小,退缩到闽、粤、皖及赣、湘中南一带,为海湾或海陆交替相碎屑岩、泥质岩沉积,位于中部的武夷古隆已经隆升为剥蚀区。印支晚期为沉陷区的下扬子一带,大部分隆升为陆,形成小型断陷,为河湖相含煤碎屑岩及火山岩沉积。在早侏罗世早期,粤东仍为海水所覆盖,湘南、湘中、赣西为海退残留潟湖海湾,在湘南、粤东以南形成海陆交替相砂泥岩沉积,局部含煤,夹火山岩。早中侏罗世沉积岩系为下统自流井组(冯家河组),厚320~400 m,中统新田沟组、下上沙溪庙组(张河组),厚1215~2150 m。自流井组为泥岩、粉砂岩、灰岩、页岩,含煤线和泥灰岩,盆地北部和东北部为含煤沉积。
华南*晚侏罗世除东南沿海浙、闽、粤东外,长江流域以南大片地区全部隆升为陆。下扬子一带与东南沿海为断陷盆地河湖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火山岩可占沉积岩厚度的70%。上统为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为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西部沉降带范围更加缩小,退缩到长江以西即现今四川盆地范围,南部延至滇东一带,为内陆坳陷河湖砂泥岩沉积。沉积岩系上统遂宁组、蓬莱镇组(蛇店组),厚1000~1900 m,为泛滥平原相夹河湖相沉积。
华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侏罗纪又有变化。中国*在白垩纪已经统一为联合地体,成为东亚隆起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中国*东南部的华南*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构造活动强烈,白垩纪早期继承了侏罗纪构造格局,全区隆升为陆,南部有粤、赣海湾海陆交替相沉积,西部继承了侏罗纪陆相沉积坳陷,同时在长江中游一带新发育了一个规模稍大的江汉坳陷,沉积了内陆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及膏盐沉积。除此,在整个华南*隆起区发育了以北东向为主星罗棋布的小型断陷盆地,其中有些是含煤沉积,东部断陷盆地中酸性火山岩发育。
由于四川盆地范围缩小,白垩纪沉积岩层仅分布在坳陷的西部和北部。下统天马山组(城墙岩组)厚250 m,为红色泥岩、砂岩、砾岩;上统夹关组、灌口组厚1200 m,为红色碎屑岩夹泥灰岩、石膏层。白垩系与下伏层假整合,与上覆层连续沉积。西昌盆地下统飞天山组为紫红色砂岩、泥岩,红色含砾泥岩、砂岩;大铜厂组为块状厚层砾岩。上统小坝组为紫红色泥岩、砂岩。白垩系厚4000 m,与下伏层假整合,与上覆层假整合。楚雄盆地下统高峰寺组为砂砾岩、砂泥岩,普昌河组为泥岩、泥灰岩,马头山组为砂泥岩、砂砾岩。上统江底河组为泥岩、砂岩。白垩系厚7000 m,与下伏层假整合,与上覆层连续沉积。晚白垩世华南*古地理面貌变化不大,其中江汉坳陷范围有所缩小,西部坳陷因周缘隆升以及坳陷南部峨眉-汉源、永胜-盐边隆升,水体向东南退缩,坳陷范围缩小,并分割为四川、西昌、楚雄几个坳陷,经过燕山运动基本定型的坳陷盆地,也是经印支运动以来被三叠、侏罗、白垩系上覆岩层叠置,经过中生代后期运动改造所定型的盆地。
燕山期,处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华南*,受到周边板块不均衡或交替性的碰撞挤压,板缘及板内变形十分复杂,由于陆块已趋硬化,构造变形以基底波状隆起、壳熔造浆和断裂为特征。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特点是由于经向的水平挤压和*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向南运动产生左旋力偶,前者东西带与*南侧特提斯洋俯冲有关,后者北东带与库拉板块向北和东南弧形陆缘发生挤压以及斜向俯冲有关,北北东向左旋走滑断裂带是转换作用在古陆上的反映。华南*燕山期造山带,以北北东至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为主体,被东西向南岭构造隆起—岩浆岩山链穿插。滨太平洋陆缘造山作用从板内开始。侏罗纪早中世在湘中至武夷山之间形成了北北东—北东向诸广—云开构造隆起和板内挤压陆壳重熔花岗岩带。盖层褶皱在印支褶皱基础上迭次向四川前陆盆地推进,先后两期褶皱重接、斜接,由于叠加变形使一些地区印支褶皱由隔档式转变为城垛式。晚侏罗至早白垩世,造山活动中心向沿海方向迁移,形成构造隆起——花岗岩带和沿海火山弧。同时,在华南*形成一个具多样型式的巨大断裂网格。其中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体,断裂带左行侧列组合,有的走向与东南弧形陆缘相协调。垂直陆缘展布的北西向断裂,以张性、张剪性为主,或具转换断裂性质。剪切断裂以近东西向至北北东向发育,有右行侧列特点。北北西向左行剪切带分布普遍,规模较小。北北东向走滑断裂带有郯庐断裂左旋走滑的特征。
燕山运动是一次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继承了印支期陆块差异升降特点和晚三叠世以来两坳一隆的三分格局,经过侏罗—白垩纪构造演化,坳陷逐渐变小,小型断陷逐渐增多,至白垩纪晚期仅有被分割后的四川盆地、西昌盆地、楚雄盆地和新生的江汉盆地,整个华南*均处于隆升剥蚀并被遍布全区的小型断陷所分割的状态。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分别位于我国东部的两个北北东向沉降带,同属滨太平洋构造域,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俯冲导致左旋走滑形成的。华力西期形成的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随着陆块的隆升有些被变形剥蚀,仅有长期沉降而被三叠、侏罗或白垩系叠置覆盖,又经改造变形的沉积构造盆地被保存。如四川、美姑、红水河盆地以及诸多中小型盆地。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继承了印支运动的特征,造山作用始于板内而向东南波及,总体表现为东强西弱,西部受藏滇板块俯冲,在边界表现为强烈的推覆断褶,但上扬子刚性块体阻隔致使西部主要为整体升降,盖层的褶断也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使诸广—云开构造隆起伴有挤压陆壳重熔。由于华南*多向应力、多种构造变形等构造特点,加里东期前至印支期以来形成的复杂构造变形,被燕山期构造运动加强并抬升剥蚀,加之燕山期断陷发育,大片褶断的复杂构造又被隆升剥蚀,使华南*构造面貌更加复杂化。华力西期形成的面积达百万平方千米的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经过燕山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原始面貌已经基本不复存在,由解体后的残留含煤沉积构造盆地(群)所替代。
燕山末期和喜马拉雅早期,随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华南*西部进一步受到推挤,四川盆地盖层褶皱和龙门山一带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华南*东部地表处于造山后松弛阶段,受西侧挤压、北侧南冲的压力,陆缘向大洋方面离散。华南*地幔上隆,地壳减薄,高角度正断层和铲式滑脱断裂发育,形成了大量断陷盆地。盆地总体呈北东、北北东向带状分布。燕山运动后,华南*仍处于整体隆升状态,形成了诸多小型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
老第三纪,除台湾为较深海碎屑岩沉积外,主要为陆内较稳定的湖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内陆裂谷湖盆含煤砂泥岩沉积和陆内裂陷湖盆红色砂泥岩沉积。活动性较弱的江汉盆地、四川盆地,沉积了红色碎屑岩。三水、百色、南宁、合浦等断陷盆地为含石膏红色砂泥岩和暗色含煤砂泥岩沉积。陆内活动性强的断陷盆地,如景谷、盐源、丽江、剑川盆地,均为河湖沼泽相含褐煤、油页岩砂泥岩沉积。新第三纪沉积范围较老第三纪缩小,主要为江汉、四川以及滇东、桂粤断陷盆地,海南岛与台湾岛为海陆交替相沉积,江汉和滇东为河湖相暗色砂泥岩沉积,四川为内陆断陷红色碎屑岩沉积。第三纪断陷盆地与白垩纪盆地,除四川、江汉等盆地为继承性盆地外,由于华南*区域性隆升,并没形成如华北陆块新第三纪沉积的大面积披覆,继承性并不强,但第三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也强化了燕山期对含煤盆地的分割破坏作用。
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形成后,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几个时期的改造,印支早中期(早中三叠世)全区性沉降形成区域性沉积盖层,对含煤盆地深埋、保存和成煤、成烃十分有利,是盆地建造期。印支末期至燕山期(晚三叠至晚白垩世)构造变动,区域性隆升剥蚀和褶断变形,含煤盆地大部隆升变形遭到破坏,仅西部坳陷区早期沉积岩层下陷深埋,被后期沉积盖层掩覆的含煤岩系保存较好,是含煤盆地的改造期。喜马拉雅期(第三纪)构造运动使变形的含煤盆地强化和定型,华南*并未出现弧后拉张伸展形成的大型坳陷,而是使早期褶断进一步强化,构造运动强度由东向西推进,基底较为刚硬的四川盆地表层经推覆走滑形成明显的梳状褶皱。
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是华力西中晚期在华南*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元古代形成的刚性较强的扬子陆块与加里东末期褶皱回返形成的华夏褶皱带拼合组成华南*。泥盆纪,华南*被康滇、扬子、江南、华夏古陆所围限,华南海海域狭窄,海水自西南向东北扩展,地层逐次向东北超覆。早石炭世继承了泥盆纪特征,海域主要在康滇古陆以东,扬子陆块以南,华夏古陆以西范围。早石炭世(测水期)含煤盆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古陆挟持的海域范围。晚石炭世海域扩大,向扬子古陆扩展,至早二叠世早期(马平期)康滇、扬子、江南、华夏古陆范围已经很小。马平期后的梁山期,在康滇古陆东缘和江南古陆北缘,形成了为期较短、范围较小的早二叠世早期(梁山期)含煤盆地。早二叠世晚期茅口期之后,在云开古陆、武夷古陆和华夏古陆围限的海域,形成了早二叠世晚期(童子岩期)含煤盆地。晚二叠世早期,康滇古陆玄武岩喷溢,华南海大部分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岩系遍布华南*,形成了晚二叠世(龙潭期)含煤盆地。晚二叠世晚期—长兴期,仅在康滇古陆东缘发育了范围局限的含煤盆地。华力西期华南*以区域性沉降为主,创造了有利于成煤的古构造、古地理条件,从而形成了一套海进序列的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晚古生代华南*虽然处于南半球近赤道*带,但由于在海进序列中形成的含煤期短暂,仅在晚二叠世形成范围较广,含煤性较好的含煤沉积。华力西期后的建造与改造是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保存好坏的关键。三叠纪早中期华南*继续沉降,华南海仍为陆表海沉积,构造变动不很强烈,有利于含煤岩系的演化和保存,是含煤盆地有利的建造期。印支末期华南*隆升为陆,中国南北*对接,印支期后的构造运动是含煤盆地变形改造的关键时期。印支期至喜马拉雅期全区性的隆升剥蚀,遍及全区的小型断陷的形成,使复杂化了的构造变形更加复杂。由于基底刚性不同受力强度的差异,华南*东西有所不同,西部沉降带长期沉陷并被后期岩层覆盖,虽经变形改造但残留的四川、美姑、红水河、钦州等含煤盆地保存较好。鄂西、黔滇桂被分割的小型残留沉积构造盆地形成的盆地群有些保存也较完好。在大面积被抬升的剥蚀区,除有三叠系等盖层保留较好的构造向斜能使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保存外,大部地区含煤岩系已被剥蚀殆尽。东南沿海华夏古陆燕山期以来火山喷发岩、岩浆岩侵位,构造变形强烈,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更难保存。华南*见到石炭、二叠系煤层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含煤沉积构造盆地并不很多。
华南石炭二叠纪含煤(原型)盆地被分割为大小不等的沉积构造盆地(片),现今保存较好且规模较大的有四川盆地、红水河(滇黔桂)盆地、钦州盆地、美姑盆地和当阳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与红水河盆地之间的滇黔桂盆地群,因受多向构造应力作用形成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复式向斜,有些负向构造构型保存较为完好,规模亦较大。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南、红水河盆地西北的川东鄂西盆地群和桂中盆地群,受到来自东部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一个沿四川盆地和红水河盆地延伸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组成弧形构造带的二叠纪含煤盆地多以长轴状线形构造为主。在弧形构造带以东分布的黔东湘西盆片群、湘中邵阳盆地群、鄂东盆地群、赣北盆地群、苏浙皖盆片群、湘南粤北盆片群、赣东北盆地群、粤东闽中南盆片群和粤中盆片群,均为印支期后分割变形的小型盆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