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1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12:55
幡按大小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硕幡一般比较重也比较高,一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而小幡则只有3-4米,一般是在小的场地表演,比如剧场、茶馆等。 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园到了冬天还有担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仍属祖传,拒不外泄。
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包括手法(挑端云开垂)和腿法(踢抽盘跪过),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摔跤与中幡虽然是两个项目,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中幡除了练习基本功,还必须练摔跤,这是传统。
幡表演最早是在跤场,由于宝三在练中幡前练过摔跤,可以说是集摔跤、中幡两种绝活于一身。所以宝三收的徒弟也必须练过摔跤,于是当时京城出现了“北京跤手练中幡”的现象,这也由此成为一个传统。直到北京耍中幡的都练过摔跤,而摔跤的不一定会耍中幡。中幡和摔跤都是很需要技巧的运动,要学会借力。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时如遇到牌楼牌坊,表演者还要将中幡高高抛起,穿过牌楼跑到对面去再接住,难度很大。演练中幡要做到快、稳、准,手眼配合一致。而练摔跤能提高人的四肢活动能力,锻炼筋骨,增强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目测力、判断力、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所以练习摔跤是学习耍中幡的基础。摔跤和中幡也成为民俗表演中最重要的代表项目。后来,经常到宝三跤场帮忙的付顺禄,迷恋上中幡,经举荐拜宝三为师,并得到了宝三的真传,成为天桥中幡的第三代传人,当时被称为跤场的“台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