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制掐丝珐琅佛像釉料下有气泡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05: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0:39
没有
明宣德早期以及宣德以前的掐丝珐琅器,通常以浅蓝色作地,釉色鲜艳明快,具有水晶般透明感。明宣德晚期开始,广泛应用宝蓝色作地。万历年间,又出现以淡青、白色作地,珐琅色釉品种有所增加。清代虽珐琅色釉品种更多,但皆不透亮。明代掐丝珐琅器的制作,由于所用的珐琅釉料中硼酸盐含量过高,且烧制时冷却时间较短,无法将烧制时所产生的气泡及时释放出来,因而掐丝珐琅器的表层,常有许多砂限。砂眼多,影响美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工匠们发明了 "蜡补"的方法。所谓"蜡补",就是用白色石蜡加入所需要的色粉,制成色蜡,然后填入砂眼之内。在明代中晚期的掐丝珐琅器中,蜡补现象最为多见。清代乾隆年间, 珐琅工匠受瓷器釉料制作的启发,在珐琅釉料中加入适量瓷土,减少硼酸盐用量,并在烧制过程中,适当地把冷却时间延长,使气泡能在珐琅料凝结之前释放出来,因而清代掐丝珐琅器器表的砂眼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