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2 05: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09:26
别名:南豆花。
性味:味甘,性平。
入药部位:花。
形态特征: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长、宽约1cm。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其中有2齿几合生,外被白色短柔毛。花瓣5,皱缩,黄白、黄棕或紫棕色,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包围,开放后,广卵圆形的旗瓣则向外反折;两侧为翼瓣,斜椭圆形,基部有小耳;龙骨瓣镰钩状,几弯成直角。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内有一柱状雌蕊,弯曲。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黄白、气香者为佳。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扁豆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炒扁豆花:取净扁豆花,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取出放凉。形如扁豆花,表面*。
功效:解暑化湿,和中健脾。
主治: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
1、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2、治疟疾:扁豆花9朵,白糖9g。清晨用开水泡服。(《湖南药物志》)
3、解食物中毒:(扁豆)鲜花或叶,捣绞汁,多量灌服。(《本草钩沉》)
4、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炙熟食之。(《本草纲目》引《必用食治方》)
1.《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2.《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3.《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
4.《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5.《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