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怎么修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8
一部道德经,老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修道。
其原则就是:依照下德做人;依照上德修道。
下德,礼、义、仁,是有为。逐步上进到仁,爱心确立。由此爱心,才可上进到上德,才可行“不得”。由此无为之上德,才可渐渐回归大道。
可见,下德是上德的基础;上德是下德的升华。下德是有为,有得,解决的是生活问题;上德是无为,不得,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修行,解决的是生死问题。所以,修行基本方法,是无为,不得。
第一:信道。
信是道源功德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信字。百姓失道原因,老子指明百姓对道:信不足,案有不信。
对道信心不足,乃至不信,才最终失道。可见,信道,是回归大道的关键。
信,孩童之初,信父母之言不动摇,毫无疑问。随着长成,我们信科学和经验不动摇。一旦修行,我们信圣人之言不动摇。一旦修成,便归无名,长生久视,归还大道。
道在何处?看不见,摸不到,如何证明?道乃无形无识,有形有识就不是道。所以,道不能用所谓的事实证明,因为,用事实证明,离不开形与识。世间之明有两种,一是证明,明以物相,这是外证,是可明示的;二是自明,明于自心,这是内证,是不可明示的。道乃大心。一旦大道修成,道便自明,无须外证。回归大道,就是“袭明”。
……
第二:行道。
信后起行。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一,行无为。
行上而言,后世一切修行善法,都没有离开“无为”二字。
老子不讲施舍,无为已经涵盖了施舍;老子不讲持戒,无为已经涵盖了持戒;老子不讲忍辱,无为已经涵盖了忍辱;等等。
老子的无为,指明了我们这个世间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无”。这一点很重要。
……
〈一〉为什么把“无”当作奋斗目标呢?
首先,老子醒悟一切原本就是无。
老子清楚,起心动念,“可”而失道。失道,失却本心,落入意识。一切便不永恒了。换句话说,无常,是天地万物的*。
其次,老子清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是天地万物之父,是“根”。寻根,回归“无”,我们才能认清自家本来面目。
再则,无和有原本相互转化。而百姓却执着“有”,不懂“有”是靠不住的,不懂争好实际就是争坏,不懂好越大坏也越大,一味争好,结果呢?如老子所说,生生之厚,而步入死地。所以,老子立无,与物反,令我们不争好,守弱守小,乃至于不得,如是损之又损,最终才能归顺“无”。好消失了,坏自然也没了,一切归于平静。
注意了,活的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啊。对非要活的不自在者,无话可说。想想看,一是得,一是不得。到底哪个能够消除人们的烦恼恐惧,而活的自在呢?当然是圣人传下来的“不得”了。不得,好坏皆无,当然活的自在了。而得,坏随着好的增大也同步增大,烦恼恐惧也就日益增大,真有智慧者,不会争好啊。
所以,老子才提出无为主张,令我们不得,这才是离苦得乐的唯一通道。
我们相信老子,就能最终达到“无”的高度,品尝无之法喜,进而由此归还大道。我们不相信老子,永远是背道而驰啊。
信信信。信是道源功德母。最高层次的道法,都以信入。因为道法乃心法。心只能自明,不能证明。所以,只能相信,不能求证。信与不信圣人之言,是我们每个人的自由,也是缘分。不可强求。
……
〈二〉无为,如何去为?
1,知退,“进道如退”,此乃令我们从下士转化成中士。
下士乃离道者,不懂阴阳相反相成大道理,而一味争好。
中士懂得阴阳大道理,知道退,这就是进道。少得,小得,乃至不得。目,少见五色;耳,少闻五音。如此等等。这是入手功夫,是一切修行必经的初级阶段。不要当作消极。当“退”成为奋斗目标时,这退又是积极啊。譬如争取吃的好,是积极;有时争取吃的不好,也是积极呢。
——如禁欲。
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罪莫大于可欲,惨莫惨于欲得”。“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这是令我们否欲,令我们知道止。老子说“知止不殆”。止其心也。
——如不争。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治人事天,莫若啬”。
总之,不争,息争,才能心明眼亮,放下万有,回归大道。
——如知足。
老子说:“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有能安乐,无也安乐。这才是人生极乐。
——如舍有。
老子说:“葆此道,不欲盈”。“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修道,不是求有,而是去“有”。去因争“有”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正是与物反,与人反。这也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去有,又不舍一人一物,试问,哪个能行?
——如尚无。
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及吾无身,有何患”?
——如弃知。
老子说:“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知不知,尚矣”。“绝学无忧”。“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注意,可,才离道。可便是肯,认定其有。知,是离道根源。所以,老子才说:识,乃道之华,愚蠢之首。知,使我小。知道不去知者,才是上上;而不知道不知者,才是大病。所以,要弃知绝学。弃知绝学,却又不是白痴,其中玄妙,修行便可自知。
——如求静。
老子说“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修行,归于寂静,心头无染,才能得见空明之心,而归还道。无为,正是为了达到寂静。由此寂静,才可以归还道。静,是修行必由之路。
……
2,知空,“明道如费”,此乃令我们从中士转化成上士。
那就是,一切为,心知其虚幻而为之,也即看破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所以,无为,乃圣人行也,是修行境界,非嘴上功夫。凡夫只会有为,即便不做,也还是有为。
道德经中,老子令我们“毋闸亓所居,毋厌亓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就是说,任其红尘滚滚,能矫正自家之心。也就是“修除玄蓝”,洗净心头污染,舍掉一切虚幻梦想。我们之心,本自清净,没有生死,没有瑕疵,永恒不变。如今失道,却要练习“禁欲知足,修除玄蓝,放下妄想”。岂不是大迷?
转向之人,本是自家心迷,向,何曾转过?一旦醒悟,向不用转,一念心转而已。
注意,这是无为必经的从低到高的两个层次。缺一不可。
二,心起观。
心上而言,都没离开观字。就是通过“有”,观其“无”,返闻自性。
任何事物,从空间时间乃至自身性质都不断变化着,都不能永恒。关键是,一切事物原本便生于“无”,“无”是万物父。所以,一切有,骨子里就是“无”。生活中,我们如此去“观”一切有,不“可”,而“否”,这就是行“观”。如此长久熏习,长久观之,久而久之,机缘成熟,我们就能“和其光,同亓尘,坐亓阅,解亓纷”,从有归无,达到“玄同”境界。这时,就会明白,一切“有”,原本便是“不可得”,便是“虚幻无常”的。
到达“无”的境界,看破了,放下了。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机会返闻自性,醒悟“尚有心在”,也即老子说的“浴,神不死”。明得此心,观,才达到高度,才湛然常寂。自然归还大道。
……
第三:次第。
成道有次第,绝不是空中楼阁。老子“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所以,老子从最低层次如何做人讲起,大开方便法船,令我们步步上进,直至成道。道德经中,对于做人、成道次第,老子有如下开示。
……
一,下德,转化成上德。
1,底层:非德之我。
老子告诫我们,活在最低层次,是动用刀兵。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少用小用为上。这是做人最低层次。一定要学会摆脱。
2,中层:下德之我。有三。
——进而礼。遵行人为规定的礼节法度,循规蹈矩。能够规规矩矩做人,无须刀兵相见。这比起刀兵,自然上进一步。所以,要依礼行事。
尽管礼比刀兵上进,但老子清楚,礼非自然,乃硬性规定,非都出自本心,容易引发争端。所以,老子称礼是祸乱之首。但比起刀兵,又近大道一步。
——进而义。广行帮助。帮助众生,而不伤害众生,比以礼约束人的言行,自然上进一步。这样做人,也才有了高度。相对礼字而言,义字更加近道。
——进而仁。那就是广行爱。爱人,爱万物。能做到这一点,比起帮助人,其心量自然上进一个台阶。如此做人,堪称社会贤良。和义字相比,仁更近道。
礼、义、仁,依此做人者,老子称其为下德。
以下相称,因为这还是有为,是离道。以德相称,因为这样的言行,乃是有利于社会,是社会普遍接受并积极倡导的言行。
3,高层,上德之我。
仁再上进,乃是广行“不得”。这是质变。此我从有为者转化成无为者。此我已经是上德之我。老子所言“不得”,乃是“为而知其虚幻”,当然是不得了。此不得之德,乃是圣人之行,非凡夫所能为者。心知万物百姓皆是虚幻,而用万物百姓,何得之有?既然虚幻,一切原本便是“不可得”啊。修行达到高度的老子,早就看破一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圣人乃上德者,当然不仁,这是舍弃下德,而行“不得”之上德。
4,圣人,浑心大我。
圣人,与道同体。无心无我,无道无德,无识无念,无名永恒。其心无心非无心,其心无物非无物。如此等等。
朋友问:这样心如何生活?答曰:这样之心,老子称其为浑心,无死无活,无有无无,你说怎么活?动念即乖,回语便错。以不得心,为天下事,如此而已。
……
二,小我,转化成大我。
通过“无为”修行,步步上进。我,从一身之我,变作天下之我。如同攀登高峰,直到峰巅,而归于虚空。其修行次第如下:
最小者乃是一身之我。能担负一身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家之我。能担负一家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乡之我。能担负一乡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国之我。能担负一国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天下之我。能担负天下之责任。
进而扩大到无为之我。能担负一无之责任。
天下归无,死光光。还不到高度。拥有空无,还在门外。干干净净中,猛然醒悟还有不死之神——心——我。一我独明,光光亮亮。天下一心,哪个敢担?万物一我,谁人豪气?此时之我,才是大我,才是永恒。
一我独明,光光亮亮。这就是大道。
……
3醒悟“大”我,便归大道。
老子说:我永恒,有三保。
一生,万物生由我,我主天之生气。
二死,万物死由我,我主地之死气。
三无为,我主人之无为,不敢为天下先。一切原本虚幻无常,如何还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言有君,事有宗。亓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
百姓日用大我,却不识大我。画地为牢,守定小我,执着为真。无为修行,此我渐渐扩大,直到明此大我,我便无身,我便无心。物质意识,与我便是一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修行达到这样高度,没有分别界限,一切皆不可得。我,才是真正大我,才是永恒之我。
一我独明,光光亮亮。
我,六道众生,什么没做过?
我,好事坏事,什么没干过?
我,遍十法界,哪里没去过?
我,烦恼之时便是魔;
我,清净之时便是佛。
我,以有为心做事,便是魔;
我,以无为心做事,便是佛。
…
佛魔本是一心作,何须心外找佛魔?
万古虚空明日月,日月岂怕乌云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9
顺其自然地修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9
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