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5 22: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3:56
原理一:
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五: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现在大部分曾经是*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
原理七:
*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看不见的手需要*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
原理八: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
原理九:
当*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原理十: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
当*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