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3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4
我来回答
共1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8:09
《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
扩展资料: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革*、红军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西进”等。
同年11月,*驻*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长征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第一支是*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9:27
《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
扩展资料: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革*、红军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西进”等。
同年11月,*驻*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长征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第一支是*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1:02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病缠身,没有东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萝卜,老人已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无策,要医无钱,欲救无药,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正在这时,住在方家的一位红军营长得知方母病重,他主动进屋去看望病人,只见老人快要死了,不由想起他挂包中藏了许久给自己老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给了那位方家的老母亲吃。方家的老母亲服了参汤以后,脸色转也红润,晚上又连服两次,病情大有好转,全家老小喜不自禁,连连感谢红军,这位红军营长也露出笑颜。虽然后来这位营长走了,可方家三辈人始终念念不忘红军营长“赠参救母”的恩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2:53
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在枯草野草之间是棕色深不见底的沼泽,有沼泽和连城,整整的一大片,可红军们并没有退缩,他们一步一步互相协助,有的抓着别人的手腕一起跨过早这,有的为了大家安全而光荣牺牲,你们不畏艰难,就算身患重病也要坚持着走出草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1:01
从前,有一位战士离开了*党部队,因为觉得太残忍,食物又不足,还要经常打仗。他感觉到十分不满,就离开了部队。过后,还是在一路上,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3:26
兄汇通快运义务劳动力度不够用心态爆炸性价比很高兴认识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6:07
一位军需管理者,为了大家都穿上棉衣,把棉衣给了别人,自己被冻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9:05
它们是一个值得怀念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红军精神将一直发展下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2:20
声额和解哦诶五家务阿姐家务阿姐家呜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5:51
长征小故事30字
有奖励写回答共10个回答
桃李依依千万绪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聊聊
关注
成为第12位粉丝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病缠身,没有东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萝卜,老人已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无策,要医无钱,欲救无药,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正在这时,住在方家的一位红军营长得知方母病重,他主动进屋去看望病人,只见老人快要死了,不由想起他挂包中藏了许久给自己老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给了那位方家的老母亲吃。方家的老母亲服了参汤以后,脸色转也红润,晚上又连服两次,病情大有好转,全家老小喜不自禁,连连感谢红军,这位红军营长也露出笑颜。虽然后来这位营长走了,可方家三辈人始终念念不忘红军营长“赠参救母”的恩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9:39
12个铜板“买”一个梨
讲述了1935年4月时,*红军进入了云南境内。那里的风景十分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树······可是红军战士们却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里的水却是咸的!没有水解渴,战士们只好忍着干渴继续前进。
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村庄,可那儿的村民因为听信了敌人的宣传,全都躲了起来。战士们没办法,只好住了下来。
在女战士打水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厨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对于行路一天的战士们来说,梨可是最好的东西!可是红军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战士们只好*了*嘴唇。这时,一位发着高烧的女战士发出了痛苦的*,这是大家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梨给她。最后用12个铜板“买”了一个梨。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金色的鱼钩
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了给生病的小战士补充营养,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小战士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刺和鱼骨。最后在即将渡过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牺牲了。小战士”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
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
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
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
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
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
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
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
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
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
道:"把军需*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
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
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
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永远的丰
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7勇士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长征中的*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由四川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蒋介石指挥10余万*军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和大渡河天险屏障,围歼*红军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为挫败*军的阴谋,红军迅速北进,强渡天险大渡河。以刘为司令员的红军先遣队,顺利通过彝民区,直**军防守大渡河的薄弱地带。24日晚,第1军团先遣队第1师第1团急行军80公里,先期抵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隐蔽于附近山头。当晚,该团第1营出其不意攻占安顺场渡口。时值洪水暴涨,大渡河水深流急,渡口水面宽约300米,对岸有四川军阀部队防守。该团决定由第2连组织突击队,实施强渡。
1935年5月上旬,长征途中红军准备强渡大渡河。25日上午,红一团第一营第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渡河突击队,在当地船工的配合下,乘着仅剩的一只木船,冒着密集火力,顶着急流险浪驶向对岸。木船被冲向下游数百米处靠岸,17名红军官兵登岸后,抢占沿河工事,控制渡口。又同第2船登岸的官兵一起,击溃安靖坝守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道路。
七根火柴
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
推荐于 2018-02-20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3:44
12个铜板“买”一个梨
讲述了1935年4月时,*红军进入了云南境内。那里的风景十分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树······可是红军战士们却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里的水却是咸的!没有水解渴,战士们只好忍着干渴继续前进。
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村庄,可那儿的村民因为听信了敌人的宣传,全都躲了起来。战士们没办法,只好住了下来。
在女战士打水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厨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对于行路一天的战士们来说,梨可是最好的东西!可是红军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战士们只好*了*嘴唇。这时,一位发着高烧的女战士发出了痛苦的*,这是大家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梨给她。最后用12个铜板“买”了一个梨。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金色的鱼钩
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了给生病的小战士补充营养,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小战士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刺和鱼骨。最后在即将渡过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牺牲了。小战士”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
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
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
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
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
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
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
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
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
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
道:"把军需*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
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
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
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永远的丰
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7勇士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长征中的*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由四川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蒋介石指挥10余万*军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和大渡河天险屏障,围歼*红军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为挫败*军的阴谋,红军迅速北进,强渡天险大渡河。以刘为司令员的红军先遣队,顺利通过彝民区,直**军防守大渡河的薄弱地带。24日晚,第1军团先遣队第1师第1团急行军80公里,先期抵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隐蔽于附近山头。当晚,该团第1营出其不意攻占安顺场渡口。时值洪水暴涨,大渡河水深流急,渡口水面宽约300米,对岸有四川军阀部队防守。该团决定由第2连组织突击队,实施强渡。
1935年5月上旬,长征途中红军准备强渡大渡河。25日上午,红一团第一营第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渡河突击队,在当地船工的配合下,乘着仅剩的一只木船,冒着密集火力,顶着急流险浪驶向对岸。木船被冲向下游数百米处靠岸,17名红军官兵登岸后,抢占沿河工事,控制渡口。又同第2船登岸的官兵一起,击溃安靖坝守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道路。
七根火柴
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