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计时工具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19
我来回答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8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1、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2、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3、沙漏: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4、水运浑天仪:《新唐书·天文志》对唐开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瓒设计的浑天仪有较详细的记述。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
扩展资料
人类最早的计时器是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类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计时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26
土圭, 圭表, 日晷, 沙漏,火钟, 水钟 ,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00
1、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0:52
沙漏、土圭、圭表、火钟等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461415.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0
沙漏,日晷,水钟,圭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24
水钟、日晷、圭表、沙漏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06
圭表,水钟,沙漏,日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1:04
日晷,沙漏,漏刻,水中,机械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35
沙漏,日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3
很多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8:28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中国古代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日晷、水钟、沙漏
圭表、各种日晷、以滴水多寡来计时的各种水钟,还有沙钟、火钟、蜡烛钟、辊弹漏刻千章铜漏、延佑滴漏、龙舟香漏、火龙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经纬仪、浑仪等
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刻漏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于调整和修理。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于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于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图中“唐制吕才(约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壶上方加几个补偿壶,“今制燕肃(1030)定”刻漏采用溢流法,深四寸。多余的水由平水壶(下匮)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在桓谭(卒于公元56年)的文章里说刻漏度数因干、湿、冷、暖而异,在白天和夜间需要分别参照日晷和星宿核对。当时已认识到水温和空气湿度对刻漏计时精度的影响。
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共3件,均为泄水型。其中以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的青铜漏壶最为完整,并刻有明确纪年。比较完整的传世刻漏有两个,均为受水型:一个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制造。
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浑天仪
古代文献中有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洛下闳、鲜于妄人作浑天仪之说,但未提到它的结构。《晋书·天文志》记载东汉张衡 (公元78~139)制造浑天仪,说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新唐书·天文志》对唐开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瓒设计的浑天仪有较详细的记述。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
水运仪象台
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苏颂、韩公廉等人所制。他们于绍圣(1094~1097)初年著《新仪象法要》,载有总图和部件图多幅。这台水运仪象台高三丈五尺余, 宽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台的下层有提水装置,由人力推动河车,带动升水上轮和下轮(筒车),将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台中平水壶保持水位恒定,并通过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枢轮(水轮)上的受水壶流泄恒定流量的水,推动枢轮。枢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昼夜机轮、浑象和浑仪。
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大明灯漏
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2:49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苏颂水运仪象台:
宋元佑年间(西元1088年),吏部尚书苏颂观察太史局与翰林两天文台不同构造之天文观测仪器后,兼采自汉唐以来诸家对於浑仪、浑象、激水运输之说法,将此三者合而为一,仪象装置分别置於一台中之上下隔,而枢机轮轴等隐藏於木台中;司辰、击鼓、摇铃、执牌等的报时设备连於轮轴之上且出没於五层木阁内,以水力激轮的方式使仪象运作。制成中国唯一有说明的自动水运天文(浑)仪(浑)象及自动报时天文台,名为「水运仪象台」。由此可知,水运仪象台是由三部份所构成,最上面的浑仪、然后是浑象,接著是推动运作的水力轮轴装置,并且在木阁内的轮轴上也连有报时的设备,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与计时报时装置,其构造之精巧细致使得在修复水运仪象台时遭到不少困难,而其发明用来控制运转稳定的「擒纵器」更比现代钟表内的「卡子」早一千年,实为中国天文方面的重大成就。
其他还有千章铜漏、延佑滴漏、龙舟香漏、火龙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经纬仪、浑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7:27
土圭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时钟”。古人用一根杆子直立在地上,通过观察日影来估计时间。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正午影子最短;上午,杆的日影偏向西;下午,杆的日影偏向东。根据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可知大概的时间。
圭表 它由两部分组成:直立的铜柱叫“表”,平卧的铜尺叫“圭”。把表放在南、北端,并同圭相垂直,测量日影长度。这样,不但可以测出时间,还可以根据每天上午日影的长短,定出四季的节气。
日晷 也叫“日规”,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刻有二十四个等分的刻度,晷针垂直在晷盘*。太阳照着晷针,针影随太阳的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指示出刻度来,便知时间。
以日影测时的工具都是古人的“影钟”,统称为日晷。但都只能在晴朗的白天应用,阴雨天和夜间就不行了。
火钟 就是古人用燃香来计算时间。如读书读了一支香,做工做了两支香。或是点燃一盘香(形如现时的蚊香),看烧了多少,便知过了多少时间。有时,在香中间缚一根纱线,线的一端系一个铜球,球下面放一个铜盘,当香火烧断纱线,铜球便落入盘中,叮当作响。这是古人用的“闹钟”。
水钟 就是铜壶滴漏,也叫“刻漏”、“漏刻”、“漏壶”。有单壶和复壶。初壶用上、中、下三个壶相互迭置,壶底都有小孔,三个壶下面再放一个受水壶。最上一只壶内装满水后,水即逐渐从小孔流入以下各壶。受水壶内装一个直立浮标,上刻时辰,水逐步升高,浮标随之上升,这佯就可知道时辰。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漏刻、圭表、香篆、辊弹等计时器的发明,使记时进入了计量化的新阶段。东汉时,人们利用计时器把一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刻”开始成为计时单位,这是记时法的大变革。百刻制确立后实施了相当长的时期。直到明末提出了96刻制的改革,至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并沿续到今天,在96刻制里,每个小时就是四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小时”和“刻”。
中国古代十大计时器
1. 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来计时的工具,通常由石盘和铜制的指针组成。当太阳移动时,其投影在盘上移动,从而标示出时间。2. 漏刻:漏刻,又称漏壶,是利用水流来计时的工具。它分为受水壶和播水壶两部分,通过滴水来标示时间的流逝。3. 香篆钟:香篆钟是以燃烧的香来计时的工具。人们将香粉...
古人的一天是怎么计时的用什么工具和方法
二、刻漏 刻漏是一种以水为动力,通过水位变化来显示时间的装置。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后来发展出受水型,提高了计时的准确性。三、沙漏 沙漏是使用流沙作为动力源的计时器。与水漏不同,沙漏不受冬季结冰的影响,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四、水运浑天仪 水运浑天仪是一种结合天文学与机械学的精密仪器...
中国古代十大计时器
1. 日晷:日晷利用太阳投影进行计时,由石盘和铜制指针构成。随着太阳移动,其投影在盘上移动,以此标示时间。2. 漏刻:漏刻通过水流计时,分为受水壶和播水壶两部分。水滴的稳定流逝用来标示时间流逝。3. 香篆钟:香篆钟以燃烧的香粉为计时媒介。香粉填入特制模具,点燃一端后,根据香粉燃烧进度计时。
我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
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有:1.日晷。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2.圭表。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
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4. 水运仪象台:这是一套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其中包括“天衡”装置,能够将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为间歇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报时。5. 大明灯漏: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照明报时装置。它利用水力驱动,通过复杂的齿轮和凸轮机构,实现木偶的自动报时,如“一刻鸣钟、二刻鼓”等。除了以上计时工具,古代还有...
古代计时工具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圭表、刻漏、沙漏、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1、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
古人都是用哪些工具来看时间的?
4. 沙漏,或称沙钟,是一种使用细沙代替水和水银的计时仪器。它由两个瓶子组成,沙通过中间的水口慢慢流入下部瓶中,上部瓶中沙面的下降显示时间。沙漏的优点是两面都可以使用,翻转后可以继续使用。5. 除了圭表、日晷、水漏和沙漏,古代还有火钟用于计时。火钟包括灯钟、香钟和蜡钟。6. 灯钟是...
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哪些
1. 日晷计时:日晷是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古老工具。通过放置一个标杆,观察标杆影子的移动,可以确定时间。这种方法的精度依赖于地理位置和太阳的角度。2. 漏刻计时:漏刻是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时的装置,主要包括铜壶滴漏和沙漏。通过观测容器中水滴或沙粒的数量变化,来推算时间。这种方法的精确度取决...
古代,人们都有那些计时方法
6. 铜壶滴漏:更为精确的计时工具,由多个漏壶组合而成,利用水滴的速度变化来计量时间,如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所展示的那样。7. 钟表的传入:自明代起,中国引入了西方的钟表,这时的日晷和铜壶滴漏多作为装饰品出现在宫殿中。8. 燃香计时:通过观察香燃烧的长度来估算时间。9. 宗教习俗:包括僧侣数...
中国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什么?
4. 机械计时器:中国古代的机械计时器起源于水力驱动的装置。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宋代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则将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向了高峰。除了上述计时器,还有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不同的计时方法。这些计时工具不仅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认知,也与国家的法制和政权的兴衰紧密相连。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