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现在的通胀问题具体怎么样?要具体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0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3

2007年8月6日,统计局告诉我们说,7月的通货膨胀达到了5.6%,创出10年新高;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让我感到吃惊的并不仅仅是物价上涨幅度,而是到7月份为止,央行新发行的货币也同时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数据发布之前,8月2-4日,笔者曾经到河北、山西和内蒙调研;此行的唯一收获,就是我发现北京的物价,虽然在有些人的眼中已经到顶了;但仍然远远低于以上三地。

越穷的地方,物价涨得越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比如,在山西一个穷山沟里,鸡蛋30元一公斤,猪肉40元一公斤;这是裸价,也就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价格。这说明,价格的递补区间已经被截断。沿途所见,到处是滞销的水果,瓜果梨桃一大筐一大筐地烂在路边无人理睬;今年本是大年,果农欲哭无泪。

所谓流动性过剩

自猪肉“集体发力”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存在流动过剩的争议,渐渐地淡出了理论界。

马克思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货币是经济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延伸到今天,似乎也可以概括为,建立在全球化资本市场基础上的“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所谓“流动性过剩”,说到底,更多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更多地是国际*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因为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一切经济资源的争夺,都不能脱离对于货币资源(资本)的争夺。

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利率理论的研究阶段,我国对金融制度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国家汇率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汇率理论的问题,特别是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评估,以及高度市场化状态中的货币体系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及金融领域大规模创新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强盛。

在这里,理论和实践是高度相关的。从实体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构造了经济运行的新基础、新平台。这个新基础、新平台的出现,意味着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运行轨迹都要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外汇,由此进入国家储备,中国也由一个不承认“外币”流通权力的国家,进而发展到现在“坐拥”1.4万亿美元外储的投资大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的经济运行规律比较清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稳定,一切都是在国门内进行计划。开放以后,特别是当国际贸易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之后,很多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改变,它们之间需要有转换的变量,我们不但需要内部货币,也需要外部通用货币了。

所以,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力,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即利率)——资产价格(汇率)”这样的轴心前进的。而由于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则是以盯住美元为“实质”的国家管制制度,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的价格很低,形成了冲击性的流通体系、贸易体系。

投资困境的必然结果

“通货膨胀是对内的掠夺,战争则是对外的掠夺。”说这句话的人是马克思,一个我们理应尊重的人。

绝大部分人在谈论“通胀”的时候,并没有思考通胀的本质是什么。有些人在议论CPI的时候,更多的是因为它是听起来蛮酷的一个词。可是,他们对于CPI的递增速率过于迅猛的后果,比如,投资增长,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股票指数的增长,甚至连猪肉的价格也在增长,却欠缺深入的理解。

而真正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始成因,是我们在几年前试图抑制过快的投资增长时产生的副产品: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巨大失衡。换句话说,通胀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储蓄增加过快,而在于增加的民间财富,比如储蓄,不能及时转化为民间投资,进而推动就业。

通胀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哪怕一点点正面的作用没有?回答是肯定的。通胀的正面作用之一,首先就是它可以“*迫富人投资”,从而推进一个国家或者说是“全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富人们,也不可能感觉不到,现在投资渠道确实过于狭窄。

前不久,原江苏省常州市民营企业“铁本”的业主戴国芳在当地受审,*的公诉书只字未提此前关闭“铁本”时所罗列的那些吓人的“罪状”。戴被指控的罪名只有“虚开*,抵扣税款*”,而指控如此罪行的最好的证据,就是戴国芳当年主动上交的那份“企业自查报告”。

此时,3年前有关方面“查处铁本”的“意义”,开始呈现出来了。对此,业界的评论是,“查处铁本”以扰乱经济罪开始,却以“虚开*”这样细节化的罪行而告终,这多少显示出“行政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准备不足”,让人们感觉到戴国芳式的企业主们的“投资困境”,铁本“钢铁王国”的梦想戛然终止,倒在了一个不能服众的罪名之下。

据报道,法庭上的戴国芳“痛不欲生”,他问有关人员,“如果当初我不曾主动填写那些‘自查报告’,结果会是什么?”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中国的GDP保持着10%的增速,而就业增加率只有不到1%,失业率保持5%以上。由于民间的财富根本无法转化为投资,使无数戴国芳们走投无路,要不留在银行里“发霉”;要不胡乱挥霍,污染社会风气,并导致一系列的商品价格发生紊乱。

没有投资的增长,当然就没有就业的增长。其实自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与企业储蓄增加18万亿元;但产业投资的增加值只有6万亿元;过剩的民间资本的投资欠债,至少12万亿元。

无论这些投资欠债的成因是什么,每年它的贬值损益,就有1万多亿元;为了表达它们曾经的“存在”与“愤怒”,于是,我们看到了房地产价格“涨无可涨,仍然要涨”;直至近期的食品价格猛涨。投资无法满足,最终必然形成通胀。持有资产的人会变得富有,而持有货币的人会遭受损失。

这就是2007年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开始大量逃逸、自行寻求资产庇护所的根本上的原因。

金融决策vs *决策

我们必须面对两个问题:首先必须确认,美元在未来会不会持续贬值?这显然并非悬念;其次,如果美元在未来持续贬值,推高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就是“不可抗力”。否则,我们国家难免要面对货币投机流行、货币过剩的局面,彼时再开放货币市场,则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事实上,市场最深的恐惧,是由于美元的信用不足,当美元成为一条没有出路的“悬河”以后,那么或早或晚,要不它会冲决堤坝,要不成为一潭等待干涸的“死水”。

中国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摆脱增发基础货币对于外汇储备的依赖,但在此期间,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投资于各种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资产以及自然资源,然后付出美元资产。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压力,并不是因为人民币是否该升,而是美元应该贬到哪里,才是底部。如果美国紧缩对华贸易,美元的跌势将不可逆转;沽空美元的人们,必然转向现货商品,而不是其他货币。

对此,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货币资本扩张性涌入,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必然扩张中国的采购能力,直至外汇枯竭,中国的采购才会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希望通过投资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仍然无济于事;因为企业只是“*的细胞”,金融才是“*的血液”。

人民币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美元如出一辙,都存在造血功能衰退,同时“脂肪”和“骨刺”压迫中枢神经。所以无论美元贬值多少,多半都会消耗在原油储备上。在未来,原油将会更贵,虽然现在它已经很贵了,但这才是问题的“正解”。

事实上,人民币已经经历了1983~2005年的22年固定汇率制,现在正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升值阶段。如果有人竭尽全力,希望通过拉高人民币的币值以遏制中国短期的经济活力,这一设想成功的可能并不是没有,但确实相当渺茫。

学会识别哪些利益有可能消失,而哪些利益不可能消失,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过程。为此,也许我们将牺牲掉一点“经济活力”,但这正是我们改善宏观经济所需要的。

此前,日元升值的过程,也曾丧失过“经济活力”,但换来的却是规模庞大的海外投资市场。多年以来,日本不断扩张其海外投资规模,每年都有资本利得。

随便问个日本人,是现在好,还是1980年代好——换言之,是380日元兑换1美元好,还是110日元兑换1美元好?考虑到海外市场,日元升值真的吃亏吗?这种问题提得真蠢。

日本人民享受到日本经济发展的“福利”,一个负责任的民主政体不会容忍金融*对内剥夺。尽管日元“失败”了,但这只是日本金融决策*的失败,而非日本*决策*的失败。

人民币目前实际上被国际认为是硬通货,在国际美元信用体系即将崩溃的同时,国际对人民币的需求非常旺盛,这时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实际上就是将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对外输出换回相应商品和服务,解决国内的通胀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博士做了多年的翔实调研,甚至深入香港、深圳的“钱庄”和“找换店”,以及黑龙江黑河口岸实地调查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情况。

他介绍说,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希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4

楼上抄袭可恶
你密我我告诉你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4

两周之前,我在《证券市场周刊》今年第28期“观察家”栏目发表的《经济真的失控了吗?》一文中表达了我对中国真实经济增长的看法。既然大家对于CPI指数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做一次更为深入的分析。

我的观点就是:无论数据如何,当前的通货膨胀上升只是暂时现象,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很温和。希望以下16个问题可以解释我对中国通胀状况的看法。

1.7月份CPI指数会突破5%吗?

应该会。许多中国经济分析师认为,7月份中国的CPI指数将会在5%左右浮动,瑞银的策略师最近在报告中指出,中国7月份的CPI指数将在4.8%到5%之间。我也认为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将继续上升。

2.什么在驱动通货膨胀上升?

很抱歉使用了这么多图表,但是读者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图1、2)。我把商品分为服装、家庭耐用品、医药、交通通信、娱乐、住房和食品七个门类。除了食品以外,其他的价格增长曲线都比较平稳。因此毫无疑问,最近通胀的压力来自于食品价格。

我再接着把食品进行更细的分类,分为谷物,禽畜肉类,蛋,鱼和水产品,水果和蔬菜,以及烟草和饮料。其中,谷物和水产品的价格小幅上升,烟草和饮料大致平稳,水果和蔬菜的价格甚至有所回落,最大的压力显然来自于禽畜肉类和蛋。在2007年第二季度,它们的价格上升速度一度接近40%,因此,这是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即使是肉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不同区域的数据,牛肉和羊肉价格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而就在最近6个月,鸡肉价格上升了30%,猪肉更为夸张,价格整整翻了一番。

简单地说,尽管总计有数百项的货物和服务价格被计入了CPI指数中,但是最近CPI整体上升,其根本动力还是猪肉和蛋的价格上涨。因此,即使7月份CPI数值达到了5%,其上升的核心源动力还是没有改变。

3.改变CPI构成权重,通胀依然严重吗?

事实上,这将会产生极大的不同。如果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出现了急剧上涨,那么毫无疑问,要么是需求过热,要么出现了供给不足。但是只是猪肉和鸡蛋的价格迅速上涨,我们必须冷静地考虑:为什么其他价格毫无动静,而只是这两种商品价格上涨?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都是临时性因素的结果,和宏观经济走势无关。

2003到2004年,鸡肉和蛋的价格也曾经高速上升,但在2005年到2006年价格垂直降落。现在只不过又重复了当年的故事。在上一次价格暴涨后,根据许多农业专家的意见,*增加了猪肉和鸡肉的供应量,随着经济增长,供应又出现不足,加上最近生猪蓝耳病的流行,价格加速了上涨。

我想,如果蓝耳病的流行性周期过去,同时农民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加大农产品的供应量,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到2007年第四季度,CPI数值将会低于3%。

4.肉价上升将会扩展到其他领域,造成通货膨胀风险吗?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核心通货膨胀将会上升。不妨再次审视数据,除了食品以外,其他曲线都没有上升,而且看不出有任何上涨的趋势。从目前供求结构来看,除了鸡蛋和肉,其他都不会有变化。

5.官方数据是否低估了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同意的观点,但是这和我们目前的争论几乎无关。有必要说清楚一点,即使官方低估了通胀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中国CPI数据还会继续上升。

理由很简单,低估通胀数据和低估通胀上升速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我主要关心通胀上升的速度,而不是通货膨胀的静态数据。

而且还必须指出,CPI指数并不是中国惟一和通货膨胀相关的数据,我可以用其他数据来替代CPI指数。比如可以通过原材料价格和制造业指数,或者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或者进口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变化。
把我刚才提到过的数据放在一起,就能发现两个问题:首先,最近10年来中国的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一直高于*公布的数据,我计算应该是3.6%,远高于*公布的1.4%。因此,我认为至少在过去7年里,*数据都低估了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其次,我并不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通胀比预计增长得更快。五项测量指标中的三项,包括进口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GDP真实水平,在过去9个月里有上升迹象,但是,其他两项显示出了平稳或者下降趋势(图3)。

在图里,读者可以看得更清楚。之前我们使用的数据主要是商品价格,现在使用截然不同的服务价格数据。我把它们分为三类:医疗、地产和房租(其中又包括房地产价格和房租价格)。非常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这些方面完整的数据。据国家*从36个城市中搜集的相关数据,房地产价格和房租价格有所上升,但是医疗价格和教育价格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从服务业数据中,看不出需求过热的趋势,恰恰相反,我认为从2007年开始,所有的服务业价格都开始下降。

6.工资上涨会带来压力吗?

当然。但是从目前来看,工资上涨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工资上。在我看来,这主要会对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而不是对国内商品价格造成影响。最近这些年来,城市收入水平的上升一直非常稳定。

7.食品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吗?

在过去5年里,食品价格是处于上升曲线中的。我曾经在《证券市场周刊》今年第19期“观察家”栏目《接下来该进口粮食了》一文中指出,至少在未来5年内,食品价格将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但是我认为,未来食品价格增速将只有5%,而不是现在的11%。换一句话来说,我认为现在的食品价格上涨速度已到达了极限,我坚持认为在未来6个月后价格将回落。

还有许多读者想了解,最近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谷物价格上涨究竟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认为:1.在过去12个月里,全球谷物价格上涨将对通胀造成影响,但是从禽畜产品来看,价格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如果现在就说整体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上涨趋势,还有些武断;3.在亚洲,区域价格因素对于具体某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弱。

8.那么,中国就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了吗?

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3个月里通货膨胀的加速并不是突然爆发的。我确实也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加速,但是我认为造成其加速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力供给的缩紧、食品价格的上升和重工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我想读者们有必要弄清楚,驱动通货膨胀的基本要素和临时因素之间的区别,至少在2007年的4个季度里,通货膨胀上升是周期性因素。我想在2009年到2010年这段期间,通胀上升才会是结构性因素。

9.如果通胀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又达到了11%,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

为了解释真实经济增长速度能够达到11%,我想让读者看看瑞银中国支出指数,这个指数主要由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构成(图5)。

在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顶峰,而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消费只能说是和历史水平持平,没有上涨的空间;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在2007年甚至出现了回落,因此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还是出口。

既然是这样,我也就没有必要解释经济是否过热,因为经济过热的表现总是体现在投资和消费的高速增长中。

10.是否是外汇储备增长过于迅速,造成了货币供应过剩?

从数据来看,中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迅速,因为在出口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中国通过发行债券和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成功地把流动性降低到了低点。其结果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信贷增长的速度非常稳定。

也有读者对M2和M3的过快增速非常感兴趣,但是这可能会造成误解。无论新增储蓄如何增加,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信贷的管理还是非常有效的。

11.如果CPI突破5%的警戒线,*会有所反应吗?

当然会,但是会比较温和。在6月份CPI指数上升到4.4%之后,*马上还以颜色,把存贷利息都增加了27个基点。如果通胀继续造成压力,那么*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加息。但是我认为*的动作也仅限于此。

12.利率上升意味着*紧缩吗?

不会,我认为只要真实利率没有上升,就没有*紧缩的意味。虽然近来*连续加息,但是存款真实利率还是在通胀水平之下。

换一句话来说,即便中国*一再提高利率,也并不意味着它希望紧缩经济,相反,是希望让利率水平合理化,来对抗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因此,我并不认为*会发生逆转。

再来说说准备金率,2007年中国*已经数度提高准备金率,但上调准备金率只是用来对冲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的手段之一。

13.如果*认为通胀已是结构性问题,*会发生转变吗?

不妨先来看看2004年下半年的*制定。在2003年中国已明显出现了经济增长过热的迹象,据我计算,当时的真实GDP增长已经达到了12%,这是国内需求增加和信贷增长造成的。在那个时候,*采取措施让经济得以冷却。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上升。在2004年第三季度,CPI数据已经达到了6%,那时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忧通货膨胀是否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影响。和现在相同,食品价格对通胀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能源价格也屡创新高,住房价格上涨也让决策者头疼不已。

因此*银行应该从中得出教训,通货膨胀常常是宏观*的副产品。对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为可能会更好。而且目前经济非常乐观,2004年时的贸易逆差非常严重,但是现在中国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

14.CPI在8月份和9月份还将继续加速吗?

这有可能,但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当前的经济环境没有变化,那么CPI指数甚至有可能一直上升到6%。但是我还在观察和思考两个问题:首先,CPI数据是否会上升到难以忍受的水平,比如说8%;其次,核心通货膨胀是否会受到波及?

15.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不会增加通胀压力?

答案很简单,尽管人民币兑换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不断上升,但是它兑换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汇率却在下降。如果真的说人民币升值将会造成压力,那么它必须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发生。

16.有什么市场动向?

综合以上观点,7月份通货膨胀继续上行将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笔者相信,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而*对通胀的判断以及措施落后于形势。笔者估计CPI通胀会在明年年中达到6·5%,如果气候不作美或石油/材料进一步涨价,甚至可能冲上8%。

2006年6月时,中国通胀为1·5%,而一年后颷升至4·4%。食品涨价是拉升通胀的最大动力,在过去一年通货膨胀中的70%来自食品。这个趋势不仅会继续,而且会进一步恶化。

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正在席卷长江流域,四川、湖北、安徽等产粮大省灾情严重。截至7月29日,1·2亿亩农田遭受水灾,其中半数为严重受灾。同时另外1·4万亩农田受旱灾影响。换言之,生产秋粮的11亿农田地中,接近四分之一遭受旱灾或涝灾的冲击。尽管今年夏粮较上年增产1·9%,如果占全年产量五分之四的秋粮失收,全年粮食产量仍会低过2006年4977亿公斤的高水平。

猪肉是中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去年第四季开始的猪肉价格暴涨,某种程度上是对前几年肉价暴跌,*上无动于衷的报复。屋漏偏逢阴雨天,蓝耳疫猪瘟导致着40%的猪崽死亡率。生猪饲养周期为12-17个月,哪怕今天开始大力养猪,而且猪瘟即刻消失,明年年中前生猪供应也难有改善,何况目前农民养猪积极性并不高。

中国的玉米、大豆,大量依靠进口。国际农产品涨价,会不断影响国内价格。而且小麦、大米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也愈来愈高。

工资、租金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另一个源头。农民工短缺在制造业已不算新闻,不过这个势头正在向城市服务业蔓延。保姆、服务员愈来愈难找,工资愈来愈高。商店租金上扬也在加速。与制造业不同,中国的服务产业有加价能力,成本型通胀开始向下游消费者转移。

目前最大的挑战(也是笔者与主流预测的最大分别)在于,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当物价上涨预期植入人心时,所有能够提价的开始提价,工资随之上扬。笔者认为,中国通胀已经进入这个拐点,通胀预期将成为下一阶段带动物价上升的原动力。

*也意识到物价普遍上涨的威胁,然而应对措施却不得要领。兰州牛肉面涨价到三元一碗。地方*硬性将价格*在2·5元一碗,餐馆只能在份量上作手脚,消费者发现一碗面吃不饱了。

这轮通胀与2004年时有着明显的不同。三年前的最大症状是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今天则反映在消费者的焦虑上。个人储蓄开始离开银行,而且笔者相信工资增长一定加速。

如果通胀真的大幅攀升,连续加息无可避免。货币紧缩对供应上的短缺起不到太大帮助,加息也难增加猪肉生产。但是不加息便会导致严重的实际负利率,势必加速银行储蓄流向楼市、股市。在过去几个月,许多城市房价已经出现疯涨,负利率只会火上浇油。高楼价直接威胁和谐社会。

在2008年年底前,笔者预计一年期存款利率再上升189个基点至5·22%,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再升135个基点,至8·19%。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4%,利息税率调至0%。

出于*以及保护农民利益考虑,中国对粮食进口一向谨慎。但是假如粮食及肉类供应继续恶化,进口食品以济燃眉之急的可能性甚高。这样做还能缓解中美间的贸易磨擦。同时不排除通过补贴形式,纾减通胀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影响。

在能源、材料价格高企、粮食进口大增的形势下,人民币加速升值可以降低进口价格,减轻通胀压力。在自主、渐进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空间有可能变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5

2007年8月6日,统计局告诉我们说,7月的通货膨胀达到了5.6%,创出10年新高;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让我感到吃惊的并不仅仅是物价上涨幅度,而是到7月份为止,央行新发行的货币也同时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数据发布之前,8月2-4日,笔者曾经到河北、山西和内蒙调研;此行的唯一收获,就是我发现北京的物价,虽然在有些人的眼中已经到顶了;但仍然远远低于以上三地。

越穷的地方,物价涨得越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比如,在山西一个穷山沟里,鸡蛋30元一公斤,猪肉40元一公斤;这是裸价,也就是没有任何补贴的价格。这说明,价格的递补区间已经被截断。沿途所见,到处是滞销的水果,瓜果梨桃一大筐一大筐地烂在路边无人理睬;今年本是大年,果农欲哭无泪。

所谓流动性过剩

自猪肉“集体发力”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存在流动过剩的争议,渐渐地淡出了理论界。

马克思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货币是经济运行的第一推动力”,延伸到今天,似乎也可以概括为,建立在全球化资本市场基础上的“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所谓“流动性过剩”,说到底,更多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更多地是国际*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因为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一切经济资源的争夺,都不能脱离对于货币资源(资本)的争夺。

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利率理论的研究阶段,我国对金融制度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国家汇率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汇率理论的问题,特别是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评估,以及高度市场化状态中的货币体系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与当时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及金融领域大规模创新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否则也不会有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强盛。

在这里,理论和实践是高度相关的。从实体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构造了经济运行的新基础、新平台。这个新基础、新平台的出现,意味着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运行轨迹都要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外汇,由此进入国家储备,中国也由一个不承认“外币”流通权力的国家,进而发展到现在“坐拥”1.4万亿美元外储的投资大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的经济运行规律比较清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稳定,一切都是在国门内进行计划。开放以后,特别是当国际贸易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之后,很多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改变,它们之间需要有转换的变量,我们不但需要内部货币,也需要外部通用货币了。

所以,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力,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即利率)——资产价格(汇率)”这样的轴心前进的。而由于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则是以盯住美元为“实质”的国家管制制度,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的价格很低,形成了冲击性的流通体系、贸易体系。

投资困境的必然结果

“通货膨胀是对内的掠夺,战争则是对外的掠夺。”说这句话的人是马克思,一个我们理应尊重的人。

绝大部分人在谈论“通胀”的时候,并没有思考通胀的本质是什么。有些人在议论CPI的时候,更多的是因为它是听起来蛮酷的一个词。可是,他们对于CPI的递增速率过于迅猛的后果,比如,投资增长,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股票指数的增长,甚至连猪肉的价格也在增长,却欠缺深入的理解。

而真正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始成因,是我们在几年前试图抑制过快的投资增长时产生的副产品: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巨大失衡。换句话说,通胀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储蓄增加过快,而在于增加的民间财富,比如储蓄,不能及时转化为民间投资,进而推动就业。

通胀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哪怕一点点正面的作用没有?回答是肯定的。通胀的正面作用之一,首先就是它可以“*迫富人投资”,从而推进一个国家或者说是“全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富人们,也不可能感觉不到,现在投资渠道确实过于狭窄。

前不久,原江苏省常州市民营企业“铁本”的业主戴国芳在当地受审,*的公诉书只字未提此前关闭“铁本”时所罗列的那些吓人的“罪状”。戴被指控的罪名只有“虚开*,抵扣税款*”,而指控如此罪行的最好的证据,就是戴国芳当年主动上交的那份“企业自查报告”。

此时,3年前有关方面“查处铁本”的“意义”,开始呈现出来了。对此,业界的评论是,“查处铁本”以扰乱经济罪开始,却以“虚开*”这样细节化的罪行而告终,这多少显示出“行政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准备不足”,让人们感觉到戴国芳式的企业主们的“投资困境”,铁本“钢铁王国”的梦想戛然终止,倒在了一个不能服众的罪名之下。

据报道,法庭上的戴国芳“痛不欲生”,他问有关人员,“如果当初我不曾主动填写那些‘自查报告’,结果会是什么?”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中国的GDP保持着10%的增速,而就业增加率只有不到1%,失业率保持5%以上。由于民间的财富根本无法转化为投资,使无数戴国芳们走投无路,要不留在银行里“发霉”;要不胡乱挥霍,污染社会风气,并导致一系列的商品价格发生紊乱。

没有投资的增长,当然就没有就业的增长。其实自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与企业储蓄增加18万亿元;但产业投资的增加值只有6万亿元;过剩的民间资本的投资欠债,至少12万亿元。

无论这些投资欠债的成因是什么,每年它的贬值损益,就有1万多亿元;为了表达它们曾经的“存在”与“愤怒”,于是,我们看到了房地产价格“涨无可涨,仍然要涨”;直至近期的食品价格猛涨。投资无法满足,最终必然形成通胀。持有资产的人会变得富有,而持有货币的人会遭受损失。

这就是2007年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开始大量逃逸、自行寻求资产庇护所的根本上的原因。

金融决策vs *决策

我们必须面对两个问题:首先必须确认,美元在未来会不会持续贬值?这显然并非悬念;其次,如果美元在未来持续贬值,推高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就是“不可抗力”。否则,我们国家难免要面对货币投机流行、货币过剩的局面,彼时再开放货币市场,则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事实上,市场最深的恐惧,是由于美元的信用不足,当美元成为一条没有出路的“悬河”以后,那么或早或晚,要不它会冲决堤坝,要不成为一潭等待干涸的“死水”。

中国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摆脱增发基础货币对于外汇储备的依赖,但在此期间,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投资于各种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资产以及自然资源,然后付出美元资产。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压力,并不是因为人民币是否该升,而是美元应该贬到哪里,才是底部。如果美国紧缩对华贸易,美元的跌势将不可逆转;沽空美元的人们,必然转向现货商品,而不是其他货币。

对此,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货币资本扩张性涌入,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必然扩张中国的采购能力,直至外汇枯竭,中国的采购才会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希望通过投资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仍然无济于事;因为企业只是“*的细胞”,金融才是“*的血液”。

人民币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美元如出一辙,都存在造血功能衰退,同时“脂肪”和“骨刺”压迫中枢神经。所以无论美元贬值多少,多半都会消耗在原油储备上。在未来,原油将会更贵,虽然现在它已经很贵了,但这才是问题的“正解”。

事实上,人民币已经经历了1983~2005年的22年固定汇率制,现在正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升值阶段。如果有人竭尽全力,希望通过拉高人民币的币值以遏制中国短期的经济活力,这一设想成功的可能并不是没有,但确实相当渺茫。

学会识别哪些利益有可能消失,而哪些利益不可能消失,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过程。为此,也许我们将牺牲掉一点“经济活力”,但这正是我们改善宏观经济所需要的。

此前,日元升值的过程,也曾丧失过“经济活力”,但换来的却是规模庞大的海外投资市场。多年以来,日本不断扩张其海外投资规模,每年都有资本利得。

随便问个日本人,是现在好,还是1980年代好——换言之,是380日元兑换1美元好,还是110日元兑换1美元好?考虑到海外市场,日元升值真的吃亏吗?这种问题提得真蠢。

日本人民享受到日本经济发展的“福利”,一个负责任的民主政体不会容忍金融*对内剥夺。尽管日元“失败”了,但这只是日本金融决策*的失败,而非日本*决策*的失败。

人民币目前实际上被国际认为是硬通货,在国际美元信用体系即将崩溃的同时,国际对人民币的需求非常旺盛,这时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实际上就是将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对外输出换回相应商品和服务,解决国内的通胀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博士做了多年的翔实调研,甚至深入香港、深圳的“钱庄”和“找换店”,以及黑龙江黑河口岸实地调查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情况。

他介绍说,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
回答者:60431976 - 千总 四级 2-23 21:16
两周之前,我在《证券市场周刊》今年第28期“观察家”栏目发表的《经济真的失控了吗?》一文中表达了我对中国真实经济增长的看法。既然大家对于CPI指数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做一次更为深入的分析。

我的观点就是:无论数据如何,当前的通货膨胀上升只是暂时现象,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很温和。希望以下16个问题可以解释我对中国通胀状况的看法。

1.7月份CPI指数会突破5%吗?

应该会。许多中国经济分析师认为,7月份中国的CPI指数将会在5%左右浮动,瑞银的策略师最近在报告中指出,中国7月份的CPI指数将在4.8%到5%之间。我也认为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将继续上升。

2.什么在驱动通货膨胀上升?

很抱歉使用了这么多图表,但是读者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图1、2)。我把商品分为服装、家庭耐用品、医药、交通通信、娱乐、住房和食品七个门类。除了食品以外,其他的价格增长曲线都比较平稳。因此毫无疑问,最近通胀的压力来自于食品价格。

我再接着把食品进行更细的分类,分为谷物,禽畜肉类,蛋,鱼和水产品,水果和蔬菜,以及烟草和饮料。其中,谷物和水产品的价格小幅上升,烟草和饮料大致平稳,水果和蔬菜的价格甚至有所回落,最大的压力显然来自于禽畜肉类和蛋。在2007年第二季度,它们的价格上升速度一度接近40%,因此,这是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即使是肉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不同区域的数据,牛肉和羊肉价格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而就在最近6个月,鸡肉价格上升了30%,猪肉更为夸张,价格整整翻了一番。

简单地说,尽管总计有数百项的货物和服务价格被计入了CPI指数中,但是最近CPI整体上升,其根本动力还是猪肉和蛋的价格上涨。因此,即使7月份CPI数值达到了5%,其上升的核心源动力还是没有改变。

3.改变CPI构成权重,通胀依然严重吗?

事实上,这将会产生极大的不同。如果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出现了急剧上涨,那么毫无疑问,要么是需求过热,要么出现了供给不足。但是只是猪肉和鸡蛋的价格迅速上涨,我们必须冷静地考虑:为什么其他价格毫无动静,而只是这两种商品价格上涨?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都是临时性因素的结果,和宏观经济走势无关。

2003到2004年,鸡肉和蛋的价格也曾经高速上升,但在2005年到2006年价格垂直降落。现在只不过又重复了当年的故事。在上一次价格暴涨后,根据许多农业专家的意见,*增加了猪肉和鸡肉的供应量,随着经济增长,供应又出现不足,加上最近生猪蓝耳病的流行,价格加速了上涨。

我想,如果蓝耳病的流行性周期过去,同时农民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加大农产品的供应量,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到2007年第四季度,CPI数值将会低于3%。

4.肉价上升将会扩展到其他领域,造成通货膨胀风险吗?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核心通货膨胀将会上升。不妨再次审视数据,除了食品以外,其他曲线都没有上升,而且看不出有任何上涨的趋势。从目前供求结构来看,除了鸡蛋和肉,其他都不会有变化。

5.官方数据是否低估了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同意的观点,但是这和我们目前的争论几乎无关。有必要说清楚一点,即使官方低估了通胀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中国CPI数据还会继续上升。

理由很简单,低估通胀数据和低估通胀上升速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我主要关心通胀上升的速度,而不是通货膨胀的静态数据。

而且还必须指出,CPI指数并不是中国惟一和通货膨胀相关的数据,我可以用其他数据来替代CPI指数。比如可以通过原材料价格和制造业指数,或者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或者进口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变化。
把我刚才提到过的数据放在一起,就能发现两个问题:首先,最近10年来中国的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一直高于*公布的数据,我计算应该是3.6%,远高于*公布的1.4%。因此,我认为至少在过去7年里,*数据都低估了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其次,我并不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通胀比预计增长得更快。五项测量指标中的三项,包括进口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GDP真实水平,在过去9个月里有上升迹象,但是,其他两项显示出了平稳或者下降趋势(图3)。

在图里,读者可以看得更清楚。之前我们使用的数据主要是商品价格,现在使用截然不同的服务价格数据。我把它们分为三类:医疗、地产和房租(其中又包括房地产价格和房租价格)。非常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这些方面完整的数据。据国家*从36个城市中搜集的相关数据,房地产价格和房租价格有所上升,但是医疗价格和教育价格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从服务业数据中,看不出需求过热的趋势,恰恰相反,我认为从2007年开始,所有的服务业价格都开始下降。

6.工资上涨会带来压力吗?

当然。但是从目前来看,工资上涨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工资上。在我看来,这主要会对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而不是对国内商品价格造成影响。最近这些年来,城市收入水平的上升一直非常稳定。

7.食品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吗?

在过去5年里,食品价格是处于上升曲线中的。我曾经在《证券市场周刊》今年第19期“观察家”栏目《接下来该进口粮食了》一文中指出,至少在未来5年内,食品价格将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但是我认为,未来食品价格增速将只有5%,而不是现在的11%。换一句话来说,我认为现在的食品价格上涨速度已到达了极限,我坚持认为在未来6个月后价格将回落。

还有许多读者想了解,最近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谷物价格上涨究竟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认为:1.在过去12个月里,全球谷物价格上涨将对通胀造成影响,但是从禽畜产品来看,价格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如果现在就说整体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上涨趋势,还有些武断;3.在亚洲,区域价格因素对于具体某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弱。

8.那么,中国就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了吗?

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3个月里通货膨胀的加速并不是突然爆发的。我确实也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加速,但是我认为造成其加速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力供给的缩紧、食品价格的上升和重工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我想读者们有必要弄清楚,驱动通货膨胀的基本要素和临时因素之间的区别,至少在2007年的4个季度里,通货膨胀上升是周期性因素。我想在2009年到2010年这段期间,通胀上升才会是结构性因素。

9.如果通胀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又达到了11%,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

为了解释真实经济增长速度能够达到11%,我想让读者看看瑞银中国支出指数,这个指数主要由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构成(图5)。

在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顶峰,而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消费只能说是和历史水平持平,没有上涨的空间;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在2007年甚至出现了回落,因此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还是出口。

既然是这样,我也就没有必要解释经济是否过热,因为经济过热的表现总是体现在投资和消费的高速增长中。

10.是否是外汇储备增长过于迅速,造成了货币供应过剩?

从数据来看,中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迅速,因为在出口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中国通过发行债券和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成功地把流动性降低到了低点。其结果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信贷增长的速度非常稳定。

也有读者对M2和M3的过快增速非常感兴趣,但是这可能会造成误解。无论新增储蓄如何增加,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信贷的管理还是非常有效的。

11.如果CPI突破5%的警戒线,*会有所反应吗?

当然会,但是会比较温和。在6月份CPI指数上升到4.4%之后,*马上还以颜色,把存贷利息都增加了27个基点。如果通胀继续造成压力,那么*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加息。但是我认为*的动作也仅限于此。

12.利率上升意味着*紧缩吗?

不会,我认为只要真实利率没有上升,就没有*紧缩的意味。虽然近来*连续加息,但是存款真实利率还是在通胀水平之下。

换一句话来说,即便中国*一再提高利率,也并不意味着它希望紧缩经济,相反,是希望让利率水平合理化,来对抗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因此,我并不认为*会发生逆转。

再来说说准备金率,2007年中国*已经数度提高准备金率,但上调准备金率只是用来对冲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的手段之一。

13.如果*认为通胀已是结构性问题,*会发生转变吗?

不妨先来看看2004年下半年的*制定。在2003年中国已明显出现了经济增长过热的迹象,据我计算,当时的真实GDP增长已经达到了12%,这是国内需求增加和信贷增长造成的。在那个时候,*采取措施让经济得以冷却。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上升。在2004年第三季度,CPI数据已经达到了6%,那时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忧通货膨胀是否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影响。和现在相同,食品价格对通胀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能源价格也屡创新高,住房价格上涨也让决策者头疼不已。

因此*银行应该从中得出教训,通货膨胀常常是宏观*的副产品。对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为可能会更好。而且目前经济非常乐观,2004年时的贸易逆差非常严重,但是现在中国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

14.CPI在8月份和9月份还将继续加速吗?

这有可能,但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当前的经济环境没有变化,那么CPI指数甚至有可能一直上升到6%。但是我还在观察和思考两个问题:首先,CPI数据是否会上升到难以忍受的水平,比如说8%;其次,核心通货膨胀是否会受到波及?

15.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不会增加通胀压力?

答案很简单,尽管人民币兑换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不断上升,但是它兑换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汇率却在下降。如果真的说人民币升值将会造成压力,那么它必须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发生。

16.有什么市场动向?

综合以上观点,7月份通货膨胀继续上行将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6

只有抄袭咯,~~否则恐怕只有经济专家来回答咯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什么药止痒效果好 慕容三藏履历 职业cf电脑配置cf电脑配置要求是什么 玩3a电脑配置要求想玩3a大作需要什么配置 台式电脑哪些可以畅享3a大作想玩3a大作需要什么配置 七彩虹i7-10700台式机 性能强劲 高效静音 小黄鱼游戏台式电脑主机(i7-10700F、16GB、512GB、RTX3070)-适用... 工伤保险记什么科目 在4×4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到点C,使三角... 在4×4方格中, 要求C点在格点上,且以AB为边的△ABC为直角三角形,标出所... 巴基斯坦和伊朗会改善关系报团取暖,这是为什么? 通货膨胀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现在到底有没有进入通胀? 腾讯企业邮箱邮件下载? 我们公司是QQ企业邮箱,怎么能下载到桌面登陆 巴基斯坦的钱币叫什么.和人民币的汇率 腾讯企业邮箱(网盘)里的文件怎么批量下载 女生去巴基斯坦工作安全吗? 通俗解释一下国家破产.. 巴基斯坦的100元.可以兑换人民币的多少钱? pkr是什么货币 da afghanistan bank是哪的钱?我的是10000的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现在局势怎么样? 巴基斯坦500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 巴基斯坦政治危机 我国有三座以“南”开头的省会城市,分别是什么? 巴基斯坦的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到底是“苏南”,还是“苏北”呢? 为什么巴基斯坦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 江苏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QQ企业邮箱是下载吗? 买房社保断了一个月 邮箱是什么,要怎么下载 中间社保断了,可以补交买房吗 急!!!由于域名过期被抢注,不能续费,现在想要备份或者下载腾讯企业邮箱内的邮件,如何操作? 买房社保停两个月怎么补交 企业邮箱的客户端要怎么设置啊? 深圳社保断了怎么买房 腾讯企业邮箱里面的已发送邮件如何保存下来,请教高手……… 企业邮箱怎么登陆??? 社保中间有间断怎么买房? 买房需要交几年社保 中途断了一个月有影响吗 社保断了怎么买房?缴存年限重新计算! 社保断了一个月买房吗 社保断了补缴能买房吗 社保中断能买房吗北京 社保断缴后还可以买房吗? 换工作社保断了买房子 准新车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二手车准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