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30 09: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3:56
《竹石》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作。这是一首抒写了竹林坚韧、坚韧的品格,是一首抒情的诗篇。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清光绪十年中的秀才,1736年中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知县,有突出的政绩,后留扬州,靠卖艺谋生,是"扬州八怪"中的主要代表。
竹石是一种抒情的抒情诗。拟人化写作就是把没有人类行为与情感的东西,转化为与人同样的行动与情感。这种创作方法在诗歌中多见,在抒情和抒情的诗歌中都有体现。它能把被塑造的物体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感和品格,以此来比喻、赞扬或者歌颂一个人的品格。原诗的开头一句,就是要坚持住。
从“咬”一词开始,就把“情”的对象“拟人”,把“竹”的生长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立根原在碎石中将竹林的根系进一步刻画。然后,他用“千磨万击”来形容竹子的顽强,间接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坚韧和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