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被叫“胖妞”,是校园欺凌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9 12: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10:24
邻居云朵的妈妈最近向我说道自家孩子遇到的困难,原来是有点肉乎乎的云朵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妈妈,班里的同学都说我很胖,还叫我小胖子和肥婆,是不是他们都不喜欢我?"云朵那委屈又沮丧的样子让妈妈觉得很是心痛。其实云朵虽然只是肉乎乎,但是还是白白的很可爱,可是身边的小伙伴却根据她的身体特征起绰号,只是根据自己接收的信息给她安上了这个"绰号"。但是云朵越来越不开心,不愿意去学校,又不能阻住别人的玩笑和绰号。父母可不要不重视孩子被起绰号,觉得这只是孩子之间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就是因为大人的不重视,让那些坏孩子变本加厉。孩子被起恶意的绰号,这已经属于校园欺凌的初级阶段了。别小看孩子被起绰号,"恶意绰号"已属校园欺凌!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学院通过一份调查得到:"40.7%的中小学生都经历过被起难听绰号的经历。"成年人不要觉得孩子胖点是好,叫胖胖也挺可爱的,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他们不一定会喜欢这类本身就不太友好的外号。其实孩子比我们更加敏感脆弱,我们成年人对于难听的外号都会觉得无奈和难受,更何况是孩子呢?"恶意的绰号"已经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对于针对性和侮辱性的绰号,孩子会产生压抑自卑甚至是封闭自我的心理问题。因为害怕听到别人给他取得恶意绰号,不愿意去社交,不愿意和外界接触。要么就是走向另一个扭曲的极端,加入到伤害他人的一方,给别人取恶意的绰号,陷入恶性循环。在"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的一项调查研究表示:81%的被访问的小学生都认为"语言伤害"是亟待解决的校园问题,刻不容缓。显然而见,恶意绰号并不是个例,可不能因为普遍存在、孩子还小就忽视了恶意绰号的伤害。这可是校园欺凌,不幸的童年是需要一辈子去治愈的!"恶意的绰号"不是善意的绰号,不要低估它对孩子的危害!
1、让孩子开始自责和怀疑自我很多时候孩子被嘲笑被欺负的时候会去向老师求助,但是却有老师这样想:"为什么别人就嘲笑你,给你取外号呢?你为什么不能改改呢?"就好像《奇葩说》里的参赛者希瑞就分享过自己的幼年的事情,因为爱跳皮筋和女孩玩被其他人嘲笑为"太娘,娘炮"。可是年幼的他向老师救助,得到的就是上面那段冷冰冰的话。知道成年后他依旧耿耿于怀:"其实比起嘲笑,让人更痛苦的是多年来自己内心的谴责。"因为别人都这样批判,所以开始自我怀疑,陷入自责,煎熬着自我。要知道,自责和怀疑不一定会让孩子改变,甚至会变得怯懦无法改变自己。当孩子想要理想型自己,就会带上面具伪装的去生活,分割出一个虚假的自己,满足他人却失去了自己。
2、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成年人收到冷嘲热讽,被起外号时,相信内心也是五味陈杂,很难受。小孩子的自尊心可不比我们少,在年幼却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和打击,会委屈、烦恼、生气甚至是怨恨;要么变得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要么就是报复打击心理极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恶意绰号的攻击,变得自卑不自爱,不愿意去学习知识宁愿呆在家里逃避恶意绰号的挑战。反正都这样了,在学习努力提升也没有意义了;要么就是激动到伤害杀害同学。恶语如隆冬,语言的伤害就像无数把小刀,狠狠插在孩子鲜活的心脏。"小斜眼、黑鬼、丑八怪、肥仔……"这些都是伤害孩子自尊的刀子。
3、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自从孩子3岁起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了解,一是来自家庭;二则是来自学校的环境。尤其父母需要工作,当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对于世界的认知基本都来自于学校。当孩子受到"恶意绰号"的语言攻击,被一群人孤立,经常看到别人的白眼和嘲讽,年幼空白的他会怎么想这个世界?他正处于校园欺凌,处于这个世界的灰色地带,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不仅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意义的,更会产生厌世的想法,这样扭曲的认知对于孩子未来成长的道路就是一座大山,难以跨越。父母该如何解决"恶意绰号"带来的危害?
1、让孩子克服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恶意的绰号是他人根据自己的想法针对某人的特征取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或事,融于不同的环境,生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也都是尽不相同。所以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被无限放大取外号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发现孩子被取外号时,引导他正确的面对和解决。先要正视自己,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美或丑;但是我们都是最好的。对于一些侮辱性的绰号,让孩子不要太过在意,不如花点时间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形象。在心理学中就有一个"奖赏回路"的概念:当个体做了一个可以得到良好反馈的行为,大脑就会鼓励个体一直重复;反之则是趋向放弃。可以练习舞蹈,那么形体会更好;多看说,谈吐之间不会庸俗;喜欢唱歌,就一展歌喉。用实力说话,增强自己的自信,让绰号成为自己得意的标签!
2、引导孩子乐观面对当孩子受到"恶意绰号"的攻击,父母的引导和态度就格外重要了。不要一笑而过,在孩子告知的时候要给与安慰和引导,然后打电话告诉老师,或者让孩子告知老师,最好是让两个人和解不要再用恶意的绰号。另一方面,父母作为成年人要教会孩子沉默对待。有些孩子本性可能就是喜欢开玩笑,而且你越是表现得不开心惊慌失措,他们可能就会更起劲。如果被起绰号的人并不理会,没有回应的孩子自然就会失去了兴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没有人再记得那个恶意的绰号了。注意了,这个沉默对待可不是独自生闷气,这样反而气着自己。而是冷静不理会,父母日常的乐观引导也就开始起作用了,有的时候难得糊涂反而是件好事,只要内心强大,什么风言风语都不能掀翻自己。父母对于校园霸凌都是害怕和重视,却对于恶意的绰号反而没有那么重视,缺乏了防备意识的我们就让孩子受到了语言上的校园欺凌。家长一定要多观察注意孩子的情绪并了解背后的原因,也要教导孩子反欺凌的思想,敢于积极反抗和应对。但是不能以暴制暴,伤害他人。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障碍,父母一定要好好引导孩子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