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9 10: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2:47
思想之间的真正交流要成为可能,首先得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这三种进路的比较,也以确立共同的起点和基本的共识为前提。就现代性而言,三位哲人有如下共识:
1. 现代性是一场危机:与科学乐观主义、启蒙理性主义等乐观态度不同,他们视现代性为一场西方文明的危机。在尼采和施特劳斯那里,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危机;在海德格尔处,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存在致命问题,而现代性的技术框架下,整个人类生存也处于无根状态。
2. 现代性危机本质是虚无主义:时代的危机——虚无主义: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或上帝。“没有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这是尼采的虚无主义,他洞察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驻”的存在“真理”,这使他回归到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无物持存”、“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这是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他发现了对虚无的遗忘。“仅仅对存在的遗忘仍免不了恢复存在的中心而同一的本体地位,只有遗忘了虚无才无法记取。”(张志扬语)。“终极的善恶尺规不复存在”,“不可能好坏、是非的标准”,“没有任何永恒之事,一切都转瞬即逝,一切都在当下消解。”这是施特劳斯的虚无主义。
3. 虚无主义的根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科学理性主义——西方现代性的普适性根源。三者都认同。
3.1尼采的科学论
3.2海德格尔的科学论
3.3施特劳斯的科学论
4. .虚无主义的危机中蕴藏着克服危机的因子。
4.1对尼采而言,创造始于推毁。对危机的克服之道在于复兴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和悲剧,但简单回归古代(前苏格拉底的希腊文明),在诸神已被柏拉图主义和*教完全杀死,而柏拉图主义和*教的上帝又被现代科学的“理智良心”(现代科学理性主义)彻底否定的今天,已不可能。因此,他拿起价值重估的重锤——权力意志,砸碎一切柏拉图主义所营造的偶像,以图彻底否定自柏拉图以来的两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历史(那是一部错误的历史),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克服现代虚无主义危机。精神必须经历三种变形(对传统的彻底否定),才有说“我是”的孩子——价值的创造者,才能在废墟上重建西方文明。
4.2对海德格尔而言,“哪里有危险,拯救之力就在哪里生长”。在形而上学上意味着“无物持存”的虚无主义,尽管遮蔽了存在的真理,但是也蕴涵着无蔽。尽管现代技术的本质是框架,但框架也是给予意义上的持存,在给予中自居,人成为真理之本质的守护者。拯救之力扎根并繁荣于技术的本质之中,技术作为一种“去蔽之术”的属性并未取消。但要实现此种拯救,要把握存在的真理,就必须克服自柏拉图以降两千多年的“存在观”(它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克服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回归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按照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力特等哲人把握存在的方式(非逻辑的、直观的方式)去领悟存在。而且这样还不够,海氏通过艰辛的思想道路,发现完全在西方的思想道路上,无法通达存在的本真状态,而东方的老子之道论,给其很大震动和启发。东方走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存在领悟之路上。海氏因此一方面克服西方的逻辑化思维方式,从追问存在转向倾听存在(道说和切近的同一),一方面克服东方的神秘化思维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始终不离语言而思存在。此种思之道路,为的是彻底否定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传统。因为只有彻底否定这一传统,真正终结传统哲学,才可能有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但从以上分析可知,拯救的因子内藏于危机之中。
4.3对施特劳斯而言,“古典传统的真正复兴只有在对传统的彻底推毁走到尽头以后才真正可能,只有首先经历尼采式最彻底的批判以后才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虚无主义作为拒斥古典自然正当论的结果,只有回归柏拉图式的*哲学,才可能被克服。但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只有在所有的传统都已打碎时才成为可能。因此西方现代性的危机越是深刻,反倒恰恰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契机使人们有可能以全新的视野来审视从未被真正理解的传统。一言以辟之,虚无主义使得重新理解、真正认识传统成为可能,进而克服之道也就出现了。因为虚无主义正是拒斥传统*哲学的结果。
三、研究进路之二:比较其异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面对虚无主义这一时代的精神本质和现代性危机,采取了有着根本区别的救治方案,而这又导源于他们对虚无主义的根源认识之不同。
1、 三种不同的进路:
1、 1尼采的生命哲学
1、 2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1、3施特劳斯的*哲学
尼采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和施特劳斯的*哲学都将现代性危机归结为虚无主义[1]。但是在病源上却根本不同。
2、 虚无主义的病源之不同:
2、 1尼采认为是“上帝之死”(柏拉图主义的破产)。柏拉图主义导致了对生命的遗忘,
人生的意义在此世被悬置,传统的善恶观导致人性的堕落和颓废。尼采的关注始终是人生的维度,“德性”高于“真理”;
2、2海德格尔认为是“存在的遗忘”。自柏拉图哲学开始,西方走上了“以存在者的存在代替存在本身”,通过存在者来认识存在的形而上学传统。如此,思维的自明性成了问题。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整个西方文明都缺乏坚实的根基。对存在的遗忘也是对人的遗忘。作为“此在”的人之缺席,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的技术化时代来临。在海德格尔这里,“真理”的地位高于“美德”、“存在”高于“伦理”,或者说他认为没有“存在论”基础的善恶尺规终究是不稳靠的);
2、3施特劳斯认为是“自然正当被拒斥”。关于根本的好坏对错,我们一无所知;“相对主义”: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绝对的善好,一切都是允许的,因而也就是相对的。如果对海德格尔来说,必须返回人的“原初状态”来认识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那么施特劳斯则显然认为这一原初存在并非“此在”而是作为“道德和*的存在”。
三种诊治都涉及到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理解,都返回到了文明的源头,开端之思。
3、 核心是如何理解柏拉图哲学:
3、 1尼采将西方哲学传统视为由柏拉图开启的柏拉图主义:真实世界与假象世界的对
立、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对立。
3、2海德格尔将柏拉图哲学理解为“从存在者来理解存在”的存在论,由此开启了形而上学传统。
3、3施特劳斯则将柏拉图哲学理解为“*哲学”(追求关于美好生活和健全社会的知识),而非传统的“相论”哲学。在他看来,尼采和海德格尔对柏拉图哲学,对西方传统源头之理解,代表了在西方思想界盛行了数百年的认识,而这是个“错误的认识”。由此导致了对现代性危机的拯救路向和方案也完全不同。大致而言,尼采是在“上帝死了”之后,回归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和悲剧,重新赋予尘世以意义,宣扬希腊英雄主义的人生观:热爱命运,感激生活,连同它的苦难与厄运。海德格尔是为“存在被遮蔽”的西方寻找存在的坚实根基,以确立思维的自明性,从而重新奠定文明之根。施特劳斯是为古典“自然正当”被拒斥的西方重新回归“柏拉图式的*哲学”开启思想的道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2:48
楼上的哥哥贴错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