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9 14:4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9:13
肝素抗凝血机制分为3个方面:1 增强血浆中一些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 2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FPI,这也是肝素的抗凝作用在体内远强于体外的原因 3抑制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FIII,这对预防炎症时微血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9:13
肝素是一种粘性多糖,自身的抗凝血能力很弱,主要是与抗凝血酶3结合后,让抗凝血酶3的抗凝作用增加2000倍,且能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过程。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9:13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抗凝血酶III(AT-III)的活性
机制描述: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形成肝素-抗凝血酶III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能够大大增强抗凝血酶III对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丝氨酸蛋白酶类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显著增强。
效果: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凝血过程的进行,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
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机制描述: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间接抑制凝血酶原激酶(如组织因子-FⅦa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酶是启动凝血过程的关键因子之一。
效果: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减缓凝血过程的启动和进展。
三、干扰凝血酶的作用
机制描述: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能够影响凝血酶对凝血因子的激活作用。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核心酶,负责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效果:通过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减缓纤维蛋白的形成和血栓的生成。
四、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
机制描述:肝素具有负电荷,可以干扰血小板表面的负电荷,从而阻止血小板之间的聚集和黏附。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步骤。
效果:通过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五、其他机制
增强蛋白C的活性:肝素能够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物质和抗凝物质,进一步促进抗凝作用。
促进凝血酶的失活: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后,能够增强凝血酶与抗凝血酶III的亲和力,从而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综上所述,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干扰凝血酶的作用、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肝素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