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9 19: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08:08
【答案】:(1)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 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 作为行为主体的社会个体,为了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则必须对这种外在于自身而存在的行为要求有所适应,这就是规范与主体之间的客观关系。 (2) 其次,把规范的接受看成一种内化过程,就必须了解内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内化”最初由法国社会学派杜克海姆等人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 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他们指出社会规范的内化,即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准则。 (3) 再次,规范接受或内化是发生于主体头脑内部、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内在过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只能依据其外在标志进行推断。这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