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5 17: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7 20:01
依达“出道”正逢其时:60年代香港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新生的一代又由于未经过战乱,于是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些憧憬。依达的“言情小说”便为满足少男少女的情感需要,占领了相当大的大众阅读市场。依达的作品并不以自己的艺术素质取胜,其所以畅销原因主要是:第一,能把握到年轻一辈的心态与情感,题材新潮,经营洋化,追逐着欧美的前卫与开放,颇能迎合当时崇洋的香港青年,为他们编织幻梦,提供趣味。
第二,依达的作品,有一种能吸引青年男女的代入感。男主角多为风度翩翩的公子、才子;女主人公则是美貌多情的校花、白领丽人。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玫瑰般的理想色彩,距离现实很远,距离一般的小市民生活更远。正因为如此,他争取到了两个较为稳定的读者群:一是对现实生活有抗拒感而崇洋的青年学生;二是幻想过另外一种理想生活的小市民。
第三,依达的作品笔法简洁,语言流畅浅白,人物关系不太复杂,很适合一般人的欣赏口味,加上桥段新鲜,结局新颖,一时读者如云,销路奇广,且遍及东南亚一带。
依达虽然高产,但由于小说布局不够紧凑,写作范围狭窄,独沽一味的青春小说,终究不能久长。他似乎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便尽量深化作品的社会内容,以人物的命运和他们的性格、心态去反映现实,从多个角度去表现由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物欲”对人精神上的挤压,金钱对人的心灵的扭曲。
这些作品对西潮刚刚泛滥的香港现实有一定的触及,对金钱给予人心的腐蚀作用有所警惕与批判。可见依达还是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