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5 22:5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1:50
“螟蛉之子”就是指义子,即俗语所谓之干儿子、干女儿,与收养人无血亲的后嗣。
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苑》一文中,文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法进行交配生产,没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来当作义子喂养。据此,后人将被人收养的义子称为螟蛉之子。
扩展资料:
酒文化如此发达,酒文学在中国的开始自然也很早。陈子展《诗经直解》说:“关于酒文学,《周书·酒诰》之笔,《宾之初筵》之诗,自是古典杰作。厥后扬雄《酒箴》、刘伶《酒德颂》、杜甫《饮中八仙歌》,虽是小品短篇,亦皆名作。但论艺术性与思想性兼而有之,仍推《宾之初筵》为首创杰作。”这是很准确的评价。
至于此诗在后世的社会影响,从明代黄榆《双槐岁钞》所录汪广洋《奉旨讲宾之初筵叙》文中讲的一件事便可以得到证明。据汪广洋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听了他讲解《宾之初筵》一诗后,大为感动,命令缮写几十本颁赐朝中文武*,让他们悬挂在府第的厅堂上,以为警戒。
陈子展在转述此事后,认为朱元璋“厥后大戮功臣,纵酒败度,亦当是一种口实”,读者可见《宾之初筵》一诗的影响力之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螟蛉之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1:50
古人所说的“螟蛉之子”是指螟蛉(音míng jìng)在竹中筑巢,孵化后的幼虫。传说中螟蛉在竹林中筑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产下一粒又小又轻的卵,孵化后就成为了“螟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