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2:34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最终要的原因:悬军深入,后继乏力。
1851年太平天国在今天起义,辗转北上,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当年五月便派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兵北伐,意图是直取北京,消灭清廷。此时太平天国成立才两年,占领南京等地才两月时间,根基还未稳固,便派兵北伐。
林凤祥和李开芳曾是西王萧朝贵手下的两员猛将,攻城略地,所向无敌,是当时除石达开、韦昌辉之外,太平军最为优秀的将领。北伐军人数不多,只有两万多,但都是从广西出来的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信念十分坚强。北伐军一度取得很高成果,他们兵出浦口,在淮北捻军的配合下,不出一个月便出安徽进入河南,同年九月抵达天津郊外的静海、独流,咸丰皇帝为之震惊,甚至一度打算北狩承德避暑山庄,并下令各省督抚直接将赋税送往皇帝行宫。
但是此时北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远离天京大后方,粮草不继。而且一路上只管进军,不占城池,自己也没有根据地。最终被清军包围消灭。
总而言之,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多北伐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大清王朝的正规军,从浦口一直打到天津,这可谓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但是,由于偏师北伐,没有其他军队照应,远离后方补给基地,最终还是失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3:52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
过早建都丧失锐气。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如果以南京为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兵,把战略重点放在推翻清王朝上,这样的话,太平军就应集中精锐部队及最有权威的将领进入河南、河北、山东,兵锋直指清廷,这当是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战略抉择之一。如果过早在南京建都,太平军必然以保卫天京的安全为目的来部署一切兵力,*的进攻阶段就会停顿下来,锐气就会减退。因此,在南京建都实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而这却是出自洪秀全、杨秀清的意愿。太平军离开广西之后,便有“取金陵为本”之议。杨秀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即使成不了事,也可占领黄河以南。洪秀全则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把“小天堂”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建都问题上,洪、杨都有偏安和及早享受的思想。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战争中,尤其是在*战争中,在没有获得任何决定性的胜利之前,迅速行动是一个基本规则。”占领南京当然不是决定性的胜利。洪秀全、杨秀清们理应略作休整之后,迅速行动起来,率主力部队越过长江,乘清军已如惊弓之鸟之际,向江北推进。时值三月,天气转暖,士兵生活容易适应,加上皖北、山东饥民甚多,太平军一到,饥民相率加入太平军,形势当会有重大发展。建都天京之所以是失策的,是因清*还未推翻,*的历程正急速地向前发展之时,突然停止了脚步,这就给清廷留下极大的喘息机会。清军在惊魂稍定之后重整旗鼓,很快在南京城外扎下了江南大营,使太平军的作战部署不得不以护卫天京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太平军战略上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由于贪图安逸而逐渐丧失了*锐志。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因为这样做了,就能“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这样的许愿在杨秀清发布的布告中也出现过。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
3、*严重
*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这些从西方*教教义中捡来的货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5:27
三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于派兵西征的同时,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军2万余人,挺进华北。北伐军由浦口出发,经安徽蒙城、亳州(今亳县)入河南,克归德(今河南商丘),因无船不得渡黄河,乃循南岸西趋,于五月二十一抵汜水,征得数十条船,开始抢渡黄河。二十六日,主力渡过黄河(一部未得渡,南返安徽),占温县,围怀庆(今河南沁阳),与城内外清军相持两月。七月二十八,北伐军撤围西进,经垣曲入山西,过平阳(今山西临汾)、洪洞、黎城,东入直隶(约今河北),克临洺关(今河北永年)、邢台,北上藁城,东占深州(今河北深县),稍事休整后即东进沧州,于九月二十七占领静海和独流镇,在此屯驻待援(前锋一度抵达天津西杨柳青)。北伐军以流动作战见长,一旦在静海、独流驻止下来,即迅速陷入清军的重围。时值隆冬,军资匮乏,又久等援军不至,处境日益艰难,乃于四年正月初八突围,南走河间县束城镇;一月后又突围走阜城。清军马队紧追不舍,北伐军再度被围。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于攻占金陵(今南京)后,对*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贸然派出2万余精锐,深入华北,谋取北京,结果陷入清军重围;加之后援部队派出过迟,且于中途溃散,北伐军遂失去了突围南返的希望。这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所遭到的一次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