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甫的生平感悟,40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0
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也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现实多么黑暗,*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杜甫一生做官的时间不算长。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游历了吴越齐鲁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不论是应诏就选、投待干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献赋,都没能使他摆脱坎坷的境地。他深深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说:“主上顷见征,做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练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来。《醉时歌》不但不是醉后狂言,反倒说明对现实取得了清醒的认识:“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言知何用!”
杜甫看出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出要离开他们了。杜甫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我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也曾达到过。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的积极态度,而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黄彻、碧溪诗话。卷十云:“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出处一致矣。”实在是中肯之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之外,也非要过问*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这首诗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记载着思想的转变和成熟。诗里说:
杜陵有布在,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落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再穷、再老也不肯放弃他的理想,拙就拙到底,愚就愚到底,“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这是何等的坚定顽强;在当权者的冷淡、同辈的嘲笑和艰苦的生活中,杜甫也曾动摇过:“非无江海志辅洒送日月”,但是“终婉巢与由、未能易其节”,仍然要百折不挠地投身到*中去。杜甫这样做,决不象那般蝼蚁辈是为了自求其穴,为了形庭分帛,也不是为了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而是为了整顿乾坤接济苍生。在他的心目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才是推动杜甫积极从政的原因。所以他越是看到*黑暗,就越不肯避开,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个人的不幸。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映照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短短的十个字才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不仅控诉了社会的不平,更让我们感到杜甫面对现实的勇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1
杜诗的诗史性质。安史之乱带来了大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大转变。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这场战乱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就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杜诗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比事实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他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令人千载以下为之动情。
杜诗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杜甫的集大成,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诗歌传统而言,杜诗的叙事与议论,受《诗经》的影响;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受《离*》的影响;其缘事而发,受汉乐府的影响;其浓烈的抒怀,细腻的感情,受建安诗歌的影响。在诗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诗的语言及意象上,他吸收的就更为广泛而多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1
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杜甫的一生是比较苦的。
早年的他也有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自从他离开祖父之后就一直过着不好的生活。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虽然有过做官的经历,但是由于耿直,被罢免。之后就一直不仕。
他一生困苦,卒于孤船只上.
他与李白的相见,使他一生的辉煌。也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他的作品朴,直,悲凉,其艺术价值很高,现实意义相当重要。
“诗史”之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也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现实多么黑暗,*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杜甫一生做官的时间不算长。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游历了吴越齐鲁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不论是应诏就选、投待干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献赋,都没能使他摆脱坎坷的境地。他深深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说:“主上顷见征,做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练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来。《醉时歌》不但不是醉后狂言,反倒说明对现实取得了清醒的认识:“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言知何用!”
杜甫看出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距离。表示出要离开他们了。杜甫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我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也曾达到过。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的积极态度,而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黄彻、碧溪诗话。卷十云:“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出处一致矣。”实在是中肯之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之外,也非要过问*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这首诗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后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记载着思想的转变和成熟。诗里说:
杜陵有布在,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落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再穷、再老也不肯放弃他的理想,拙就拙到底,愚就愚到底,“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这是何等的坚定顽强;在当权者的冷淡、同辈的嘲笑和艰苦的生活中,杜甫也曾动摇过:“非无江海志辅洒送日月”,但是“终婉巢与由、未能易其节”,仍然要百折不挠地投身到*中去。杜甫这样做,决不象那般蝼蚁辈是为了自求其穴,为了形庭分帛,也不是为了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而是为了整顿乾坤接济苍生。在他的心目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才是推动杜甫积极从政的原因。所以他越是看到*黑暗,就越不肯避开,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个人的不幸。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映照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短短的十个字才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不仅控诉了社会的不平,更让我们感到杜甫面对现实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