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鲍"这个姓怎么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1:28
鲍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古代春秋时,远古大禹的后裔叔牙,受封为鲍邑(在今山东丙城县)的首领,其子孙便以封邑为姓,世代相传姓鲍。
聚集地:暂无
堂号
《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妃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望出上党、泰山、东海、河南。
历史名人
鲍叔牙——即鲍叔,春秋时齐人。与管仲交,知管仲贤。鲍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射小白中钩,及小白立,为桓公,鲍叔牙遂
进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而成霸业管仲尝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故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
鲍廷博一一字以文。清朝安徽款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终年86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1:28
鲍叔牙的后代,很有名气的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1:29
一、姓氏渊源:
1、出自姒姓,为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又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夏禹裔孙敬叔(即杞公子)仕齐,食采于鲍邑(原为夏朝的诸侯国,故城在今今山东济南历城区),其子叔牙以邑(国)名为氏,称为鲍姓,子孙后代便以封邑为姓,世代相传姓鲍。
2、出自庖牺氏,即伏羲氏,其后有鲍姓。
3、出自他族中鲍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代北地区少数民族俟力伐氏(一说为俟力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与汉族融合,遂改姓“鲍”,称为鲍氏。另外,同时还有,代北的少数民族“鲍俎氏”也有改姓鲍的。
清满洲八旗姓保佳氏、瓜尔佳氏等后均有改姓鲍者。
景颇族金别氏,汉姓为鲍;佤族羊布拉氏(一称尤斯拜氏),汉姓为鲍。
内蒙古东部蒙古孛儿只斤氏后改为鲍姓。
今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鲍叔牙。
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鲍姓是个人才济济,名家辈出的姓氏。管鲍之交乃千古交友之典范。鲍叔牙对于管仲的那一份隆情高谊,不但达到了人类至高至美的人格境界,而且激励鲍姓后人以此为楷模,交友要真诚、奉献。
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洛阳)。战国初,田氏代齐后,子孙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间地者。
两汉时期,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乃渤海高城人(今河北盐山),后被王莽所杀,他极有预见的在生前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今山西上党),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汉时还有扶风郡人(今陕西兴平)鲍鸿、鲍恢,京兆新丰郡人(今陕西临潼)鲍邮,东汉初的九江人(今安徽凤阳)鲍骏……。表明在秦汉之际,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有一支进入安徽。
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山东、江苏间地,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名家辈出。著名南朝乐府诗人鲍照即为此郡鲍姓之杰出代表。此郡鲍姓由于离东晋、南朝之国都南京较近,其由于仕宦、逃难进入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际,繁衍于上党、泰山、河南郡的鲍姓亦呈族大人众、名家辈出之态,昌盛为鲍姓上党、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导致鲍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来。
两宋时期,鲍姓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其除昌盛于山东外,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鲍姓十分抢眼,名人辈出。元初、元末的*导致鲍姓向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鲍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等地。
明朝中叶以后,鲍姓进入台湾省。到了清朝,鲍姓分布愈广。
如今,鲍姓在全国分布很广,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鲍姓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的70%。鲍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有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6%。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上党郡:战国时期韩国置郡,秦国灭韩国后承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其时辖地在今山西*子县。西汉朝时期移治到长子(今山西长子),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东部地区即今山西*治市一带。
泰山郡:西汉初期(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东海郡: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一是治所以郯(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秦汉之际曾称郯郡(今山东郑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下辖三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二是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后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三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改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时期建为河南省。
2、堂号:
清懿堂: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鲍氏“清懿堂”是为颂扬鲍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是中国少有的“女祠”。古代祠堂的修建,注入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男为天,女为地,妇女的地位是绝对低下的。为了做到克勤克俭,恪守孝道,完成大礼的孝道,许多妇女“功名成就”,以生命为代价而成了烈女和贞妇。其实,这都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压迫和对其幸福生活的剥夺。
清望堂:资料有待补充。
东海堂:资料有待补充。
亦政堂:资料有待补充。
上党堂:资料有待补充。
舞鹤堂:资料有待补充。
泰山堂:资料有待补充。
道腴堂:资料有待补充。
河南堂:资料有待补充。
夷白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世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伦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正始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著存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