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2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7
有心无相:
此“心”指真如之心,不是妄心,若人忆念真如,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 无相可得,无法可受,无法有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生死涅槃,等如空花,无凡无圣,无增无减,不垢不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念真如,则离诸虚妄相。简而言之,善知识若能知一切法不可得,实相无相,则一切相不待灭之而得心无挂碍。古人说“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亦是此义。
相随心生:
此“心”为妄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凡夫流浪六道,执假为真,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计无我为我,执染为净,心存得失顺逆,多起爱憎,心随境转,对境生心,由爱生取,由取生有,成十二因缘,故有流转,生死不息。楞严开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即明此义,法法本无法,法法本无说,而众生见相着相,无端起知见,妄心即起,于无相中见有相,遂成流转。所以,诸法本自空寂无说,而众生自起知见,相实是自心生起,简而言之,如一珠宝,贪与不贪,爱与不爱之人,起心不同,或不起念,则珠宝之相,由众人种种心而起种种相。若对珠宝不贪不厌,不取不舍,则珠宝相自灭。
有相无心:
此“心”为真如之心;若人对境生心,着相而起爱憎取舍,则真如之心未失而失,故名无心。遂成颠倒,以倒为正,以假为真,如来视为可怜悯者。如见一宝珠,心起爱着之心,即已着相,真如之心则不失而失,名之为无心。
相随心灭:
此”心“,可作二解,一作妄心解,如妄心不起,对境不生心,不起爱憎,知所有相皆是虚妄,知所有相皆是妄语,知五蕴皆空,舍此攀缘妄心,知此心非我我所,则妄心不亡而亡,相则不灭而灭。即楞严经所说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二作真如心解,若人对境但念无生,但忆念真如心,则一真一切假,实际里地,不受一尘,则诸相不灭而灭, 灭而无灭。如人见宝珠,不起爱着之心,不贪不厌,不取不舍,则此珠之相则灭。
综上,无非劝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四相,绝百非。舍攀缘心而就不生不灭真如之心。持佛正见,归无所得,善能分别一切法,而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常不断,不生不灭,绝诸戏论,不着世语,舍离诸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即与离,二无所着。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转烦恼为菩提, 转识成智,舍识用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7
“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应该不是佛法中的句子,前后矛盾。佛法讲性相一如,这里一下有心无相、一下有相无心,这哪还是一如了?全是分别念啊。
“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既然有心无相,无相如何随心生,那么心到底生的是什么?矛盾了。
“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既然有相无心,就是说心已灭,那就应该相随心灭,怎么又有相了?也是颠倒。
不知何人,有了一点禅知识,就搞出这么个东西,唬唬外行人,显得自己高深。切莫当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8
这应该是佛教的一句话,
大概意思是人的外表或是你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心里幻化出来的,当你的心如止水的时候,就不在被事物表相所迷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8
有心有相 无心无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9
禅宗学习
简丰文居士讲的《楞严经》《圆觉经》《楞伽经》《六祖坛经》《三祖信心铭》
元音老人讲的《拈花录》
圣一法师讲的《金刚经》《六祖坛经》
我空间主页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