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关于明亡的时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6 04: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21:49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明亡时间考异
作者:China_Power 提交日期:2006-12-9 15:38:00
余读宋史,皆以宋末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为宋亡标志。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明朝在崇祯上吊时就算灭亡了?我们现在不是清朝,不能按照清朝的“标准”来判定明亡的时间。
我认为永历帝被害是明亡的标志。
下面给出几个时间点:
1276年元军陷临安,宋恭帝出降。
1279年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宋亡。
1644年崇祯帝自杀。
1662年初(永历十五年底)永历帝被俘,四个多月后被害,明亡。
最近又看了些史书,发现就算清朝的乾隆皇帝也不认为明亡于崇祯自杀。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四日,上谕曰:『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内,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朕详加披阅,其中叙及明季事实俱称本朝为大清,并恭载我太祖高皇帝庙号;其词尚属敬顺,并无诞妄不经字句,可无庸毁禁。外省所以一体查缴者,祗缘从前浙江省因此书附记明末三王年号,奏请销毁,曾经允行。嗣因评纂「通鉴辑览」,儒臣於本朝定鼎後,即削去福王事实。朕以历朝嬗代之际,进退、予夺关系万世至公,必须斟酌持平权衡,始能允协。若前代偏私曲徇之陋习,朕实不以为然。如明之末造,李自成既陷京师,江左遗臣相与迎立福王图存宗社;其时江山半璧,疆域可凭。使福王果能立国自强,则一线绵延,未尝不可比於宋高宗之建炎南渡。特因其荒淫孱弱,君若臣相率为燕雀之处堂,寻至自贻*;而偏安之规模未失,不可遽以国亡之例绝之。特命於甲申以後附记福王年号,仍从「分注」之例,而提纲则书「明」字以别之;直至芜湖被执,始大书「明亡」。并於披阅时,一一详阐其说。盖所以折衷至是,务合乎人情、天理之公,以垂示天下後世也。至於唐王、桂王遁迹闽、滇,苟延残喘,不复成其为国;正与宋末、昺二王之流离海岛者相类,自不得等於福王之例。是以「辑览」内,未经载入。但思二王为明室宗支,与异姓僭窃者不同,本非伪托;且其始末虽无足道,而称尊擅号首尾十有馀年,事迹亦多有可考。与其听不知者私相传述,转致失实无稽;又何如为之约举大凡,俾知当日边隅偷息,不过若是之穷蹙无成,更可以正传闻之异。又若其下诸臣,当时因其旅拒王师,率多以伪官为目。然其间如白文选、李定国等本献贼义子,反侧无常,彼在明已合称「贼」、称「伪」,自当准「春秋」书「盗」之例;又如金堡等之五虎横行,把持国是者,亦为无足齿录。若其他各为其主守节不屈,以致陨首捐躯者,实不一而定;较宋之文天祥、陆秀夫,实相髣。虽开创之初,兵威迅扫,不得不行抗命之诛;而诸人琐尾间关,有死无二,在人臣「忠於所事」之义,实为无愧。迄今日久论定,朕方深为嘉予,不欲令其湮没无传。即使载笔有体,亦不妨於事涉二王者书之为彼,以稍存内外之别;而其臣则书为「某王某官之某」,概不必斥之为伪也。著交四库全书馆总裁,将唐、桂二王本末撮叙梗概,并将当时死事诸臣姓名事迹逐一登载,诠次成帙,具稿进呈;候朕裁定後,即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俾论史者正名核实,共知朕大中至正、无一毫偏倚之私;而表微阐幽,益称朕宏奖节义之意。所有「明纪辑略」一书,不必禁毁;并将此通谕知之』。
看来乾隆认为宋亡于临安之降,明亡于福王被执。
而清朝遗老写的《清史稿·吴三桂传》则认为李定国病逝及其余部降清标志着明亡:
未几,定国走死猛腊。三桂招其子嗣兴,以千馀人降,明亡。
——《清史稿·吴三桂传》
毛*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敌*概还在那里做元朝灭宋、清朝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么看来,他老人家也不认为明亡于崇祯,否则谈不上“清朝灭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21:50
1644年作为明朝亡国之年,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 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但明朝后续政权南明至1662年灭亡,奉明正朔的明郑到1683年灭亡,若算上南明,明朝历经294年。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319年。参见姜公韬. 《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明清之际·第四节·流寇亡明与清人入关—第五节·南明恢复的失败》.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122页-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