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3: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8:02
三苏六国论异同如下:
一、相同点
1、题目相同。
2、立场相同。都是为助六国抗强秦。
3、三人的行文都有重合之处。三人文中都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证巧妙,形象生动。
二、不同点
1、观点不同。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
2、三人文风不同。
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苏辙的文章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苏轼的文章汪洋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
扩展资料:
苏洵所著六国论的艺术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国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8:03
“三苏”说的是宋朝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氏三父子均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叫《六国论》,现比较三人所写六国论。
一、相同点(同)
1、题目相同。
2、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展开的论述,三人都忧国忧民,都能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来审视历史,解读历史。
3、三人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经历进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进行了阐述,表达了不同的思想。
二、不同点(异)
1、观点不同。
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也不是因为军人不会打仗,而是因为贿赂秦国。
所谓“赂秦”就是用土地换和平,用自己的土地去贿赂秦国。但是这种贿赂有用吗?根本没有,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2)苏轼强调人才战略对国家兴亡的影响,认为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关键在于是否"养士"。
我们知道,六国虽然被秦国灭亡,但是,整个春秋战国经历了300年。秦虽然统一的六国,但统一的秦国仅仅14年,就分崩离析了。苏轼认为原因就在于对“士”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意思说是原来六国的残暴和秦二世差不多。但那时,百姓没有一个叛乱的。为什么呢?因为民间最杰出的人士,都被官府养着。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人,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就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那么秦为什么会亡呢?因为秦统一全国以后,认为“士”已经没什么用了,采取了杀士的*,结果自己灭亡。
这里的“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苏轼在文章里强调要重视人才。而且,在他的人才观里,人才不是用道德衡量的,要看他的实际作用,君王如果能做到人尽其用,天下安也。
3)苏辙强调"互助共存",重在论六国所以灭亡,在于不团结,互相攻伐,予秦以可乘之机。
苏辙看到一个历史现象:“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
意思是说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掩护着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是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韩、魏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只要四国齐心合力以助韩、魏,秦国将无所作为。
但是,当时的四国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一些微小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前约,互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
2、三人文风不同。
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苏辙的文章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苏轼的文章汪洋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
扩展资料
苏洵所著《六国论》艺术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
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国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8:03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