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3:08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8:57
一、注意事项
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
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
隶书的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短横起笔逆入平出,横末护尾,略似篆书。长横起笔藏锋向上逆入,继之用方笔折下转向右,使之成蚕头的起笔,继而向右行笔,笔稍涩,不可浮滑,至横的三分之二处,按笔带出一向下的波凹,继之提笔稍向上翘出锋,形成燕尾。这一运笔又称为波磔。
捺与长横的写法相似,只是笔势向右下,较横更舒展。
撇的写法,与写左下挑相同,起笔后用过笔向左下行笔,行中略增曲势,至全画三分之二以下处用力顿笔,到画的末端捻笔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笔收锋于线中。
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出锋。
PS: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
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通常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燕尾其余都是短横;
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通常是长捺用蚕头燕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
二、临摹方法
1、字形扁方 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 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 化弧为直
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 变连为断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
5、强化提按 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扩展资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的异体字而推行小篆,但小篆弯圆缭绕,笔画复杂,书写不便。为追求效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少用小篆,多用隶书。《说文解字》记载“秦书有八体”,隶书位列第八。
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称:“隶书者,篆之捷也。”清代沈曾植说:“隶者,篆之行也。”篆书在书写的过程中,演变出更简洁化的“草体”即隶书。它比篆书更便捷纵逸,书写更为简便。
过去,由于史料的缺乏,人们对隶书的形成时间说法不一。广为流传的是秦朝狱吏程邈造隶书之说。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书断》里讲到,程邈是秦朝一名县狱吏,善写大篆,因得罪秦始皇,被关进云阳狱中。
在狱十年,他钻研字体结构,把大小篆的圆转改为方折,创造出三千个隶字。秦始皇见后,非常高兴,不仅赦免程邈的罪,还提升他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小,属于“隶”,所以人们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事实上,一种字体的产生不可能为某一人所造。
另一种看法影响较小,认为隶书起源于周朝,以郦道元为代表。他在《水经注》中称,“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直到近现代大量简牍帛书出土,人们才发现,战国时期的秦国已有早期隶书。
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墓出土了《青川木牍》,年代约公元前309年。木牍采用墨书秦隶,笔法流畅。
与以前及当时的金文相比,减少盘曲,化繁为简,圆者渐方;字形从狭长渐变为正方或扁形;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简书写章法形式的发展。《青川木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秦系简牍。这一时期的隶书体被称为秦隶,又称古隶。
从《青川木牍》,到《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再到《云梦睡虎地秦简》,发掘出土的文物,记录了隶书日臻成熟的过程,反映了这一时期“隶变”的大趋势。
到西汉时,隶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书写“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古隶历经多年发展,到此步入定型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隶书
参考资料:人民网-隶书 一波一磔启今文(探密文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0:15
一、注意事项:
隶书的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
捺类似于长距离书写,除了手势向右下方移动并且更加水平延伸。
写作方式与写左下角相同。启动笔后,使用笔将笔放在左侧。线条略微增加,笔在绘画结束时使用,笔在外部旋转。在左侧,返回到该行中的行。
有几种方法可以写钩。这里只写了常用的长钩。外出后,可以使用笔下笔。转到垂直端,然后将笔,笔和笔绘制到左侧。弧被绘制到弧的末端。
二、怎样临摹:
1、“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隶书派生出了8个基本笔画和更多的变化笔画,他们的笔画变化多端,粗细不一,重的笔画要写得饱满,轻的笔画要写得秀气。隶书用笔时,有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节奏,从微小的动作中流露出笔意,但须写出方劲有力的效果。
2、“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画,只能把其中的一横写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蚕无二色是指起笔的蚕头写法不能相同,要有轻重、肥瘦变化。
3、“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4、“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
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则摇摆、轻浮。
扩展资料:
书写隶书注意事项:
一、纸张和笔墨的选择:
1、平时练习可选用价格较便宜而又具有宣纸渗墨效果的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如果进行艺术创作则最好用宣纸。如想追求涩笔的感觉,还可以选用较粗糙、较涩、吸水性强的纸。
2、临习时可选用蓄墨强而富有弹性的毛笔。笔力较弱者,可选用弹性大、硬度大的狼毫和兼毫,以增强线质的力度;笔力较强者,可选择软性的羊毫或兼毫,以增加线条的柔韧。
3、用墨时要把握好墨的浓淡、枯湿。墨太浓则滞笔,太淡会晕成一片,看不见笔触。可在用浓墨时适当蘸些水,以促进行笔的流畅,同时亦能增加隶书作品的墨色变化,使其更具艺术效果。
二、创作要点: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50
一、隶书写作注意:
隶书点画的写法于篆书有明显的不同,篆书的点画可概括为点、直、弧3种,而发展到隶书已经具备了永字八法中的8种笔画。在用笔上,篆书多为圆笔,而隶书已有方圆并用之笔,并且笔画有了粗细变化。
隶书的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
隶书的点与篆书的点不同的是,已有倚侧的变化。上点的写法略同中点,只是末笔不向点内回笔收锋,而想向下渐提出锋。左点和右点及横点的写法与上点的写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锋的方向各不相同。
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
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
隶书的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短横起笔逆入平出,横末护尾,略似篆书。长横起笔藏锋向上逆入,继之用方笔折下转向右,使之成蚕头的起笔,继而向右行笔,笔稍涩,不可浮滑,至横的三分之二处,按笔带出一向下的波凹,继之提笔稍向上翘出锋,形成燕尾。这一运笔又称为波磔。
捺与长横的写法相似,只是笔势向右下,较横更舒展。
撇的写法,与写左下挑相同,起笔后用过笔向左下行笔,行中略增曲势,至全画三分之二以下处用力顿笔,到画的末端捻笔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笔收锋于线中。
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出锋。
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一般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燕尾其余都是短横。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一般是长捺用蚕头燕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如横在别的笔画包围之中,横的写法也不用蚕头燕尾。
就是说,蚕头燕尾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否则就会影响字的美观,所以前人说“蚕无二色,燕不双飞”。
二、隶书临摹要点
1、“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篆书和楷书多取纵势,形状成竖长方形,使笔画纵向延伸;而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无疑。
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
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则摇摆、轻浮。
笔必三折概述了隶书的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 ,藏锋逆入,有的用“回锋” ,有的用“停驻”。
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画,只能把其中的一横写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蚕无二色是指起笔的蚕头写法不能相同,要有轻重、肥瘦变化。
在练习隶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上下两横不能都写成波横,形成“双飞”,应将其中一横写成平横。
②多笔横画不能都写成波横,呈“一路飘飞”,波横只能保留一笔,其余写成平横。
③上下出现两个捺笔,称为“二捺”,应将其中一笔改变笔形,保留一个捺笔。
④波横与撇捺共用,也属于“双飞”,应将波横写成平横,保留撇捺。
⑤包围结构的笔画不应有挑势,不要随意挑出。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隶书的笔画以方折伸开,中宫收紧,撇、捺、弯勾放纵,体型方扁为结体的基本特点。隶书字型的方扁取横势,很多笔画对称的展开,撇捺的组合犹如“雁展双翅”,俯仰势增强。
4、“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隶书派生出了8个基本笔画和更多的变化笔画,他们的笔画变化多端,粗细不一,重的笔画要写得饱满,轻的笔画要写得秀气。隶书用笔时,有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节奏,从微小的动作中流露出笔意,但须写出方劲有力的效果。
扩展资料
起源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嬴政统一文字后,汉朝复兴和发掘传统文字的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而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大家李志敏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但未必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
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 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
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但是也有人认为,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隶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41
隶书要形神兼似 或豪放或秀气 神似更重要 建议看看邓石如 等大家的帖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49
1.隶书的特点。2.字的结体。3.用笔方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8:14
学习隶书是进入书法天地的一个好门径,当今中国的书法潮流是隶书占了上风的,推动隶书潮流的,不得不提已故的副会长刘炳森先生,他的隶书教学视频我看了很多遍。他提出写隶书笔法很简单,只有横、撇、竖钩三种笔法,但变化无穷。所以写隶书要先学会行笔的方法,先把隶书跟现代汉字中的笔划差异搞清楚了,才能写好隶书。再就是选帖,初学隶书,要求先学笔划粗细变化不大的,一个字里那一笔要写粗,那一笔要写细,是涉及到美学的大学问,初学者不宜多学,只要平正即可,可以以“曹全碑”为开始,再学“乙瑛碑”,然后学粗细变化灵动的“张迁碑”。临写“曹全”前,先找透明纸蒙字帖,摹写数遍,记住笔法后,再逐字临写,一个个字搞通,一个字不管多少遍,只要像极了,就可以临下一个字。全部临完后,不看字帖,背临数十遍,才算大功告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0:55
一、我写隶书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