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0 03: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3:54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
出处:孔子《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拓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3:54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在人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成就。具体来说: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3:55
意思是人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智和认知。30岁时,人们已经成熟并能够独立承担责任;40岁时,人们已经看透了很多事情,不再被外界所迷惑;50岁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哪些事情是不能被人力所支配的,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天命。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心智和认知也会不断提高。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3:55
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就应该独立不依靠,有自己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