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0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00:03
首先我们来说说“君子慎独”的含义,表面意思就是认为一个德行很好的君子应该在时刻保持谨慎的时候还要经常独立的思考世间的事情,并且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这一点好像和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积极参与世间事情的“入世”观念相背,其实这也正是汉晋时期的文人墨客在思想上的矛盾,为什么在汉晋时期出现了敢为人先的独行君子呢?下面我来具体讲一讲。
第一点是由于在汉代各种思想被洗牌,儒家被捧上神坛一家为大,并且出现了罢黜百家以儒家体系为主导的思想体系,太学兴起,产生了非常多的理想化追求。但在发展后后期,当时魏晋不断的战争,*斗争都让真正的文人们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时局动荡,许多没有权势的文人都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君子慎独”的文化应运而生,并且在魏晋大规模的产生和出现实践这一思想的人。
第二点汉朝统一的环境为君子文人提供了统一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遵循的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礼制教育。汉代其实也有许多独行文人,但此时的这个群体大多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空有报国志愿但因为人才过多无法如愿,只能迫不得已选择独行或者是在朝廷中不愿妥协自愿被贬谪。而魏晋时期的独行文人,大多都没有踏进过朝廷生活,有人压根就不愿出仕,儒家的道德观已经无法约束他们了,东汉时期的独行文人还在意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但在魏晋时期的独行文人看来,审时度势也是很重要的,“君子慎独”也就这样产生了。
最后一点还是因为汉晋之教时特殊的*环境,迫使文人们向慎独的一面靠近,体现了儒文化的变迁过程。东汉和魏晋的交汇时期,儒家的传统文化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文人们的地位也不断下降,如果说东汉时期的君子是用自己的行动撑起了儒家“仁”的初心,那后面那些敢为人先的独行君子就是内心坚定非常勇敢的将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去守护。也说明每个时代我们都需要敢为人先的独行君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00:03
君子慎独哈,慎独这两字,我们经常用来告诫自己,看来也跟文人沾边了。不过汉晋文化环境十分特殊,当时文人也特别多,慎独主要受当时的大环境的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00:04
这主要是因为汉晋时期非常纷杂的时代背景,各个国家诸侯战乱不断因此造就了这样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君子精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00:04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传统儒文化的变迁过程,汉晋之交纷乱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君子慎独的这一精神。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00:05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我国古代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后来秦国朝被推翻汉朝建立。出现了一批儒学的狂热者,甚至还出现独尊儒术的现象。而君子慎独这个意思就是君子保持谨慎的品行,独立的思考世间万物。这个思想观念跟儒学的入世治国有很大的出入。而之所以汉晋文人敢于独行,其一就是对朝廷连年战争失望,其二就是国内人才济济,很多文人*独行。
一、汉晋时期*汉朝是第一个推行儒家学派的朝代,当时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太学,各地文人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治国满怀积极。但是因为儒家学派的思想太过于理想化,尤其是到魏国时期,因为年年的战争加上朝堂政局复杂。导致很多文人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时局动荡也让一部分人文人在利益的争斗下*死亡。所以有一部分文人为了自保而开始隐居,这也是君子慎独的文化开始启蒙的阶段。
二、国家人才众多汉朝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全国各地的传播。所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方,也诞生了众多的有才华的文人。因为文人的群体太过于庞大,所以有些文人还没有踏进朝廷的*生活,就开始*自贬,从儒家学派思想中所学习到的治国抱负一生都无法实现。所以到魏晋时期的文人基本都看开了,有些不仅没有踏进朝廷的*生活,甚至还开始隐居。魏晋时期传统的儒家观念已经无法束缚他们,他们更向往君子慎独的自由时光。
三、汉晋的*环境汉晋时期的*环境非常动荡,儒家学派不断的受到冲击,文人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君子慎独文化的存在也是儒家思想的变迁,支持君子慎独的文人都是敢为天下人先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