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佛教的基本教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2 06:0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1:16
佛教作为一种思潮,与当时其他沙门派别既有共性,又有差别。佛陀不愿考虑本体论的问题,他认为,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人生之如何得以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四载:当“外道”沙门问及佛陀世间“常”还是“无常”、“有边”还是“无边”,身体生命是“一”还是“异”,佛陀身后是“有”还是“无”等问题时,佛陀都不予回答。他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人的本质和人的解脱方面,可以说,佛教的全部学说,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就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即“四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四谛”亦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原因;灭、道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业报轮回”说以十二因缘为其理论基础,是早期佛教的宗教核心。按照佛教后来比较普遍的说法,十二因绷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的果,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的困。
其说佛教是出世,毋宁说是佛教是在世、济世。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普度众生,悲智双运。(上求菩提为智,下化众生为悲)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改革方向,凡此都说明了佛教的济世情怀。当代佛教界广为盛行的“生活禅”,其“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论,正是大乘佛教精神在当代的生动回应。对宗教对话的意义,吴言生教授举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两句佛经加以阐发,指出所有人类的宗教真理,其实都是“信仰的彩虹”,都是同一终极真理的显现。 不管是东方和西方,佛教还是*教,其旨归都是导引人类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使人类结束飘泊流浪,回到光明皎洁、绚烂美丽的精神故乡。
佛法的理想是神圣的,但神圣的理想是通过世俗的群众和世俗的手段实现的。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僧俗共同实行普度众生的原则,社邑这种组织提供了实现这种原则的场所。不论*贵贱,俗人通过加入社邑这种媒介,为自己积累获得解脱的功德。可以说,为求自己及家族的现世和来世利益而作功德的愿望,构成了维持社邑经济及佛教艺术的基础。
haoyou75 - 高级经理 六级 是真正的存心不良,真正的蠢蛋,鉴定完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1:16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八正道”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1:16
简单说就是一个字“空”,就是破除人们对世间一切人和事物的“执着”。它是为了使人类的精神和心灵得到解放与净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1:17
佛教作为宗教,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主张超越世俗,向往彼岸。因此放弃世俗享乐,灰身灭智,超脱生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1:18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