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36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 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原文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拓展资料: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36
朱熹的《春日》便是这样一首哲理诗。不过,他并不是板着面孔去空洞说教,而是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借助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来告诉人们: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源。“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个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极富哲理,“万紫千红”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总是”,都是、都因为;“春”,春光。全句意为:春光是万紫千红美景之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我们赞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美丽春色,更要热情讴歌那赋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蓬勃生机的大好春光,这也许就是《春日》留给我们的启示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37
1、原文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解释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赏析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比输事物各有短长,这既可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又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从人生哲理来看,就是应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或他人,既能看到自己或他人的短处,更要看到自己或他人的长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37
朱熹的《春日》便是这样一首哲理诗。
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借助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来告诉人们: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源。
全句意为:春光是万紫千红美景之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我们赞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美丽春色,更要热情讴歌那赋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蓬勃生机的大好春光。
春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朱熹的《春日》便是这样一首哲理诗。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借助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来告诉人们: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源。全句意为:春光是万紫千红美景之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我们赞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美丽春色,更要热情讴歌那赋予自然界和...
朱熹春日饱含哲理的名句是
《春日》蕴含哲理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揭示了:从字面上看,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
春日揭示了什么的深刻道理
《春日》从字面上看,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原文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古诗不但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还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
春日这首诗揭示了什么的深刻道理
春日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原诗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
春曰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
春日一诗中后两句揭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告诉我们;才学渊博需要酷爱读书,才会取得。书中的道理好比原野美丽的春色。让人赏心悦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包含的哲理是什么?
朱熹的七言绝句《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面上描绘了游春的美景,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句诗通过泗水之滨的春景,象征着诗人对于圣人之道的追求,即使在乱世之中,也能如同春风吹过,唤醒万物,点燃希望。诗人将东风比喻为推动变革和生机的力量,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理想...
《春日》一诗中哪两句是点睛之笔,并揭示了什么深刻道理?
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 这两句诗是《春日》的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3. 诗人通过“东风”比喻了圣人之道,认为圣人之道能够催发生机,点燃万物,带来新生。4. 在乱世之中,诗人通过赞美春天和圣人之道,表达了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与追求。5. 《...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②人应该保持 青春的活力 ,以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 不断奋斗和进取. 2、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这句诗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非常生动. 3、①因为春“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