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9:15
《烟江叠嶂图诗卷》抄写的是苏东坡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首七古,《烟江叠嶂》原是王诜(一O三七—一O九三;或作一O四八—一一O四)所作。王诜,字晋卿,妻英宗之女蜀国长公主,官驸马都尉。能诗善画,尤长山水,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均有交往。他作此图后,东坡即有诗题。这首诗以诗的语言展示了画面的情景,也隐寓了归田的思想。由于东坡这首诗精彩异常,东坡诗题后,王诜也即有和诗。而《烟江叠嶂》图也声誉鹊起。后来,王诜又作过同样题目的烟江叠嶂图多件。传世的《烟江叠嶂图》,上海博物馆藏,绢本,后有宋濂跋:“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余见散本。其布置广狭皆不同。内一本有东坡亲笔所赋诗者,尤为精绝。此卷签题乃徽庙所书。盖尝入宋内府矣,可宝也。翰林学士宋濂识。”由此可知最初的《烟江叠嶂图》上有东坡诗原迹。《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犹有著录,还有苏轼书写的时间:“元祐三年(一O八八)十二月十五日,子瞻书。”元代离宋不远,赵孟頫当有机会看见过该图和苏轼诗跋。柳贯《都待制文集》卷三有《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表明赵孟頫临王诜画时已年老的事实。
明代的严嵩,曾收藏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严嵩籍没后,该图被王世贞购得。王跋说:“……然则晋卿作此画有两本,其行世者为王定国画而长公作歌者也。当宣政问诏天下断公文及墨迹进御之本,岂应复留公歌于后,而画首乃有秘殿图印。盖定国之本仅余公墨迹,而画已失矣。御藏晋卿别本,又有江山平远及千里江山图,安知不落人间好事者取以配公等为一卷,作艺林奇玩耶?若以为延津之后,则吾未敢。盖歌辞与画境小抵牾耳。至于分布结构、纡徐掩映之状妙极上致,断非南宋人所能辨,而苏长公笔法精纯古雅,为平生冠,又不当参置蜉蝣之是也。”《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这表明画与题诗分开,画就此佚失。苏诗配了另一图。因苏诗与此图的意境不合,后来干脆连苏的题诗也没有了。万历年间,文嘉跋该图时说:“王晋卿烟江叠嶂余凡见两本,其一在昆山魏氏,其一在金陵姚氏,皆无苏诗。姚后觅得松雪所书而景象奇妙与苏诗甚合。今已归秘府矣。魏氏本设色行笔政与此同。此本气韵清雅,坡书神妙与他书迥别,为可宝耳。万历丁丑(一五七七)夏,文嘉跋。”〈《式古堂汇考》考十二)
据此,可以肯定,赵孟頫曾为配王诜的《烟江叠嶂图》而写过一篇苏诗的长题。《书画舫》云:“元美(王世贞)公藏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卷,笔意古雅,墨晕精微,极得古人遗法。后有东坡长歌一篇。淋漓委曲尤为遒劲刺眼。原系严分宜(即严嵩)故物,书画皆佳。第不知较徐客斋旧本可颉颃耳。”(《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二)。王世贞藏本上的苏诗跋,恐怕就是赵孟頫的题作。上博的烟江叠嶂图的尺寸为(45·2X66cm),故赵配的书题的高度也不应少于此。这对于写惯横卷(一般只在二十多厘米—三十厘米)的赵孟頫来说,就是一件大作品了。现在辽博藏的赵书题跋,49·8x413.9cm,与画芯高度相差不多。只是后来沈周、文征明重新画了此图,故辽博的赵跋,接到了沈、文的图上,而并非王诜的原图。
那么,赵孟烦的苏诗题跋作于何时呢?大约作于他五十岁左右。其理由是:赵孟頫曾于大德七年(一三O三)画过一幅《重江叠嶂图》28.4厘米高。这幅的构图与王诜的《烟江叠嶂图》相近,可能是赵孟頫见到王诜的画后再创作。这幅画无赵自题,而有虞集的题跋:“昔日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萧条数株树,时有海淖来。”题字十分大,与画的宏大气象合。赵孟頫自己也藏过王诜的《连山绝壑图》,对王画是情有独钟。一三O三年,赵孟頫在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任上,因之思想上也有隐归之意,这与苏轼的诗意合。因而,他在此时题苏轼诗于王诜的《烟江叠嶂图》较切合于其思想实际。
从书法的风格看,此时的赵孟頫已充分显示出成熟的书法风格,赤壁赋、吴兴赋等代表作品都用笔娴熟,结体俊美飘逸,书写十分自然。辽博藏本的赵书风貌,基本上属于这一时期的风格特征。用笔爽朗清俊,筋骨秀逸。笔势奔放而挥洒则十分随意。因此,赵孟頫写苏诗题跋的时间当与画《重江叠嶂图》的时间差不多,即他五十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