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3 20: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1:49
婚姻在我眼里一直是严肃的,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追求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随着对身边农村女性婚恋状况的了解,我发现,对于许多农村女性而言,这些都成了“奢望”。
我的老家其实还算是一个经济状况不错,信息并不闭塞的乡村。很幸运,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居到城里,而且念了大学,到了北京工作,并没有和很多小时候的玩伴一样,小小年纪就辍学外出打工。
在农村,婚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严重,认为女孩一旦年龄大了就掉价了,应该早早把自己嫁了,而且婚后就应该以家庭为主。所以,村里女孩大多早婚。
每年回家,每当听母亲说起哪家的闺女要出嫁了,我都很疑惑。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认识,一直没听说她们有对象呀,怎么突然就结婚了?有的甚至在一两个月前还在托人介绍男友,再传来消息就已经成了亲。小柳就是其中一个。
小柳和我同龄,害羞善良,是典型的乖乖女,村里人都很喜欢她。我们老家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拼儿子。小柳的妈妈生了3个闺女,小柳排行老二。很多时候,老人们聊天,说着说着就聊到小柳家,感叹他们家什么都好,就是没儿子。我也曾听小柳妈妈抱怨说:“你们都好啊,有儿子养老,不像我们没儿子的,感觉都低人一等。”
在农村传统风气的影响下,老一辈人重男轻女的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还会体现在对于下一代子女婚姻的态度上。小柳还未谈对象的时候,她母亲说,以后要她招亲上门,因为她是3个闺女中最听话、最孝顺的。可天不遂人愿,小柳在外打工时喜欢上了一个外地小伙儿,而对方家里坚决不同意他当上门女婿。在双方父母的反对下,她最终听从父母的话,跟对方分手,回家相亲了。
有年春节我回老家,正好听说她在相亲,出于关心和好奇,就和一个朋友跑去看。
在小柳家客厅,男孩坐着,小柳则站在一旁,场面很尴尬。因为在场的除了两位当事人之外,还有小柳的父母和各路亲戚以及村里很多看客。
“男孩是干什么的?家里条件怎么样?有房吗?”小柳相亲的时候,很多围观的村民就在一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当听见男孩家就一个男孩,而且他们家的房子刚拆迁时,小柳父母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村民们也都纷纷表态:“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嫁了!”
看到众人都赞成这门亲事,我心里却很疑惑。为什么没有人问小柳:“你喜欢他吗?你愿意跟他生活在一起吗?”难道婚姻只有硬件就够了吗?这样的婚姻会幸福吗?
只见了这匆匆一面,在双方父母的极力促成下,几天后他们就订婚了。同年“五一”,我放假回家看奶奶,就听说他们要结婚了,而且小柳已经怀孕,我很是震惊。
他们真的互相了解吗?这样的婚姻牢靠吗?很多疑问在我心里翻滚纠缠。
我的另一个玩伴小燕,从小跟小柳一起长大,她不想待在农村,所以一直在北京工作,我们偶尔会在QQ上聊几句。有一次聊到小柳的近况时,她告诉我,小柳过得并不好,因为生了一个闺女,老公和婆婆都不开心,总是在言语上讽刺她。
小柳的父母最后让大女儿找了个上门女婿。小柳的大姐婚后连续生了两个儿子,在当地人眼里,很是幸运。所以小柳的婆婆经常当众损她:“你姐会不会把家里的儿子名额都生完了?!”
小柳的尴尬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因为从小就听话,所以婆婆说什么,她都选择了默默承受。在女儿3岁多的时候,小柳又怀孕了。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开心的表情。
“如果又是女儿怎么办?”这是在我和她说“恭喜”后,她冒出的第一句话。
“闺女怎么了,闺女很好啊。只要孩子健康就行。”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她哀伤地摇摇头:“你不懂,我婆婆家就我老公一个儿子,他们都想要男孩。”
最后,我听到了一个在小柳看来很不幸的消息:她的第二胎还是个闺女。可想而知,她在家里的日子更好过不了了。
现在回家,还是经常听见长辈在夸小柳,说她一回来就帮她母亲干活。每次遇见小柳的母亲时,她也总是说:“我都叫小柳不要买那么多东西给我了,总是买个不停,东西都吃不完。”这么好的一个女孩,为什么她婆婆就是不喜欢呢?
其实,小柳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并不少见。在自由恋爱已经相当普遍的今天,许多女性还是没有说“不”的权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决定了她们的婚姻。进入婚姻之后,重男轻女思想又压迫着她们,*着她们生儿子“传宗接代”,很难有幸福可言。如果反抗这种安排,结果又会如何呢?同样命运多舛。同村女孩小丽便是例证。
小丽比我大几岁,从20岁起,就一直被家里催婚。每年春节回家,她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相亲。我刚上大学那年就听说了,为了相亲,她每年都比其他外出打工的人晚些返城。
然而,好几年后,我回家过年她还是在相亲。她才28岁,这年龄在城里并不算大,可在农村就已经是大龄“剩女”了。村里出现了很多风言风语:“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不嫁人?”“怎么这么挑,差不多就得了。”“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怎么见一个黄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再挑下去就要烂在家里了”……
其实,我很佩服小丽这种精神,她是少数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一直在坚持的女孩。
在小丽快30岁的时候,面对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她再也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妥协,匆匆把自己嫁了。这样一段婚姻,其结局可想而知——结婚不到两年,她便离婚了。
据说,她离婚的过程也很艰难,父母不支持,旁人冷嘲热讽……面对众多的不理解,她还是选择了离婚。然而,离婚后,她并未因此解脱,而是背负了新的精神枷锁。每年春节,当村里人都怀着喜悦到各家各户串门道恭喜时,她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家里。“离异女”这个沉重的标签,让她不敢迈出大门,不敢和大家更多地交流,而父母的唠叨和叹息,更是让她觉得无颜面对亲朋好友。
小丽的情况在农村也并非孤例。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爱情和婚姻,努力坚持和抗争许久,却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头妥协,这样的女孩并不少见。
现代的婚姻家庭,要求以爱情为基础,而男女的独立,尤其是经济的独立,使得经济结合体不再是婚姻的必需,女性也不再从属于男性。然而,在广大农村,这样的婚姻观仍未被普遍接受。在顽固的传统观念和强大的*压力掌控下,婚姻变成交易,爱情成了“奢侈品”,而女性的个人幸福被绑架和牺牲。要改变这一坚硬现实,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