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2 19: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3:55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词,就它的内容来说就是抒情诗,是诗的一种;词人也就是诗人。但就*说,词比诗要复杂。饲原来本是曲子词、歌词,是为乐曲配唱的,写词都是就谱填词,后来才发展为—种独立的文体,不一定为歌唱所用了。词的发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甚至六朝梁代,但词的正式兴起是在唐代。到了宋代,词发展到鼎盛时期,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倡优歌伎,都争相写词,而且名家辈出,佳作极多。
柳永是北宋时期第一个专事填词的人,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市民色彩,使词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就是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婉约派是我国词坛上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与婉约派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不同,它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词坛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其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等.
两宋三百余年的词坛,先后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宋词的发展历程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
崛起于十一世纪上半叶的第一代词人群,创作倾向上可分为两个创作营垒,柳永、张先为一阵营,晏欧等为一阵营。其词既有因循传承,又有革新创造,是两宋词史上的因革期。
活跃于十一世纪下半叶和十二世纪初的第二代词人群,从社交关系上可分为两个团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的苏门词人群,一是以周邦彦为主帅的大晟词人群。此期是两宋词史上最具有开创性的时期。苏轼和周邦彦分别开宗立派,而形成两大派系,苏轼一派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周邦彦一派则注重词艺音律的精严。前者是*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词,后者是知音识律者的“乐化”词、“风情”词。
生活在十二世纪上半叶的第三代词人群,从词人的角色身份和创作倾向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愤世与救世的志士词人群,二是遁世与玩世的隐士词人群,三是颂世与谀世的宫廷词人群。此时是词史上的新变期,词的抒情指向日益贴近了激烈变化的社会生活,加强了词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驰骋在十二世纪下半叶词坛上的*词人群,既有英雄志士,又有江湖名士。以辛弃疾为领袖的辛派词人秉承苏轼的抒情范式,写“豪气”词和“诗化”词;姜夔则传承周邦彦的抒情范式写雅词和“乐化”词而别成一派。这是两宋词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主宰十三世纪上半叶词坛的第五代词人群,都是江湖名士。此时是两宋词史上的承传期,词艺上没有太大的进展,但词作中的情感世界却有所拓展,表现出了词史上未曾表现出的灰心与绝望的社会心理。
宣告两宋词史结束的第六代词人群,生活在十三世纪下半叶宋末元初的亡国时代。此期词坛也可分为两个创作营垒,一是辛派后劲,一是姜夔的后继者。这个时期,既是多种词风的融合期,也是词史高峰状态的结束期。
原名:曲子词 来自民间,源于乐府,兴于中唐,盛在两宋
别称:诗余 (题材方面)——较为自由
长短句 (格式方面)——易于表现
乐府 (韵律方面)——利于流传
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倚声
体裁:令、引、近、慢
小调(小令) 不分片,58个字以下
中调(短调) 分上下两片,59-91个字
长调(慢词) 两片以上,92个字以上
“片”又称半“阕”,一首词或可分成上下半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