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2 19: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20
不发掘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的考古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成熟,发掘出的文物保存方法不先进;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对昭陵的地下结构,构造等等还不清楚。
1、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2、唐代皇陵中除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过,其他都被盗过了。再者,唐皇陵大多依山而建,相比较汉代或者明清皇陵,发掘起来比较麻烦。必定会破坏墓道或者墓室,对陵内文物造成破坏。
3、唐代是我国古代鼎盛时期,帝王陵墓中必定会有大量珍贵文物,以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这些文物出土以后是否还能保存下来。就像原本彩绘的兵马俑一样 那就太可惜了!!!
原因:
1、昭陵依旧存在一些机关,擅自闯入难免有风险;
2、出于尊敬死者,保护文物的态度,如果突然进入密封了数千年的墓室,珍贵的文物可能就会随风飘散,不复存在了。而今我国的考古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成熟,发掘出的文物保存方法不先进,比较棘手。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这个女人叫段蕳璧,是高密公主的女儿,因为她生前对自己的父亲很有感情,常常去坟前祭奠,后来朝廷就下旨允许她葬在段轮墓的旁边,而后来在高密公主死了之后也一起葬在了自己丈夫和女儿的旁边,当时高密去世之后留下遗言,大概的意思是为了尽孝心葬在李渊的旁边,所以段蕳璧应该是下葬在李世民陵墓旁边。
在40多年以前,考古队员在礼泉县烟霞乡张家山村北面的山村上发现了一座唐代的墓葬,而这个墓葬经历过这一千多年的风雨被破坏了,如果不进墓道从外面来看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个墓的主人地位非常的不一般,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也就在九嵕山,距离他越近的陪葬墓,那么这个墓穴的地位就非常的高,不过当时有人认为这个是墓主是一个贵妇人。
当时得到了两个重要信息是段氏邳国夫人,姓段的贵族女子当时在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过,不过看墓志铭的话可以发现,段氏的父母都不是很一般的人,当时她是上流社会的贵妇,最主要他的出身非常的好,她是高密公主的女儿段蕳璧。
她的父亲曾经帮助过李家父子打下了长安城,后来又被派往了巴蜀参加安抚的工作,李世民上台之后,但他的父亲还当过工部尚书这样的*,而她的母亲高密公主是高祖武皇帝的第四女儿,李世民的第四个姐姐,所以段蕳璧的身份也是非常的高贵的,所以她的墓在李世民的陪葬墓里面也是非常的正常。
唐太宗李世民墓——昭陵,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陵园是一个丰富的文物宝库。地上地下遗存的大量历史文物,陈列在昭陵博物馆内,展示着唐代前期的*、经济和文化盛况。
昭陵是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今礼泉县东北10多公里的九宗山。昭陵是唐代规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其总面积为2万公顷,陵园周长60公里。陪葬昭陵的王公贵族达200余人,目前能够确定的墓冢已有185座。这些陪葬墓如拱月的群星一样,分布昭陵的南部半周。
原因:国家的文物保护*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大大小小的考古队跟在盗墓者和施工队后面收拾烂摊子都来不及,很难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主动发掘在所有古墓中等级最高的皇陵。
扩展资料
选址背景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唐太宗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背景。中国古代所谓的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堪舆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选择昭陵还有附加的*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寝要完全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但精通经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制既劳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他建议太宗应当向尧帝那样,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虞世南所说的“因山为陵”既能节俭民力又能防盗的建议,为唐太宗最终决定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论的启迪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陵
唐太宗墓没有被盗,《兰亭序》真迹会在墓室里。
在温韬肆虐的七年当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却幸免于难,安然不动,因为在盗墓的时候,风雨大作,盗墓者不得不作罢。
但这个解释是有点牵强的,温韬驻扎在这一带的时间并不短,他有的是空闲去琢磨乾陵,也有的是人力物力去掘乾陵,恐怕这不是一个好解释。
只能说明:温韬也遇到了跟黄巢一样的技术难题,压根就没找到墓门,或者说压根打不开墓门。后来,也有大规模军阀盗墓行为,动用炸药,也不成功。
唐太宗一生钟爱这部书法作品,用了非常手段将其弄到手,后来又舍不得放手,传说随之下葬。
有人认为《兰亭序》应该是在唐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里,这有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不希望书圣的神作被破坏,依然安全地保存在乾陵里,善良的人们将保护书法作品的任务交给了地下的唐高宗武则天夫妇。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唐太宗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背景。中国古代所谓的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堪舆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选择昭陵还有附加的*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寝要完全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但精通经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制既劳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他建议太宗应当向尧帝那样,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
虞世南所说的“因山为陵”既能节俭民力又能防盗的建议,为唐太宗最终决定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论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