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为何留不住大学生麻烦告诉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02
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都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而更多的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单从不同院校毕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数量来看,可谓人才济济,似乎真的是酒店业人才的春天来到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多年从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常为招不到或留不住合适的人才而叹息,不少业内同行也深有同感。那么,为什么酒店业招不到或留不住大学生呢? 以往,有人将这个问题单方面归咎于酒店业本身“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缺乏育人、用人、留人的机制。其实,这不仅反映出酒店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反映出院校在培养人才、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酒店管理专业重视不够,往往将其作为经济管理系或旅游系的下属专业。导致在师资力量配置上、资金分配上不尽如人意,进而影响到饭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急需的学科发展。其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院校仅根据当前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来设立专业,自身缺乏从理论到实践都兼备的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不少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酒店管理作为应用型专业,对教师工作经历要求极为严格。不少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动辄要求研究生学历或重点大学毕业,却忽视教师的从业经历,而这恰恰是高学历人才所欠缺的。进而导致理论型的教师培养理论型的学生,而酒店业所急需的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却培养不出来。再有,院校教材建设不完善,课程设计不配套。部分院校所采用的教材理论知识多,实际操作少。部分酒店管理教材还不如一些国际、国内著名饭店管理集团所编写的管理模式、操作规范更具有有学习指导性。由于教师缺乏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课程设计上,缺少培养学生酒店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课程,更缺乏有关酒店的行业相关法律及酒店安保方面的课程。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除吸收部分高层次人才作为本专业理论带头人外,更要吸收一批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具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进入教师队伍,对这部分教师可适当降低学历门槛。二是独立的旅游学院最好采取院、企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他综合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应具有专门的实习基地。专业课教师应定期到酒店担任职务,参与运转。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不是“双证型”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到酒店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在实践中又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这种模式也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理论、总结理论的舞台。三是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或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深入调研当今酒店业的发展,选择或编写具有实战指导性的教材,尽可能地将在行业实践中提炼出的新知识、新观念、新做法写入教材。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应用型专业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理论课教学,应加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式教学。
酒店方面酒店作为人才流向的终点,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人才是兴旺发展的动力之源。应避免出现以下现象:一是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战略,在人才的需求、培养上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急功近利。二是企业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采取人治而不是法制的办法。三是部分酒店管理人员系基层出身,不重视理论知识和有一种害怕被抢饭碗的心态,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有一种抵触情绪,在人际关系上给心理素质还不成熟的大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对此,笔者建议:一是酒店应树立科学的用人观,根据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人才发展、储备战略。总经理要亲自关注人才的培养。二昌建立科学的人才录用、培训、晋升等机制。人力资源部在大学生入职之初,应根据个人特长以及企业的未来需要,导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酒店应认真落实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对初入饭店的大学生,一定要从工作、生活上予以特别关照,帮助他们度过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四是酒店可以和院校结合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直接与院校签订用人合同,把酒店的用人需求、培养目标、录用标准写入合同,指导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大学生方面在校大学生承认载着酒店行业未业发展的希望,应充分言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受与责任感。要努力做到:一、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调研所报专业的行业从业情况,真正按自己兴趣选择专业。不仅要看到酒店的富丽堂皇,也要看到从业者的艰辛。一旦认准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二、应树立职业思想,培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认真规划,制定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