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发以来许昌农村的发展变化调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5:09
改革开放以来,许昌充分发挥*、区位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已由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市逐步发展成为以市区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形成了烟草、电力装备、金刚石及其制品、发制品、卫生陶瓷、鞋业、纺织、大豆精深加工等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生产基地。主要工业产品有继电器、电力自动化保护装置、卷烟、烤烟、烟草机械、金刚石及其制品、汽车传动轴、农用机动车辆、汽车配件、煤炭、电力、水泥、棉布、鞋帽、发制品、陶瓷等。许继电气集团公司、黄河旋风集团公司、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葛天实业集团公司、许昌卷烟厂、许昌市骆驼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四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烟草机械有限公司、许昌龙岗发电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许昌、禹州、长葛、尚集等主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迅猛,目前进入园区的项目500余个,总投资100亿元;已建成项目328个,完成投资60亿元,初步形成了机电、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群,成为许昌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为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许昌实施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全国首批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同时还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唯一的综合性园区。该科技园区按照“一园九区”的总体规划,实施兴建了花木产业化示范园、花木产业化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中药材生产示范区、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区、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农作物种子产业化示范区、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农村城镇化科技示范区。目前园区规划的100多个项目中,已完成65个,总投资2.74亿元。按照要求,许昌正在积极申报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到2010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在粮食、棉花、烟叶3大产业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花卉、蔬菜、中药材3大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特色经济逐步形成。目前全市花木面积达到3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8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农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全市基本实现了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优质小麦、优质大豆等主导产品所占的比率逐年提高。畜牧养殖业保持稳步发展,在大农业中的地位凸现,以猪、牛、羊为重点,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2002年全市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5%,肉、蛋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6.7%和9%,畜牧业现金收入约占农业收入的一半,对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近几年,许昌积极探索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组建了发展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城建投资公司、东城投资公司等四大公司,构建了经营城市的投资融资平台。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卫生城、优秀旅游城的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东城新区20平方公里的框架初步显现,全面开发热潮已经兴起。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实现了产业化,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市区绿化覆盖率为32%。电能除由华中电网供应外,现有地方年发电量48亿千瓦时。许昌大酒店、桃园大酒店、鸿宝大酒店等涉外星级宾馆有十余家。一批高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可为投资者提供完备的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
所辖县、市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地方特色
许昌所辖6县、市、区具有各自的经济优势和地方特色。禹州市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被誉为国之“瑰宝”;中药材生产、加工业久负盛名,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煤炭、建材资源丰富,开采量大,辐射能力强。长葛市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了黄河集团公司、葛天实业公司、众品食业公司、四通电气公司、兆峰陶瓷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黄河集团公司已挤身人造金刚石世界三强。许昌县的发制品、鞋业、腐竹生产规模较大,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河南瑞贝卡公司发制品2002年创汇4805万美元,成为全世界发制品加工中心。鄢陵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是国家重点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鄢陵花卉享誉全国,明、清时期就有“花都”、“花县”之称,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基地;其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众多,质量绝佳,被誉为“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称。襄城县山水别具一格,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优质烟生产和烤烟出口基地县,被**称为“烟叶王国”;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多万亩,成为周边地区蔬菜种植销售基地。魏都区因汉魏古都而得名,三国古迹景点集中。许昌以“钧都”“烟都”“花都”“魏都”而享誉国内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许昌*、市*审时度势,提出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全市上下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如一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宏伟蓝图尽早变为现实。
——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首先是发挥现有优势,重点做强做大电力装备(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类产品、金刚石及其制品、烟草加工(卷烟、烤烟)及烟草机械、发制品、鞋类产品、大豆精深加工(精炼油、大豆生物食品)、高档卫生洁具、汽车摩托车配件、纳米新材料(纳米碳酸钙、金属纳米磨料)、家用电器、纺织印染等行业的骨干产品,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产基地,铸就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最大的产销企业。其次是以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促其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产业升级的新高地,提高现有园区规模和档次,兴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园区,强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打好“科技园区牌”,唱好“特色农业戏”。许昌农业将围绕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条主线,发展特色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规划的一园九区及其内含的100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园区建设“十五”末要初见成效,2010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特色农业发展将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种粮、种棉、种烟向种植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发展,争取“十五”末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50-6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40万亩。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强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重点发展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物流配送、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网络和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以三国文化、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为重点,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为目标,把旅游资源大市变为旅游产业强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主体采取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资产重组。建立和完善保障私人财产的法规条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进一步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保持出口创汇在全省的先进位次。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全力推进“东引西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展许昌的经济发展空间。
——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继续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对城市资产实现市场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实现城市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实用。以许昌市区、禹州、长葛三城市为中心,以鄢陵、襄城两县为两翼,以15个重点小城镇为依托,实施组群式发展,使其相互延伸,逐步接近,从而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市区将通过东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突出特色,确保“十五”末,市区面积达到50-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2020年,市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人,使之成为中原城市群中一颗璀璨之星。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59780.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