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0 13:0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3 05:35
那些誓与红尘同生共死的人,被世俗的烟火呛得泪眼迷蒙,被风刀霜剑伤得千疮百孔,也不禁要怨怪起,人生多戏谑,世事太无常。他们感叹现实太残酷,所有的功利、情爱以及繁华的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的幻觉。
阿尔及利亚战争 逃兵 1963呓语式的旁白 维罗尼卡 爱情无*主义者 间谍 暗杀
布鲁诺在挣扎,“我当年是一个年幼无知,没有理想的人。”他叫布鲁诺,可他却是戈达尔。虽然故事以战争为背景,但是在电影没有看见任何和战争有关的场景,而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行为来阐述。既然有战争的元素在其中,那么自然就会有战士的存在,但是在本片中没有真正的战士。战争和恐怖主义只在一念之间,而对于城市的居住者来说,城市恐怖主义比战争要可怕很多。喜欢电影中大量的旁白,就像戈达尔的窃窃私语,他的无助,他的迷茫,他的挣扎,他的无意识都让人觉得心疼。手持摄影和长镜头在戈达尔其他的电影中很常见,但是在这部影片中,长镜头并不突出,而是作为一种电视叙事的需要而存在的。 维诺尼卡在挣扎,在她拒绝自由之后,在她的爱情之花悄然绽放的时候,她的生命戛然而止。爱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自然也也不会有太多的悲伤,维诺尼卡不过是战争中的牺牲品。一个美丽的女子却拥有复杂的*关系以及身份,这样的设计本来就为以后的悲剧买下了伏笔,在这样的时代中,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阴谋淹没了*,战争毁灭了道德,城市的上空盘旋的是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背叛。 法国在挣扎,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死亡,还有后知后觉的恐惧,无*主义者有时候并不是自由的象征,而是对*的某种不信任和怀疑。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我”是世界的唯一,这样偏执的命题恰好是戈达尔最喜欢的癫狂。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不管是镜头的组接还是故事的设计都略显委婉。戈达尔带着一种傲慢无礼,将最有争议的*问题搬上银幕,其实,他只是在用他的摄影机在控诉这个社会,控诉战争,对于文人来说,笔杆子就是他们的武器,对于导演来说,摄影机就是他们的*械。“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在这部电影中死亡以及一切都是缓慢而平淡的,包括布鲁诺在被折磨的时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3 05:36
戈达尔拍过一部《小兵》,拍过一部《*兵》,二者都是在1963年上映,所以经常看到人们把它们混淆。我说的这部是《小兵》(Le Petit Soldat),戈达尔在1960年拍竣,却因涉及敏感问题被法国*禁映三年才得见天日。看过全片后,我觉得最好的译名应该是《过河卒》。
不知道《过河卒》是不是戈达尔最简单的作品,不过“之一”肯定数得着。影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着第一人称的叙事语态,有*片应有的全部元素,却没有戈达尔标志性的影画*、文本指涉和附加评论。戈达尔与拉乌·库塔尔合作的摄影与剪接还是如《断了气》一般不守成规,不过日内瓦的街景不再像巴黎的城区一样让人透不上气,反倒透着几分与影片题材不相称的自由懒散,一如影片主角的性格。
“电影是一秒钟24格的真实”,出自影片主角布鲁诺之口。这个法国右翼情报组织的小卒子总是很有想法,转化成话语后虽然略显絮叨,也似乎字字珠玑。他的声音比他的脸更有魅力。布鲁诺的脸上总带着一层暧昧,即使是他对镜自照时都很难看清自己在想些什么。这世界上似乎没有他特别在乎的事情,即使是女朋友维罗尼卡。 1959年的安娜·卡利娜还不到20岁,就被戈达尔挑中,欲让她出演《断了气》里的人肉广告,卡利娜拒绝了,因为她说自己害羞。几个月后她答应出演《过河卒》里的维罗尼卡。大概因为还没能确立关系的缘故,《过河卒》里的戈达尔和卡利娜好象还处在相互试探的初级阶段,镜头里的卡利娜没有后来的热情与轻浮,更多的是深藏不露的神秘气质。40年后标准DVD的访谈中,卡利娜的脸上也已沟壑纵横。不知幸运的究竟是作为两人爱情见证的胶片,还是这一对影坛情侣,当我重温戈达尔早期作品,看到卡利娜鲜活的面孔与灵魂时,幸运的总是我们这些影迷。 除了与维罗尼卡的爱情,布鲁诺的一切动作都是被动的,就像卡夫卡的人物一样,被一只*而强大的手来回摆弄。第一次刺杀,他先是拒绝未果,然后又没能下定狠心,最后糊里糊涂的得罪了上司,招来了组织的怀疑。被敌方特工抓获后,他在严刑拷打中死不开口,颇有些以苦为乐的*精神。但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死扛究竟是为了什么。就像自杀未遂时他的独白所言:“我不知道这是走运还是背运”。绕了一圈后,他到底还是完成了刺杀使命,顺便丢掉了维罗尼卡的小命。他自己呢,似乎就这样认了命,等待那只无形的手安排自己的归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3 05:36
在很多导演开始追求眼花缭乱的画面的时候,戈达尔却认为语言却是电影最好的表达工具。在欣赏《小兵》这部电影的时候,除了电影角色本身的台词之外,戈达尔在片中增加了大量的旁白,而那些旁白让男主的身上有了戈达尔的影子,或者说,男主就是戈达尔。要解读戈达尔的电影是困难的,因为他的电影充满了对传统电影手法的破坏和创新,他的前卫性,*性,预言性都像世人证明了他对光影世界的注解。在这部电影中,戈达尔力求用电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白中和独白中注入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这些并不算精致的台词却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他对电影的喜爱,以及他的”野心“。戈达尔的电影大概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电影作为道德而存在,通过他的镜头去追求真理,第二种,电影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产物,第三种,电影作为一种*思辨。戈达尔的*现代主义主可以追溯到爱森斯坦和维尔托夫,但是,电影毕竟是商业化的产物,在七十年代,后期,戈达尔又开始进行商业性的创作。
影片对法国*的批评不可谓不尖锐。在理论上,人与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享有自由。现实中呢,大家或多或少都觉得不自由。不过跟布鲁诺比起来,我们还算幸运。在强权的压迫下,在国家利益的名义下,任何个体的自由都只是微不足道的牺牲品。布鲁诺虽然是个麻木不仁的虚无主义者,但他的不少对白中也透着*青年一贯的理想主义色彩,只可惜他爱国,国不爱他。在国家眼中,每个人都是一颗棋子,榨干其利用价值,是国家机器的唯一目的。结局很明了,终归一片虚无,几百年之后人们记住的只会是或英明果敢或丧权辱国的上层人物,卒子如布鲁诺只会是暴雨中的一滴眼泪,大漠中的一粒沙砾。也许他的认命,他的懒惰,他有一搭没一搭的絮叨,才是真正的豁达,也是他唯一的自由。 别嫌我絮叨,别嫌戈达尔絮叨,别嫌侯麦絮叨,别嫌王家卫絮叨。既然我们有絮叨的自由,就让我们絮叨到死吧。